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芬奇敲響家具業誠信警鐘 部分進口價虛高
天價家具被指造假,這一事件背后,人們對家居行業的誠信度表示質疑。業內人士表示,雖然這屬于“個別案例”,但對于家居行業,尤其是對進口家具企業的影響將非常巨大。“短時間內這件事情無疑會讓消費者持觀望態度,對客流帶來一定影響,但是從長遠來看,這將對家居行業起到淘洗作用。”一位賣場負責人這樣對記者說。 記者在近日的采訪中發現,一些進口家居店面,銷售人員對產品產地、材質的介紹都詳細了不少,有的品牌還對價簽進行了規范。而市場的信心卻并未立刻恢復,一位接受采訪的消費者告訴記者,原本打算購買幾件進口實木家具,“達芬奇”出事之后還是“看看再說吧”。 持幣待購趨勢明顯 記者上周在某進口家具店看到,店內的客流仍然比較稀少,一位店員告訴記者,高端進口家具的客流本來就比一般家具少很多,現在受到影響來看家具的消費者更少了。不但如此,之前有意向購買家具的消費者不少都打來電話詢問家具的產地身份。 一位高端進口家具負責人告訴記者,現在消費者對進口家具顯得很敏感,尤其是對家具的產地、材質等問題都極為關心。“有的消費者還會聽我們解釋,有的則直接表示不買了。”該負責人表示,事件對于行業的影響在短時期內還無法消解,家具屬于耐用消費品,并且品牌眾多,所以一旦消費者對家具品質有所質疑,客源流失將會在所難免。 張小姐則是持幣待購的典型代表,原本打算給新居添置一些自己非常喜歡的美式家具,但是在進口家具的身份遭到質疑后,張小姐便顯得非常猶豫,“原本以為看看報關單就八九不離十,沒想到這里面的水這么深。”張小姐說。 業內人士預計,在一段時間內這種情況還會延續,但現在不少商家都在通過各自的方式向消費者證明產品的身份,消費者經過一段時間的對比辨別,市場才可能慢慢回暖。 部分進口家具價格虛高 對于進口家具的價格問題,博洛尼北一分公司總經理何朝富認為,一些進口家具的確存在價格虛高的問題。他表示,進口家具的銷路很大部分靠設計師,設計師的高額回扣以及進口家具的店面租金都是推升家具價格的重要原因。 此外,進口家具還存在代工現象。何朝富表示,國外的高端家具很多是由手工生產,即使市場需求量很大也無法批量生產,因此想要滿足大量的市場需求,一些進口家具企業不得不選擇代工生產。并且,從國外進口家具還會存在風險,如果在長途海運中家具出現磕碰,消費者和生產廠家都可以“不買賬”,所以這也導致了一些“進口”家具要在國內生產。 如果消費者花了大價錢買到的是代工或者國產的洋家具,那么所承擔的損失將會非常巨大。 推動高端家具 企業加強自律 雖然此次事件會導致消費者的暫時不信任,但是從長遠來看能夠加強行業的自律。北京香奈宜居國際家具總經理萬華龍表示,這件事不但會讓企業規范自身的經營行為,消費者在購買產品時也會提高自身的判斷力,未來整個高端家具消費市場會越來越成熟。 萬華龍告訴記者,最近香奈宜居引進了美式高端品牌“Baker”家具,廠家對北京市場非常重視,所以每個月都會來賣場檢查產品,現在每件家具不但有中英文說明書,還有質檢員的簽字。萬華龍表示,在香奈宜居代理的品牌中既有進口品牌也有國產品牌,所以他們將具體產地標注在標簽中,以便消費者辨認。 目前,高端家具市場的行業監管還并不規范,因此企業的自律非常重要。業內人士表示,高端家具大多采用代理方式,因此原廠家對代理商的監督也很重要,但是現在外國廠家對于中國代理商的監督也是松緊不一,一些比較嚴格的廠家既會對代理商進行統一定價,也會經常到市場檢查產品銷售情況。 “達芬奇后遺癥”
