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油下跌難撼國際油價 定價之爭愈演愈烈
受到美國債務危機的影響,原油輸出國與消費國之間的原油定價權之爭顯得格外引人注目。
作為原油消費國代表的美原油因美國經濟低迷的“拖累”,在一周內從100美元的高位跌至80多美元,跌幅達10%,而大洋另一端,代表原油輸出國的布倫特原油價格依然在100美元以上。
8月17日,美原油與輸出國代表的布倫特原油價差再創新高,達到22美元/桶,而這也意味著全球原油的凈買方和凈賣方在原油價格方面的分歧越來越大。
WTI“風光不再”
美國芝加哥交易所集團(CME)旗下的紐約商品交易所,擁有西得克薩斯州中質原油(WTI)期貨合約,一直以來,以WTI為代表的美原油是全球原油價格走勢的風向標。
在世界原油地圖上,布倫特、迪拜和辛塔成為石油輸出國石油價格的風向標。布倫特原油產于北大西洋北海布倫特地區,為歐洲原油市場價格的標桿,迪拜和辛塔分別為中東和非洲原油價格的代表;而位于美原油,由于靠近美國、中國、日本等十大原油消費國,更多的受原油消費市場影響。長期以來,美國作為世界第一大原油消費國,其價格走勢影響著廣大的原油消費國地區,WTI原油所代表的美原油價格也被國內市場所熟知。在過去的很長一段時間內,當美原油價格暴漲或暴跌時,世界其他商品市場的價格也會受其影響,跟風暴漲暴跌。
但這一局面正在改變。8月3日,一份來自路透社的消息引起了原油圈人士的注意:美國洲際交易所(ICE)期貨交易部門首席執行官杰弗里·斯普雷切爾表示,盡管WTI仍然是一個重要的美國石油基準,但是,WTI原油不再反映全球石油價格。改變的主要原因則是WTI原油與布倫特原油合約的價格差距在逐漸拉大,而且還會繼續持續一段時間。
國際原油市場一般受到三個因素影響,即全球經濟形勢、原油市場供求基本面以及投機基金動向。但全球經濟二次探底的風險,以及歐美消費低迷引發的石油消費走弱的預期并沒有對布倫特原油產生多大影響,其價格現在依然高高的挺在110美元每桶關口。而自8月2日起,由美債危機風波引起的大宗商品暴跌,使得美原油在最近兩周從100美元跌到如今的88美元。
8月12日,盡管中東國家因擔憂經濟二次衰退導致能源需求下降,原油供應過剩,紛紛下調亞洲市場原油官方售價,另外,伊朗、科威特和伊拉克也下調了各自最新一輪的原油官方售價,但其下調幅度十分有限。
根據國際原油網提供的價格顯示,8月17日,布倫特、迪拜和辛塔三地的原油每桶報價分別為110美元,104.96美元,112.06美元,這都遠遠高于WTI原油的每桶88美元。
國內油價下跌難預
國際油價風云變幻,而國內成品油價格卻紋絲不動。針對外界關于“國際油價暴跌,國內油價無動于衷”的指責,國家發改委相關負責人8月8日在接受新華社專訪時稱,暫不下調的原因是國際原油平均價格跌幅仍未達到“4%的邊際條件”。國家發改委承諾,如果達到邊界條件,“將及時下調國內成品油價”。
那么,國內油價參照的“邊界條件”到底是什么呢?根據國家發改委2009年5月實施的《石油價格管理辦法(試行)》規定,當國際市場原油平均價格變化超過4%時,可相應調整國內成品油價格,另外兩次調價中間間隔不得少于22天。而其中所謂的國際市場原油平均價格變化,參照的則是布倫特、迪拜和辛塔三地的原油價格,分別代表歐洲,中東和非洲三地原油價格。
令人驚訝的是,作為原油消費國, 2009年國家發改委制定國內成品油價格市場化定價原則時,美原油卻被排除在國際原油價格參照標準以外。
將中國消費者關注度最高的紐約交易所WTI原油直接拋棄,這讓人百思不得其解。對此,北京中期期貨經紀有限公司高級分析師董一鵬表示:“當初發改委拋棄美原油,有一種解釋是說中國不從美國進口原油,中國原油進口一般來自于中東,非洲,還有少部分來自北海。” 按照中國國家海關提供的數據,中國原油進口國主要來自安哥拉、沙特、伊朗、俄羅斯、蘇丹、伊拉克等。
然而,這也導致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由于中國參考的布倫特、迪拜和辛塔三地均代表的是原油輸出國當地的原油價格,“原油輸出國作為原油賣方,從做生意的角度講當然希望原油價格越高越好,其當地原油價格指數表現出來的則是急漲緩跌,而傳導到中國市場,中國的成品油價格也表現為急于調價上漲,跌的時候紋絲不動。”董一鵬表示。
在全球原油消費市場上,包括美國、日本、中國香港等大部分的石油企業大都采用WTI原油的價格作為其國內成品油價格的定價參照物,唯獨作為世界第二大原油消費國的中國卻是個例外。
這就造成了中石化的不同政策,其在國內的成品油市場自4月7日上調價格以后就紋絲不動,而其香港分公司自5月以來已經先后四次下調油價。
“即使中石化進口的是高價油,但其出售的原油至少有一半來自國產的低價原油,其成品油的價格不至于比美國貴,中國成品油價格高最主要的原因是來自于兩油的壟斷經營。”董一鵬表示。據了解中國自1993年首次成為石油凈進口國、2004年原油進口突破億噸大關,石油進口依存度(凈進口量占消費量比重)達到40%,而在2010年其進口依存度達到50%。另外根據發改委提供的最新數據,今年上半年我國原油對外依存度達54.8%,較上年上升1個百分點,與此同時,2011年1至5月,美國原油對外依存度達61.1%。 “發改委每次都制定成品油最高限價,加油站有自由向下浮動8%的權力。但是國內都是壟斷,極少有降價的情況。”董一鵬認為,香港成品油市場價格靈活變動是因為香港完全由石油公司自主調價,而且市場競爭激烈。目前香港市場油氣產品零售商有中石化、加德士和殼牌等,他認為唯有打破壟斷國內才可能享受到便宜的石油。
免責聲明:上文僅代表作者或發布者觀點,與本站無關。本站并無義務對其原創性及內容加以證實。對本文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或圖片)的真實性、完整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參考時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制作、轉載、同意會員發布上述內容僅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但不表明本站認可、同意或贊同其觀點。上述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決策之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如對上述內容有任何異議,請聯系相關作者或與本站站長聯系,本站將盡可能協助處理有關事宜。謝謝訪問與合作! 中鎢在線采集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