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油價反應滯后為哪般 緣何漲得利索跌得猶豫
國際原油價格注定要成為今年市場中的“明星”。8月5日凌晨,紐約原油期貨價格在收盤時跌破90美元/桶,報收于86.63美元/桶,下跌5.30美元/桶,跌幅高達5.8%,創下了今年2月18日以來國際油價的最低收盤價。盡管國際油價上周最后一個交易日反彈25美分/桶,但在能源專家看來,短期國際油價想要大幅反轉并不容易。 然而,國內汽、柴油價格并未受國際油價大跌的影響,就連原先部分打折促銷的加油站也停止了降價促銷。一來一去的反差又一次引起了市場人士的關注——財經評論員葉檀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上述情況由中國目前的成品油定價機制決定,“國內油價調整需要22個工作日且要根據國際上三個原油產地的三個油價核定自己的標準,但要達到這個標準卻比較難。只有中國的成品油定制體制發生變動,這樣的情況才會發生改變”。 新華社日前更是撰文發出了“老掉牙”的呼吁之聲:首先,將紐約原油期價納入對國內油價的跟蹤指標體系;其次,將國內油價的調價周期由22天調整為10天。 國際油價:一路跌下去 今年以來,國際油價一直起起伏伏。年初的中東危局及利比亞戰爭給國際油價帶來了3個多月的“原油紅利”,一度讓新興國家飽嘗由國際油價引起的輸入性通脹之苦;隨后,國際油價在勞動節之后的幾個交易日巨幅下挫,5月5日單日,8.6%的跌幅創下了近幾年的紀錄;在國際油價因歐債危機重新上漲后,國際能源署(IEA)又宣布“發放”巨額原油儲備,一度打壓了市場人氣。 國際油價最近又出現了新一輪“漲跌潮”。在紐約期價重新突破100美元/桶之時,市場卻一下子散盡了之前累積的人氣——國際油價在近8個交易日中,有6個交易日出現下跌,上周的整體跌幅高達9%以上,最低曾探底至83美元/桶附近,似有“跌跌不休”之勢。 “最主要的原因是美國債務危機的出現引發了市場對美國經濟乃至全球經濟二次探底,甚至是重新出現新一輪經濟危機的擔心。”昨日,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短期內,美國債務危機的影響還將讓國際油價繼續承壓。” 美國對國際油價,尤其是對指標性數據——紐約期價的影響一直很大。“跌跌不休”的原因除了美國債務危機,還有美國宏觀經濟數據的不景氣:一方面,美國7月的失業率盡管比6月低0.1%,但仍維持在9.1%的高位;另一方面,美國的制造業數據較為暗淡,如美國供應管理學會(ISM)公布數據顯示,涵蓋經濟面90%的美國服務業指數從6月份的53.3降低到52.7,為2010年2月份以來最低增速,顯示出美國經濟未完全擺脫金融危機對美國經濟的侵蝕;同時,美國的原油庫存近期一直不斷走高。 另一個令原油市場擔憂的因素是歐債危機。如上周最后一個交易日,最終國際油價在收盤時上漲,其最主要原因就是市場對歐債危機的憂慮情緒有所緩解。對此,林伯強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說,“就目前的市場行情,歐債危機對原油市場的影響明顯小于美國債務危機的影響。但如果歐債危機的影響力逐漸蔓延到全球市場,其影響力將明顯大于美國債務危機。” 對于未來的價格走勢,財經評論員馬光遠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如果美國和歐洲經濟一直處于目前的狀態,國際油價往下走的可能性相當大。” “雖然美債違約風險暫時告一段落,但美國近日公布多項強差人意的經濟數據,加劇了市場對美國經濟前景的擔憂,加上歐債危機或擴散至意大利和西班牙,市場避險意識強烈。”大宗電子商務平臺金銀島的分析師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預計下周原油價格變化將更多地受歐美經濟形勢與政策左右,在市場并無利好因素的情況下,紐約原油期價很可能下探至85美元/桶下方。同時,期價能否筑底反彈還要看投資者對未來經濟的預期。” 國內油價:跟漲不跟跌 值得注意的是,繼今年年初之后,紐約期價與英國北海布倫特原油價格差距再次拉大。據卓創資訊統計,8月2日布倫特原油結算價比紐約期價高出22.67美元/桶,創出歷史最高價差。
“這實際上體現了國際油價暴跌,國內油價卻未受影響的重要原因。”一位機構分析師曾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在眾多機構的統計中,往往都是計算布倫特、迪拜和辛塔三地的原油加權平均價,而沒有將紐約期價計算在內,因而國內油價在表觀感受上往往滯后于國際油價。” 據國內能源資訊機構息旺能源統計,截至8月5日,以4月6日為基準價,布倫特、迪拜和辛塔三地的加權平均變化率為正的2.62%,比前一交易日再次提升0.3個百分點,距離上調國內汽、柴油價格4%的“紅線”已不足1.5%。息旺能源分析師廖凱舜此前預計,如布倫特油價維持在120美元/桶且保持多日,那么三地原油均價變化率將鐵定破4%,國家就有可能進行調價。但中宇資訊的一份公開報告卻指出,“因美股及美指走勢均對油價走勢產生不利影響,油價的弱勢震蕩局面將在本周繼續上演,三地油價變化率短期內達到4%的可能性還不大。” 實際上,自今年4月6日進行油價調整后,國內汽、柴油價格又有了4個月“休眠期”,尤其是近期國際油價下跌而國內油價沒有變化更是引起了不少消費者的不滿。一個鮮明的對比是,近日媒體報道稱,與市場完全接軌的中國香港地區,自4月以來,已分別于5月9日和7月2日下調了汽油價格,隨后又在7月27日上調汽油價格。該地區的調價頻率遠超國內的汽、柴油調價頻率。 對此,諸多專家均將矛頭再次指向了成品油定價機制,認為22天和4%的必要條件不能完全反映目前國際市場的真實行情。新華社則援引復旦大學能源經濟與戰略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吳力波的話稱,“中國成品油定價機制除了參照布倫特等原油進口地的國際基準油價,也應將紐約期價列入參照指標體系,相當于把金融市場對油價的影響也考慮進去。” 讓消費者不解的是,在國際油價下跌的同時,國內部分加油站的降價促銷也停止了,原因是汽、柴油價的批發價重新開始上漲。日前有消息稱,“九江、南昌等地的石油公司已將柴油產品批發價連續5日從8400元/噸推高至8505元/噸,達到了國家規定的江西最高批發價。”而此前,山東、廣東等地的汽、柴油批發價曾一路下滑,最高跌幅甚至曾超過10%。
免責聲明:上文僅代表作者或發布者觀點,與本站無關。本站并無義務對其原創性及內容加以證實。對本文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或圖片)的真實性、完整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參考時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制作、轉載、同意會員發布上述內容僅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但不表明本站認可、同意或贊同其觀點。上述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決策之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如對上述內容有任何異議,請聯系相關作者或與本站站長聯系,本站將盡可能協助處理有關事宜。謝謝訪問與合作! 中鎢在線采集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