記者又來到某賣場內的進口家具展廳,幾乎所有品牌的銷售員都表示“達芬奇造假事件”對于老客戶來說沒有影響,而一些對進口家具還不太了解的新客戶則開始關心產品產地問題。 記者在賣場內看到,產品的價簽上標有原產國和所使用的材料,“我們會向消費者如實說明產地和原材料。”羅奇堡家具的一位銷售人員指著一款櫻桃木餐桌告訴記者,產品的材質表面是櫻桃木,但里面是普通實木。在介紹時會說明這點,不會讓消費者誤以為里外都是櫻桃木。 “現在有的顧客一進來就問,你們不是達芬奇吧?”賣場里KENZO品牌的銷售員表示,最近到店的顧客顯得比較敏感,也說明他們對進口品牌并不很了解。 一位消費者對記者表示,看到“達芬奇”的新聞后感到很震驚。“進口家具不光價錢高,承擔的購買風險也高,還是買國產更實惠吧。” 生活家地板此前曾推出定位于高端的新品石塑地板和彩繪地板,并名為“達芬奇”。而自“達芬奇事件”被曝光以來,有不少消費者對其提出質疑。有銷售員表示最近一直忙于向消費者解釋,達芬奇地板與達芬奇家具并無關聯。 關于進口家具,你該知道 大部分進口家具的價格為何這么貴? 陸水(法國羅奇堡家具中國區銷售總監):從國外運到國內的運費其實并不是最主要的,一個集裝箱可能需要幾千元人民幣,但出入境報關手續、在歐洲內陸的卡車運輸加上各種包裝成本之后,成本一定會比在歐洲增加很多,同時代理商還要承擔產品在海運途中可能遭遇的風險,保證顧客收到時是完好無損的。 我們曾經遇到過一個客戶,在法國當地的羅奇堡買了一個書柜,價值十幾萬元人民幣,所有的手續運輸都需要自己辦理,但最終運回國內后打開發現是壞的,那么這個損失將由他自己來承擔。而在國內購買時,這些費用都由商家來承擔,因此價格自然要比歐洲貴,但貴并不意味著就是暴利,而且我們在國內的零售價格都是總部在綜合考慮成本與當地市場的消費能力后制定出來的。 萬華龍(香奈宜居國際家具總經理):一般來說,進口家具毛利潤維持在40%左右比較正常。實際上,一些品質精良的國產家具價格并不比進口家具價格低,現在一些國內家具企業老板也有國外生活經歷,對國外的家具文化比較了解,所以生產出的產品也受到了市場青睞。 如何識別進口家具的真實身份? 陸水:消費者首先可以去品牌的官方網站去看,自己所在城市的店面地址和電話是否與總部指定的專賣店一致。許多消費者誤以為有報關單的產品產地就一定在國外,為了驗明產地,可以要求商家出示原產地證明。產品在出廠時,會在當地相關的政府機構開具生產證明并與報關單一同發來,但我國海關目前并不要求入關時提供該文件,但對希望確切知道原產國的消費者來說,這份證明很重要。 購買進口家具時的消費心理 陸水:我覺得目前80%購買進口家具的消費者并不懂得如何正確地挑選,有的顧客光看外表或者聽人介紹便花成百上千萬買了一套家具,最終上當受騙。但肯花這么多錢,為什么就不能去國外看看究竟有沒有這個店,所銷售的產品是否都一樣呢?信息不對稱導致盲目消費。因此“達芬奇事件”會使人們因此懷疑進口品牌,但對于真正的國際品牌來說,也是件好事。能敦促商家更加誠信地對待客戶。 劉萬友(藍色早晨家居總經理):家具的做工、材質、顏色以及是否與樣品一致都可以檢驗出家具的真偽。市面上的仿品家具往往缺少設計感,在做工上也會偷工減料,因此嚴格把握驗貨環節也可以減少很多損失。在購買家具時首先不能僅考慮其是否為進口,盲目追求品牌,而是應該看家具能否表達自己對居室審美的理解,擺放在室內能否讓自己和家人感到舒心愉悅。 解決之道 “純進口”的招牌不能隨便打 汪林朋(居然之家總裁)把掛羊頭賣狗肉的“達芬奇”曝光,我覺得對于凈化進口家具行業是好事。居然之家對于進口品牌把關很嚴,首先這個品牌要至少在國外注冊30年以上,同時嚴格要求原產地,沒有所謂的“全球采購”這個概念,同時要求以品牌專賣店的形式出現,而非經銷商品牌。因為門檻比較嚴格,所以我們淘汰了不少品牌,在所有報名的品牌中大概只有50%會被選中并最終進駐賣場。去年“家之尊國際家居館”開業時,我們原本想在宣傳中打出“百分之百純進口”,但后來發現有的品牌在展廳內擺放的燈具、飾品等是國產的,因此本著對消費者負責的嚴謹態度,我們并沒有刻意強調這一點。但在所有家具產品的價簽上都表明了材質和原產地,一旦出現問題,賣場承諾的“先行賠付”服務將先于廠家幫助消費者解決問題。 