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進入“6.3”時代 外貿企業面臨雙重考驗
人民幣升值步伐超乎市場想象。在前天升破6.42后,昨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又突破6.40,至6.3991元,再創匯改以來新高。自年初至今,人民幣對美元已升值約3.5%。分析人士指出,人民幣升值造成的影響,特別是對出口的沖擊,將在下半年逐漸顯現。
年內升值已達3.5%
自今年4月29日人民幣突破6.50關口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升值趨勢幾乎呈直線型。尤其是本周的四個交易日里,8月10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升破6.42,以6.4167再創匯改以來新高,四個交易日升值約0.7%。自年初至今,人民幣對美元已升值約3.5%。在對弱勢美元走高的同時,人民幣對歐元、英鎊一直處在波動區間,略有升值,但對日元卻持續貶值。
人民幣升值步伐超乎市場想象,這主要源于內外因素的疊加。從外圍環境來看,近期受美債評級調降影響,國際金融市場劇烈動蕩,投資者擔憂全球經濟再一次陷入衰退。而QE3(美聯儲第三輪量化寬松貨幣政策)也被視作人民幣升值的助推器。
而從內部因素來看,7月中國貿易順差繼續擴大,為人民幣加速升值提供另一個支持。與此同時,市場預計在美歐債務危機尚未解決的情況下,決策層暫時不會動用加息和存款準備金這兩樣工具,而是通過人民幣升值的匯率手段來保持一定的緊縮力度來抑制通脹。雖然目前市場對此觀點大多持質疑態度,但在這個敏感的時間節點,多位專家均表示央行可能會選擇這么做。
人民幣未來還有多大的升值空間?這是目前無法明確回答的問題。多數市場機構仍維持人民幣年內升值5%到6%的預測,在前7個月突破3.5%的背景下,也意味著人民幣加速升值步伐不可持續。
外貿企業面臨雙重考驗
人民幣升值一直是把雙刃劍,首當其沖的負面影響就是對外貿企業的沖擊。“廣東外貿企業不少,對
于涉外企業來說,人民幣升值、美元貶值帶來的是經營壓力增大。”廣州社科院高級研究員彭澎此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這樣表示。
記者了解到,雖然不少外貿企業早已對人民幣升值趨勢有一定的心理準備,紛紛采取提前結匯等方法規避風險,但這些技術性手段仍是杯水車薪,“長單不敢接、短單吃不飽”的情況仍較為普遍。由于企業接大訂單、長期訂單的風險上升、意愿下降,所接訂單大多“短小精悍”。“已經幾個晚上合不了眼了,今年原材料價格上漲、勞動力價格和資金成本上升,生意本來就難做。部分訂單又因為美元匯率的一再‘縮水’,利潤越來越薄。”廣東一小型外貿公司的老板江先生表示,如果人民幣繼續升值,他的生意就要賠錢了。
而佛山一家日化工廠的老板高小姐也感受到了壓力,“由于美元的匯率一直在下調,公司的客戶數量有所減少。加之美國國內也會通貨膨脹,現在也考慮改用歐元進行交易。”
然而,也有分析人士認為,人民幣升值對外貿企業的影響未必會很大。廣州證券分析師張廣文對記者表示,就出口方面來說,7月份中國出口增長20%,這個數據是高過市場預期的,目前也沒有看到出口放緩增長的跡象。另外,對于美元來講,目前貶值的壓力比較大,人民幣升值是一種被動性的升值。這種升值是短期的,對出口方面的影響幅度還不是很明顯。
不過不容忽視的是,外貿企業面臨的壓力并不僅僅在人民幣升值上。美國公布的數據顯示美國消費者信心指數下跌至兩年來最低水平,首當其沖受到影響的是美國零售商,而零售商的壓力將直接傳到了中國出口企業。市場分析人士認為,目前對外貿易面臨的不確定因素已經增多,當前外部需求疲軟,原料、人工、用電成本上升,雙方因素相疊加,出口形勢依然復雜。尤其是加工貿易,面臨著市場波動較大、貿易保護主義加強、區域競爭加劇等多種挑戰。安邦咨詢研究員預計,人民幣升值速度加快對出口的影響,將在下半年逐漸顯現。
樓市熱錢滾滾而來
中國房地產市場正在遭遇有史以來最為嚴厲調控政策的炙烤,一些美國投資者卻將此看作一種商機。在他們看來,只要人民幣升值預期不變,中國房地產市場就具有相當廣闊的投資前景。“現在很多企業在香港都有分公司,我們將美金匯到該企業在香港的銀行賬戶,而國內就可以從企業按照當時牌價提走相應的人民幣。有時換匯成本比銀行還要低。”一位美國購房者對他的中國購房之行侃侃而談,除了這種“正規”途徑,通過地下錢莊也可以將美元帶到國內。
據了解,雖然在政府祭出最嚴厲的樓市調控之后,有些海外買家開始從房地產行業抽身,但是在中國公布的GDP數據依然保持高增長、人民幣呈現直線升值時,不少外國投資者迅速殺了個回馬槍。
貨幣市場的變化令中國等新興市場國家直面熱錢壓境的風險。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國際金融研究室副主任張明表示,相比于歐美等國,由于中國等新興市場國家經濟持續高增長,利率水平較高,匯率升值空間大,因此中國市場可能會成為部分國際游資的覬覦之地。
與此同時,美國降級、歐債危機蔓延等一系列時間或將引發全球金融市場掀起一股“振蕩波”,當發達國家的資產不再被信賴時,也將加快國際游資沖擊新興市場的步伐。外匯局公布的國際收支平衡表初步數據顯示,我國資本和金融項目順差仍處于高位,顯示了國際資本凈流入的壓力巨大,隱藏其間的“熱錢”令人擔憂。
而據一位長期在中國工作的外籍人士介紹,這些外國投資者不會輕易將資金匯出中國,畢竟全球沒有任何一個地區擁有中國經濟這樣的活力。所以更多的是進行一些結構性或者地區性的調整,“可能一些人會在世博會后選擇退出上海物業,在北京限購令出臺時放棄持有一些非核心地段的物業資產”。據媒體報道,目前國外投資者的目光已經開始轉向一些房地產市場方興未艾的二三線城市。
免責聲明:上文僅代表作者或發布者觀點,與本站無關。本站并無義務對其原創性及內容加以證實。對本文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或圖片)的真實性、完整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參考時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制作、轉載、同意會員發布上述內容僅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但不表明本站認可、同意或贊同其觀點。上述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決策之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如對上述內容有任何異議,請聯系相關作者或與本站站長聯系,本站將盡可能協助處理有關事宜。謝謝訪問與合作! 中鎢在線采集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