鐵礦石大幅上漲 上半年中國鋼鐵業多付千億成本
今年上半年我國鋼鐵行業呈現出市場波動運行、資金供應偏緊、降本增效難度加大等特點,鋼鐵企業面臨較為困難的經營環境。由于鐵礦石價格大幅上漲42.41%,上半年我國鋼鐵業僅進口鐵礦石就多支出外匯160.17億美元,折合人民幣1041.1億元。
高成本擠壓利潤空間
上半年,我國鋼鐵生產平穩增長,日產水平創下歷史新高。但由于生產成本居高不下,鋼企的盈利能力普遍不樂觀。
根據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發布的數據,上半年,我國生產粗鋼35054.30萬噸,同比增長9.6%;全國平均日產粗鋼193.67萬噸,相當于年產7.06億噸水平。主要鋼材品種除鐵道用材產量略有減少外,其他均保持不同程度的增長。上半年,長材產量為19857.9萬噸,同比增長14.97%;板帶材產量為19646.8萬噸,同比增長9.34%。
工信部同日發布的數據也顯示,上半年鋼鐵產能利用率達到84%,比上年末提高了3個百分點。重點大中型鋼鐵企業鋼材產銷率達到99.1%,同比提高1.2個百分點。鋼鐵產量保持增長,產需基本平衡。
盡管如此,由于鐵礦石價格飆升,再加上原燃料價格上漲,高成本壓力仍然大幅擠壓了鋼企的利潤空間。
數據顯示,上半年我國進口鐵礦石平均到岸價格為每噸160.89美元,創歷史最高水平,比去年同期每噸上漲47.92美元,漲幅高達42.41%。上半年進口鐵礦石達到33425萬噸,由于進口價格大幅上漲,多支出外匯160.17億美元。按上半年人民幣兌美元平均匯率6.5測算,增加鋼鐵行業成本1041.1億元人民幣。在2010年多付1900億元的基礎上,僅由于礦石價格上漲,我國鋼鐵企業上半年又多支付了千億元的成本。
除了鐵礦石外,原燃料漲價也加大了鋼企的成本壓力。煤炭、電力等價格的上漲都對鋼鐵生產帶來影響。納入中鋼協統計的會員企業上半年銷售利潤率僅為3.14%,同比下降0.40個百分點。工信部的數據則顯示,鋼鐵行業實現利潤到今年5月僅為640億元。1-5月份,大中型鋼鐵企業鋼材單位成本上升20.3%,而同期鋼鐵企業鋼材結算價格平均僅上漲14.87%。行業利潤在向上游行業大幅轉移的同時,又因產能巨大,向下游傳導成本的能力逐漸縮小,造成近兩年鋼鐵行業利潤率一直處于較低水平。對此,中鋼協副會長兼秘書長張長富直言,鋼鐵企業生產高成本的趨勢短期內難以改變。
未來或面臨資金壓力
由于6月份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同比分別上漲6.4%和7.1%,貨幣政策面臨進一步收緊的可能,這也加大了鋼企未來所面臨的資金壓力。
據中鋼協統計,上半年全國大中型鋼鐵企業財務費用同比上升了33.79%,而銷售費用和管理費用的漲幅均在7-8%之間,資金壓力已然顯現。作為資金密集型行業,鋼企主要靠銀行貸款建設生產,如果后期市場貨幣流動性進一步減弱,企業面臨的形勢會更加嚴峻。
“目前大中型鋼企的銀行貸款總體規模約1萬億左右。由于貸款規模大,利率調整后,鋼企上半年的利息支出明顯提高。”中鋼協副秘書長屈秀麗表示,財務費用上漲體現在噸鋼成本上,將導致上半年較去年同期增長20元左右。目前鋼鐵企業的貸款利率優惠政策已經基本取消,貸款規模也受到限制,面臨著規模和資金成本上的雙重壓力。目前鋼鐵企業的應付款不斷上升,銀行票據和企業承兌匯票也在大幅增加。
中鋼協同時預計,下半年我國鋼鐵產量增速將進一步放緩。建筑用鋼材市場需求將較旺盛,造船、汽車、工程機械等增長趨緩,產品結構性矛盾會更加突出,板帶材產能過剩和產品的同質化競爭將更加激烈。
10月推鐵礦石價格指數
鐵礦石定價權的爭奪已經從年度長協逐步轉向了指數化定價。作為全球最大的鋼鐵生產國,我國在鐵礦石價格指數上的探索卻被國外機構遠遠甩在了后面。在國內一些研究機構相繼推出各種版本的鐵礦石指數后,中鋼協編制的“中國鐵礦石價格指數”也將在8月份試運行,10月份正式推出。
據了解,中鋼協的“中國鐵礦石價格指數”擬由“國產鐵礦石價格指數”和“進口鐵礦石價格指數”兩個分項指數組成;國內鐵礦石價格指數以14個省區市、32個礦山區域的干基鐵精礦價格作為計算基礎;進口鐵礦石價格以鋼鐵協會和五礦商會會員企業有關數據為依據,并參考8個國內港口進口鐵礦石市場成交價格;最后加權計算“中國鐵礦石價格指數”。該方案已完成鋼鐵協會內部的批準程序,未來協會將按周進行公布。
“推出中國鐵礦石價格指數的目的就是科學、客觀、準確地反映中國鐵礦石市場價格信息。”張長富表示,發布指數后是否會左右鐵礦石價格、掌握定價話語權,目前還言之尚早、言之過高,當前只是想客觀公正地反映中國鐵礦石市場的現狀。
在推動中國鐵礦石價格指數的同時,中鋼協還明確提出要積極推行進口鐵礦石代理制。據悉,協會已于今年7月份正式對會員企業推行代理制。
事實上,鐵礦石代理制并不是新鮮事物。2009年初中鋼協已經致力于規范鐵礦石進口資質,減少進口商,從而遏制鐵礦石的過度炒作。不過,由于鐵礦石炒作有暴利空間,代理制的推行十分緩慢。
“目前中鋼協已經要求有進口資質的105家企業規范執行要求。”張長富指出,代理制是會員企業共同商定的自律性管理辦法,有進口資質的企業需要申報合同信息,自7月份實施以來,會員企業運行比較正常,但能否達到規范市場的目標,還有待觀察。
免責聲明:上文僅代表作者或發布者觀點,與本站無關。本站并無義務對其原創性及內容加以證實。對本文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或圖片)的真實性、完整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參考時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制作、轉載、同意會員發布上述內容僅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但不表明本站認可、同意或贊同其觀點。上述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決策之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如對上述內容有任何異議,請聯系相關作者或與本站站長聯系,本站將盡可能協助處理有關事宜。謝謝訪問與合作! 中鎢在線采集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