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定調債務風險總體可控 官員稱地方仍有借債空間
“中央認為我們省仍有借債空間。”一位地方財政廳官員近日對記者表示。顯然在中央看來,目前地方政府性債務風險并不如此前猜測般的危如累卵。
近日,財政部負責人關于加強地方債管理的解釋說明中亦再次重申,從審計結果看雖然目前部分地區政府負債相對其經濟和財力能力偏高,但基于近年來地方政府總體償債能力的提高,債務風險仍處于總體可控水平。
而對于下一步工作,財政部指出除了要繼續抓緊清理規范融資平臺公司,包括剝離部分平臺公司融資業務、充實資本金、規范土地資產管理和相關信貸管理外,各地政府還要加大力度實現融資平臺公司債[129.04 0.02%]務風險的內部化,在出資范圍內對融資平臺公司承擔有限責任。
上述官方定位可能意味著地方債問題將由各地自行妥善處理。此前渣打銀行首席分析師王志浩認為,若能夠成功防止融資平臺流動性問題的進一步加劇和蔓延,中央最后可能不會采取全國性的救助措施,而是由各個地方政府及銀行分別和財政部商討相關措施,要求地方自行化解風險。
“不采取全國性措施,而讓地方自行解決債務問題,可以避免地方政府寄希望于將不良貸款轉嫁給中央政府,”對于該方法王志浩認為,“從而避免未來再次滋生類似風險。”
仍有借債空間
自國家審計署公布全國地方政府性債務審計結果后,各地區亦開始陸續公布本省市債務審計情況。
截止到目前為止共有北京、山東、湖北、寧夏四省公布了各自債務情況。其中,截止至去年底,政府直接承擔的債務余額占2010年財政收入比重最大的是湖北省,達到236%,最小的是山東,約為56%。
而除了公開債務情況的上述地區外,其他各地區也早已知曉了自己債務審計的結果。“河北的地方債務水平不算太高,”河北財政廳廳長齊守印對記者表示,“目前統計看來需要財政出錢償還兜底的債務規模也不算大。”
而另外一位中部地區地方財政廳官員則對記者表示,該省的債務風險水平略高于全國平均水準,但中央和審計署都認為其仍然有繼續借債的空間。“但我們自己還是比較謹慎的,接下來打算還是以控制風險為主,短期內不打算繼續擴大債務規模了。”該名官員表示。
顯然,“風險可控”是財政部對目前地方債問題的總體定調。對此財政部解釋認為,當前風險主要在于個別地方政府的債務償還對土地出讓收入的依賴較大,高速公路、普通高校和醫院債務規模大、償債壓力較大等。
但從償債條件上來看,地方政府除財政收入外還擁有固定資產、土地、自然資源等眾多可變現資產,基礎設施建設也給處于高速增長階段中的地方經濟和政府收入創造了增長空間,有利于改善其償債條件,“當前風險仍然總體可控”。
而對于上述說法,渣打銀行王志浩認為地方政府通常假設土地出售收入是償還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債務的重要資金來源,但據他估算,按照目前每月1000億元的土地出讓收入,僅目前地方債務利息一項就占去約七成的土地出讓收入,且這種算法的收入中還沒有扣除規定的各10%的保障房建設、水利、教育支出等,“這種說法并不可行”。
在地方融資平臺的另一收入來源公路費方面,渣打銀行相關報告亦指出對于許多省份而言,可盈利的公路收入需要用于補助偏遠地區的修路工程,而據王志浩了解許多收入在為地方融資平臺提供流動資金之前,就已被抵押給了銀行。
債務警戒線不設統一標準
對于未來債務問題解決機制,財政部重申要加快研究建立規范的地方政府舉債融資機制。研究建立地方政府債務風險預警機制,將地方政府債務收支納入預算管理。
對此王志浩認為,地方自行發債長期將有助于解決目前的地方債問題,但短期效果可能不明顯。在短期緩解壓力方面,他建議在財政預算支出中提高中央對基礎設施及其他地方項目的開支,特別是增加交通建設預算開支等,以代替高風險地區的財政壓力。
最近財政政策的調控方向亦驗證了上述判斷,財政部公布的7月份全國財政收支顯示地方財政正在加大對融資平臺的接管力度。據統計,1-7月財政支出的具體支出項目中,大多數項目包括教育、農林水事務等,支出的同比增速與上半年相比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唯有交通運輸支出1-7月完成3299.4億元,同比增長42.6%,較上半年增速還提高了10個百分點,呈現強勁增長態勢。
“增加這類預算撥款是快速見效、易于實施的方法,”王志浩表示,“能夠為出現問題的項目提供必須的流動資金。”
而在融資平臺方面,上述地方財政廳官員還表示,對于一部分平臺公司要剝離融資業務,而另一部分平臺公司未來則將由財政部門實行“財政式管理”,包括長期跟蹤和風險內部化等。此外,齊守印表示接下來還將要求各個下級部門制定自己的債務風險警戒線,控制各地借債規模,對于接近警戒線的地方政府嚴格限制繼續借債。
“之前審計結果里面風險比較大的就是部分市縣,不同地區償債能力差別也較大,因此不會有統一的標準,”齊守印表示,“各市和省直管的縣將根據自身財力和償還能力,制定各自的債務風險警戒線。”
免責聲明:上文僅代表作者或發布者觀點,與本站無關。本站并無義務對其原創性及內容加以證實。對本文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或圖片)的真實性、完整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參考時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制作、轉載、同意會員發布上述內容僅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但不表明本站認可、同意或贊同其觀點。上述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決策之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如對上述內容有任何異議,請聯系相關作者或與本站站長聯系,本站將盡可能協助處理有關事宜。謝謝訪問與合作! 中鎢在線采集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