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債問題木已成舟 中國應加快自身經濟改革擺脫束縛
路透北京8月8日電---中國媒體對美國政府缺乏財政節制而造成債務問題和債信評等調降大加鞭撻,但它們卻掩飾了北京日益擔心的一個問題:擔心自身的經濟政策調整過慢.
接受采訪的多位中國高級官員和政府經濟學家均對中國施加給自己的美元枷鎖感到無奈,大聲疾呼進行變革,但并未提出明確的短期計劃.
有一個顯而易見的答案,那就是加快人民幣升值步伐,不過其承載了中國目前可能還無法接受的經濟和政治成本.
有一項意見看似正在中國政府中獲得支持,即放寬對中國企業和公民海外投資限制.這將有助于降低中國外匯儲備的積累.
不過這料將只能小幅減少中國對美國的曝險.中國3.2兆的外匯儲備中,估計有三分之二投資在以美元計價的資產中,例如美國公債.同時由于較高的外貿順差,每個月都會產生大量的新增美元儲備.
上周五,標準普爾宣告美國喪失頂級AAA主權評級,稱因政府債務負擔上升,引來中國官方媒體的批評之聲.
一部分接受路透采訪的官員聽起來像是接受了現實,其承還沒有能夠替代美國公債的可行投資渠道.
但是另一部分人則將近幾周的美國債務問題,看作是中國政府加速國內改革的某種動力.
"我們需要盡最大可能分散(投資),"一位未具名的中國人民銀行官員表示.
"中國的立場一直都很明確."他說.
"首先,我們將強烈要求美國加強自律--他們不能一直無節制地發債.第二,我們也需要加速國內經濟轉型的步伐,并減慢外匯儲備的增速. "**公開羞辱**
對于美國債務問題,中國公開的立場一直是指責美國不顧作為世界主要儲備貨幣發行國所應肩負的責任,試圖"通過發債解決自身造成的問題".這些通常是由在官方媒體上發表一系列言辭激烈的評論來完成的.
不過一些官員在接受路透訪問時暗自承認,中國當局自身的政策已令其處于不利的境地,并認為北京必須改變這一狀況.
中國已經制定了一項五年規劃,包括刺激內需的內容.而這恰恰是美國多年以來敦促中國減小雙邊貿易失衡和降低美國公債投資規模的方式.
然而,到2015年還有一段漫長的路要走.
與數位消息人士的談話中得出了一個進行快速轉變的構想,即放松海外投資限制.
來自中國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的一位官方分析師表示,"政府將加快允許中國企業和個人投資海外的步伐."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前副委員長成思危周一在接受Reuters Insider采訪時,也發表了同樣的觀點.
對于中國目前持有的美國公債存量,成思危建議采取"不買不賣的"策略,維持現有規模,但不再增加購買.
當然問題的關鍵在于,對于持續的外匯流入,中國需做些事情.即將公布的數據料顯示,7月中國貿易順差擴大至275億美元,高于6月的223億美元.
還有一些分析師提出更多其它獨特的構想,以讓中國避免過于依賴投資美國公債,不過這些建議均不大可能實施.
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原副局長景學成表示,中國應同美國進行協商,將所持一部分美國公債轉變為美國金融或能源公司的股票.
中國央行前貨幣政策委員余永定周五在金融時報上撰文呼吁,中國應盡快允許人民幣"自由浮動",以阻止中國外匯儲備規模進一步膨脹.這在市場上引起轟動,相比于接受路透訪問的其他官員所表達的觀點,余永定的觀點更加犀利.
**自愿選擇,而不要被迫**
執政的中國共產黨一直不愿采取任何可能危及經濟快速增長的措施,因經濟較快增長有助于共產黨保持執政地位,總體上其認為人民幣快速升值風險過大.
但這樣一位知名的前中國官員公開呼吁當局作出如此重大的政策轉變表明,中國當局實施改革的時機已然成熟,無論是加快人民幣匯率自由化進程,還是讓經濟成長更明顯地從仰賴出口轉向依靠國內消費.
美國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多年來一直呼吁中國放松對人民幣匯率的管制,但來自中國內部的壓力更具分量.
中國的主權投資是關系著國家的尊嚴,特別是當很多發達經濟體深陷債務危機之際.當局對資金投向的選擇很容易引發爭論,特別是當投資虧損時.
兩位接近領導層的消息人士透露,由于中國在美國的投資遭遇重大賬面浮虧,其中包括主權財富基金入股美國黑石集團(BX.N: 行情)損失慘重,主管金融工作的副總理王岐山因此遭到同僚和政治對手的批評.
"美國債信評級下調,讓中國政府極為罕見地獲得重新考量發展戰略的機會,"官方智庫中國社會科學院國際金融研究中心秘書長張明指出.
張明建議,中國可通過買入更多美國股票和公司債券,而非美國公債,來應對美國評級下調的短期沖擊;同時增持日圓、歐元和新興市場貨幣,而非美元.
從長期看,他希望中國改善國內收入再分配格局,并促使人民幣更富靈活性.
"需要自問的是,對于以往將經濟增長放在首位、甚至到了犧牲國內資源和民眾福祉程度的發展模式,如今是不是該結束了
免責聲明:上文僅代表作者或發布者觀點,與本站無關。本站并無義務對其原創性及內容加以證實。對本文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或圖片)的真實性、完整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參考時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制作、轉載、同意會員發布上述內容僅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但不表明本站認可、同意或贊同其觀點。上述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決策之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如對上述內容有任何異議,請聯系相關作者或與本站站長聯系,本站將盡可能協助處理有關事宜。謝謝訪問與合作! 中鎢在線采集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