躲得了違約 躲不過降級 美國咎由自取
[世華財訊]美國信用評級遭下調,沒錯!沒有人想到美國會出現歷史上首次違約,在距離政府無錢償債僅10個小時之際,兩黨漫長而激烈的債務之爭戲劇性的畫上了句號,華盛頓的政治家們最終懸崖勒馬,暫時結束這一“不負責任的政治游戲”。不幸的是,標普在巨大的外界壓力下仍堅定將美國AAA信用評級下調,但這又能怪誰呢?
美國從1970年代的最大債權國到世界最大的債務國,這并非一日之寒。美國大量發行外債,“借錢消費”的情況,最早可追溯至二戰時期。美國總統羅斯福為擺脫經濟困境,接受了經濟學家凱恩斯的建議——為了刺激經濟發展,有多少錢花多少錢,能借多少錢就借多少。此辦法后來被一些人戲稱為“敗家子計劃”。但在隨后的幾十年里,這個計劃運行完美,力挺政府實現了“繁榮盛世”。
上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對外投資速度的持續下降,美國轉而倚重來自國外的投資以支撐本土經濟的增長。1985年美國從凈債權國變為債務國,結束了自1914年以來作為凈債權國長達70年的歷史。
“美國雖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債務國(比西半球所有發展中國家的外債總和還大),但是,我們沒有理由惶惶不安。”美國經濟學家克魯格曼這樣認為。原因是美國仍然有能力償還這筆債務,雖然“未來幾代人要面臨還債負擔”。但克魯格曼沒有說,其實有的債是不需要還的。
美國政府總有辦法化解麻煩,一邊保持花錢如流水的支出,一邊通過“新債”補“舊債”填平開支虧空,而且還不時使用“殺手锏”。1985年,美國終于拿債權國開刀,美元兌日元單方面貶值,而日本所持美國國債的實際價值不斷縮水。如此一來,美國政府的部分開銷便由貨幣升值的日本買了單。現在似乎這只黑手正指向中國巨額美債和人民幣。
人們認為,美國是世界上最富有,最強大的國家。 “這恰恰說明美國在世界舞臺地位的衰落,無論是作為金融、軍事還是道德領袖。美國現在是一個讓人害怕和緊張的大國,因為我們做一些出人意料的事情,也從不和別人商量。”美國一位前駐法大使說到。
美國不光是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更是全球最大的債務國,許多軍事項目都通過“借錢”來完成。這種現象非常奇怪,一些觀察家指出,當年號稱“日不落帝國”的英國從沒有發生類似美國的“借錢援助其他國家”的事情,美國雖然在其他政府面前永遠是個“世界上最大債務國”的形象,但大把花錢投資似乎“從來沒有眨過眼”。
美國債務額的增加絕大多數是由于美國不斷增長的預算赤字和高額軍費造成的。自從1998到2001年4年間,美國財尚有政盈余。美國政府在2002年為能保持住盈余,出現了負增長。美國國會的民主黨人譴責共和黨人實施的財政政策導致了巨額的財政赤字,并指出布什政府應當為財政赤字的形成負責。布什的對富人減稅、伊拉克和阿富汗兩場戰爭對龐大赤字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確實,過去10年間,美國聯邦支出平均每年上漲6%,支出已經占GDP比例25%,為二戰后最高;而收入僅為國內生產總值(GDP)的15%,甚至不及上個世紀80、90年代衰退期。但民主黨人奧巴馬上臺后,美國赤字反倒變本加厲。尤其金融危機后,政府刺激政策不斷,甚至直接給華爾街兜底,而經濟維持低迷,金融危機已過去兩年,卻沒能讓老百姓覺得走出過衰退;政府支出還很大一部分花在包括收入保障(失業保險、食品救濟)以及醫療補助上面,收入和支出缺口不斷拉大,債務赤字屢創紀錄新高。
另外,美國國內過于依賴金融業等虛擬產業,傳統制造業大量走出國門,國內就業機會越拉越少,尤其次貸危機和樓市暴跌導致金融業和建筑業就業機會大幅減少,國內產業空洞使得美國再以無法和以前歷次衰退一樣,只要重開幾條汽車生產線就行了。
美國沒有機會嗎?有。但是美國就是寧愿賣F16給臺灣,也不遠開放高科技產品出口給中國,更是對中國投資如見“牛鬼蛇神”,華為數度折戟美國,中國收購屢次遭遇“有色眼鏡”。美國有自己得意的科技創造力和創新能力,但沒有用在正途上,卻用在所謂的金融創新上,搞出來次級債券害死自己。
幾代人的美國夢,讓美國人過慣了“借債消費”的日子,中國人提供低廉物品出口美國,中國貿易順差換來的外儲還要低廉借給美國,中國人拿自己的血汗錢在供養收入比自己強數十倍的美國人。美國還利用自己強大的軍勢政治力量,美元主導的國際金融體系,在全世界廉價借債,在利用美元貶值、金融危機搜刮全世界“民脂民膏”,但就是從來沒有想過,如何解決自己高達GDP90%的龐大債務,也許他們從來就沒想過要還!
現在,美國國內一場政治危機將美國債務問題曝光在全球人目光中,在對歐洲二線國家如希臘養尊處優十多年、最終落得幾乎國家破產落井下石之際,美國是否也該反思:它自己不也正是被全世界“寵壞了的孩子”,或者難聽點---它就是全球經濟的“寄生蟲”!
美國需要改變、且注定必須開始改變,從其失去AAA評級開始!
免責聲明:上文僅代表作者或發布者觀點,與本站無關。本站并無義務對其原創性及內容加以證實。對本文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或圖片)的真實性、完整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參考時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制作、轉載、同意會員發布上述內容僅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但不表明本站認可、同意或贊同其觀點。上述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決策之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如對上述內容有任何異議,請聯系相關作者或與本站站長聯系,本站將盡可能協助處理有關事宜。謝謝訪問與合作! 中鎢在線采集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