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創新將成為建設有色金屬強國的強力推手
有色科技盛會9月召開
為貫徹落實《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精神,切實發揮科學技術的先導和支撐作用,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建設創新型有色金屬工業強國,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定于9月19日在北京召開全國有色金屬工業科學技術大會。 據悉,此次會議的主要內容包括貫徹落實《國家“十二五”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精神,總結交流有色金屬工業“十一五”科技工作,部署“十二五”科技發展任務,動員全行業廣大干部和職工,依靠自主創新,為建設有色金屬工業強國而努力奮斗;對“十一五”期間在有色金屬工業科技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先進單位和先進個人進行表彰,頒發2010年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科學技術獎;討論修改《有色金屬工業“十二五”科技發展規劃》;發布有色金屬行業重大科技成果和重大關鍵技術難題;成立一批有色金屬行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確定一批有色金屬行業重點實驗室,組建一批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等創新條件平臺;舉辦科技論壇。科技創新是我國一項基本國策,對于我國調整產業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提高綜合國力有著重要意義。 進入新世紀以來,我國有色金屬工業在產品產量上連續位居世界第一,已經確立了世界有色金屬大國的地位,但由于技術裝備水平特別是一些關鍵技術及重大裝備方面與發達國家尚存差距,目前還不是有色金屬工業強國。近年來,特別是“十一五”以來,有色企業通過不斷的科技創新,技術及裝備水平不斷得以提升,整體行業正在向有色強國邁進。在4月8日召開的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第三次會員代表大會上,協會會長陳全訓明確提出了擔當起建設有色金屬工業強國的歷史責任,并且指出有色金屬強國的4個標志,其中最重要的標志之一便是“技術引導力”。 科技進步和人才培養,是有色金屬行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有色金屬高附加值產品少,部分企業環境污染較重、能源消耗高、資源利用率低等問題,歸根結底是沒有核心技術,只能在進入門檻低的采礦冶煉環節上“拼刺刀”。科技進步,是有色金屬行業的生命線,也是協會工作的重中之重。提高技術引導力不僅要有一大批技術達到國際前沿,而且要有自己的“殺手锏”,要有超過其他國家的領先技術。跟在發達國家后面,就只能在產業鏈低端打轉,永遠扭轉不了被動局面。陳全訓強調,有色協會在今后工作中要提高技術引導力,策劃重大科研項目突破,加強先進技術普及推廣工作,搞好知識產權戰略研究。今年是“十二五”規劃開局之年,也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科技創新的重要性將不斷得以凸現。為了推動全行業科技進步,此次全國有色金屬行業科技大會將進一步動員全行業科技力量,為建設有色金屬工業強國而努力奮斗。
免責聲明:上文僅代表作者或發布者觀點,與本站無關。本站并無義務對其原創性及內容加以證實。對本文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或圖片)的真實性、完整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參考時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制作、轉載、同意會員發布上述內容僅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但不表明本站認可、同意或贊同其觀點。上述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決策之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如對上述內容有任何異議,請聯系相關作者或與本站站長聯系,本站將盡可能協助處理有關事宜。謝謝訪問與合作! 中鎢在線采集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