提高進口品牌質量保障標準 陳曉太(百強家具總裁) “達芬奇事件”說明企業如果沒有誠信,那么發展得再大,也會遭遇誠信危機。這件事降低了整個高端進口家居市場的信譽度。過去業內對進口品牌的內在品質和原產地問題關注度并不高,商家和消費者只關心是不是進口的。但通過這次事件,我們也從中獲得了不少啟示。在日后經營進口產品時寫清產地,同時提供證明、產品批號等材料,但“達芬奇”這樣的做法把消費者傷得太深,沉重打擊了整個進口家具行業,因此可能商家出示什么,顧客都會打個問號。百強國際家居即將在9月開業,其中的進口品牌來自德國、意大利、奧地利,我親自到過這些品牌的工廠考察,因此可以保證原產地生產。在日后經營進口品牌時,我們將嚴格自律,提高服務保障水平,讓消費者放心,比如提出“假一罰十”等放心承諾。 品牌優劣比原產地更重要 王蘭玉(超舒適國際家居董事長)貫講求誠信的企業并不會因為“達芬奇”而受到沖擊,企業要考慮是長久發展還是短期賺錢,任何不按照市場經濟規律,不從消費者角度出發的企業,總有一天都會被識破。但關于“全球采購”,我覺得應該理性看待,為什么國外的品牌要到各地生產,目的是為了控制成本,如果產品的中間利潤很高,那么企業不可能長久生存。我們銷售的美國產品,產地包括中國、印尼和越南。但即使是在國內生產,由于品牌在中國沒有銷售公司,如果工廠直接賣給我們是違法的,因此需要先出口再進口,這是手續問題,但“達芬奇”并未像消費者說明這一點所以肯定不對。但更多消費者的理念也需要成熟,在購買家具時不要過分關注“國產”與“進口”,更應注重品牌。 不必過分夸大行業“黑幕” 劉萬友(藍色早晨家居總經理)“達芬奇”事件是對高端家具行業的誠信考驗,從長遠來看,有助于行業加強自律。但是,目前一些關于進口家具的說法并不準確,這有可能為行業的健康發展帶來負面影響。例如一些業內人士所謂的“市場上真正的進口家具不到5%”的說法并不正確,甚至是不負責任。實際上,現在有不少代理進口家具的企業對自己的產品要求都非常高,消費者也可以通過報關單、原產地證明、裝箱單等很多渠道證明家具是否為真正進口。 目前,一些消費者有持幣待購的心理,這是一個正常的過程,也有利于培養成熟的消費心態,但是過度夸大進口家具的“黑幕”,對市場的有序發展并沒有好處。 天價家具被指造假,這一事件背后,人們對家居行業的誠信度表示質疑。業內人士表示,雖然這屬于“個別案例”,但對于家居行業,尤其是對進口家具企業的影響將非常巨大。“短時間內這件事情無疑會讓消費者持觀望態度,對客流帶來一定影響,但是從長遠來看,這將對家居行業起到淘洗作用。”一位賣場負責人這樣對記者說。 記者在近日的采訪中發現,一些進口家居店面,銷售人員對產品產地、材質的介紹都詳細了不少,有的品牌還對價簽進行了規范。而市場的信心卻并未立刻恢復,一位接受采訪的消費者告訴記者,原本打算購買幾件進口實木家具,“達芬奇”出事之后還是“看看再說吧”。 持幣待購趨勢明顯
記者上周在某進口家具店看到,店內的客流仍然比較稀少,一位店員告訴記者,高端進口家具的客流本來就比一般家具少很多,現在受到影響來看家具的消費者更少了。不但如此,之前有意向購買家具的消費者不少都打來電話詢問家具的產地身份。 一位高端進口家具負責人告訴記者,現在消費者對進口家具顯得很敏感,尤其是對家具的產地、材質等問題都極為關心。“有的消費者還會聽我們解釋,有的則直接表示不買了。”該負責人表示,事件對于行業的影響在短時期內還無法消解,家具屬于耐用消費品,并且品牌眾多,所以一旦消費者對家具品質有所質疑,客源流失將會在所難免。 張小姐則是持幣待購的典型代表,原本打算給新居添置一些自己非常喜歡的美式家具,但是在進口家具的身份遭到質疑后,張小姐便顯得非常猶豫,“原本以為看看報關單就八九不離十,沒想到這里面的水這么深。”張小姐說。 業內人士預計,在一段時間內這種情況還會延續,但現在不少商家都在通過各自的方式向消費者證明產品的身份,消費者經過一段時間的對比辨別,市場才可能慢慢回暖。 