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禹:中國必須建立鉻渣生產完全無害化處理制度
據中國之聲《全球華語廣播網》報道,近日“云南曲靖陸良化工實業有限公司5000余噸工業廢料鉻渣非法傾倒導致污染”的報道備受關注。這些劇毒廢料本應送往貴州一家專業處理廠,但卻因兩個承運人為了節省運費而被隨意丟棄在了曲靖市麒麟區的多個地點,總量達到了5222.38噸。這次違法傾倒鉻渣廢料,導致麒麟區三寶鎮張家營村委會的兩戶村民家中飼養的77頭牲畜死亡。
中國之聲連線國家發改委“城市發展中心”研究員楊禹作出《今日酷評》。
主持人:從這么多天媒體的連續報道來看,您覺得此次云南曲靖鉻渣污染事件的核心問題到底是什么?
楊禹:最核心的問題是我們對鉻渣這一強致癌的廢棄物缺少嚴格的來源和去向的登記管理制度。當廢渣要被運往貴州的時候,兩個司機可以把它隨便扔在半路。
早在2005年,發改委和環保總局就出臺了鉻渣污染綜合整治方案,明確提出對鉻渣的來源和去向必須做到強制性清潔生產審核,每一車鉻渣最終去向,必須有明確監管。
此次事件之所以造成這么大影響,關鍵就是監管沒有做到位。如果不能做到全國人民監管,類似事件很可能會重復發生。
主持人:這次云南鉻渣污染引起了大家的廣泛關注。鉻鹽行業長期被列為中國嚴重污染行業之首,但鉻渣污染確實是迄今都未能解決的世界環保難題。那么,到底如何才能減少鉻渣污染對國家的影響?
楊禹:中國鉻鹽生產量和銷售量均為世界第一。發達國家最近這些年正在主動壓縮鉻鹽生產,因為鉻鹽污染太嚴重,處理難度非常大,成本非常高。發達國家不生產就轉而向發展中國家購買。中國目前采取的原則性立場是主要是滿足國內需求,不鼓勵出口。
中國必須建立鉻渣生產完全無害化處理制度,要求所有鉻渣必需當年處理完。歷史上存放的鉻也必須處理完畢。從這次事件來看,當地不僅有5000余噸鉻渣被扔在半路上,還有10余噸歷史存放的鉻渣在江邊。這都是嚴重違反國家相關法規的,需要及時整治。
中國很多地方大量存放和處理鉻渣,希望當地有關部門進行監察。
免責聲明:上文僅代表作者或發布者觀點,與本站無關。本站并無義務對其原創性及內容加以證實。對本文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或圖片)的真實性、完整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參考時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制作、轉載、同意會員發布上述內容僅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但不表明本站認可、同意或贊同其觀點。上述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決策之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如對上述內容有任何異議,請聯系相關作者或與本站站長聯系,本站將盡可能協助處理有關事宜。謝謝訪問與合作! 中鎢在線采集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