部分進口家具價格虛高 對于進口家具的價格問題,博洛尼北一分公司總經理何朝富認為,一些進口家具的確存在價格虛高的問題。他表示,進口家具的銷路很大部分靠設計師,設計師的高額回扣以及進口家具的店面租金都是推升家具價格的重要原因。 此外,進口家具還存在代工現象。何朝富表示,國外的高端家具很多是由手工生產,即使市場需求量很大也無法批量生產,因此想要滿足大量的市場需求,一些進口家具企業不得不選擇代工生產。并且,從國外進口家具還會存在風險,如果在長途海運中家具出現磕碰,消費者和生產廠家都可以“不買賬”,所以這也導致了一些“進口”家具要在國內生產。 如果消費者花了大價錢買到的是代工或者國產的洋家具,那么所承擔的損失將會非常巨大。 推動高端家具,企業加強自律 雖然此次事件會導致消費者的暫時不信任,但是從長遠來看能夠加強行業的自律。北京香奈宜居國際家具總經理萬華龍表示,這件事不但會讓企業規范自身的經營行為,消費者在購買產品時也會提高自身的判斷力,未來整個高端家具消費市場會越來越成熟。萬華龍告訴記者,最近香奈宜居引進了美式高端品牌“Baker”家具,廠家對北京市場非常重視,所以每個月都會來賣場檢查產品,現在每件家具不但有中英文說明書,還有質檢員的簽字。萬華龍表示,在香奈宜居代理的品牌中既有進口品牌也有國產品牌,所以他們將具體產地標注在標簽中,以便消費者辨認。 目前,高端家具市場的行業監管還并不規范,因此企業的自律非常重要。業內人士表示,高端家具大多采用代理方式,因此原廠家對代理商的監督也很重要,但是現在外國廠家對于中國代理商的監督也是松緊不一,一些比較嚴格的廠家既會對代理商進行統一定價,也會經常到市場檢查產品銷售情況。 “達芬奇后遺癥” 記者又來到某賣場內的進口家具展廳,幾乎所有品牌的銷售員都表示“達芬奇造假事件”對于老客戶來說沒有影響,而一些對進口家具還不太了解的新客戶則開始關心產品產地問題。 記者在賣場內看到,產品的價簽上標有原產國和所使用的材料,“我們會向消費者如實說明產地和原材料。”羅奇堡家具的一位銷售人員指著一款櫻桃木餐桌告訴記者,產品的材質表面是櫻桃木,但里面是普通實木。在介紹時會說明這點,不會讓消費者誤以為里外都是櫻桃木。 “現在有的顧客一進來就問,你們不是達芬奇吧?”賣場里KENZO品牌的銷售員表示,最近到店的顧客顯得比較敏感,也說明他們對進口品牌并不很了解。 一位消費者對記者表示,看到“達芬奇”的新聞后感到很震驚。“進口家具不光價錢高,承擔的購買風險也高,還是買國產更實惠吧。” 生活家地板此前曾推出定位于高端的新品石塑地板和彩繪地板,并名為“達芬奇”。而自“達芬奇事件”被曝光以來,有不少消費者對其提出質疑。有銷售員表示最近一直忙于向消費者解釋,達芬奇地板與達芬奇家具并無關聯。
免責聲明:上文僅代表作者或發布者觀點,與本站無關。本站并無義務對其原創性及內容加以證實。對本文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或圖片)的真實性、完整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參考時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制作、轉載、同意會員發布上述內容僅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但不表明本站認可、同意或贊同其觀點。上述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決策之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如對上述內容有任何異議,請聯系相關作者或與本站站長聯系,本站將盡可能協助處理有關事宜。謝謝訪問與合作! 中鎢在線采集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