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作者:supr 文章來源:網絡轉載 更新時間:2011-8-29 13:56:22 |
株冶集團:“銦光環”難掩主業虧損 一季度業績巨虧,加上湖南當地證監局的責令整改,株冶集團今年以來的日子顯然不好過,也令投資者對其中期業績憂心忡忡。 結果不出所料,株冶集團公司近日披露的中報顯示,盡管靠著套期保值獲利的5789.94萬元“拉”一把,上半年依然未能扭轉虧損局面。上半年實現利潤總額-6610.38萬元,凈利潤虧損7816萬元,上年同期虧損2.23億元。上半年每股收益-0.15元。 作為國內最大的鋅冶煉企業,株冶集團近幾年由于鋅冶煉能力擴張過快,造成鋅產品價差持續縮小,今年以來煤焦、電、化工材料等持續漲價更加劇成本壓力,盈利能力持續下降。 株冶集團從2008年至2010年連續三年盈利,但公司的利潤大量來自于固定資產和交易性金融資產處置等非經常性損益,公司的主業經營狀況并不樂觀。 以2008年的業績為例,公司實現凈利潤1923.23萬元,同比下降75.80%,但這區區不到兩千萬元的凈利主要靠非經常性損益支撐。若扣除上述非經常性收益以及存貨跌價準備的計提,公司當年的真實凈利潤為虧損1.24億元。 株冶集團公司業績虧損的主要原因是一直受到鉛鋅精礦等上游原材料的制約,高成本導致產品毛利率低下。以2010年業績為例,當年營業總收入為126.18億元,但營業總成本高達126.39億元。主營產品鉛和鋅全年分別營收14.24億元和78.65億元,但營業利潤僅為5747萬元和1.5億元,鉛和鋅的毛利率更是只有4.04%和1.92%。 就是這樣一家業績虧損累累的公司,股價走勢卻頗為凌厲。 株冶集團今年3月4日公布去年年報,全年虧損2629萬元,這則本來利空的消息不但沒有挫傷股價,反而自年報公布后的3月7日到4月1日,公司股價大漲38.4%,創下同期有色金屬股漲幅之最。 股價急漲的原因是稀貴金屬銦價大漲,而株冶集團被看作是國內銦礦的龍頭企業之一。事實上,銦在自然界的含量極少,目前尚未發現原生銦的單獨礦床,工廠所生產的銦都是在閃鋅礦中提取出來的。 銦主要用于液晶面板、LED芯片和光伏薄膜電池等高科技產業,因此被視為新材料朝陽產業,加上全球銦已探明量只有1.6萬噸,僅為黃金儲量的1/6,因此非常稀貴,被稱為“稀土第二”,并一度遭到市場炒作。 但實際情況是,株冶集團銦產量非常有限,由于從2008年開始銦的價格一直處于低位,株冶集團每年生產的銦也一直待價而沽,直到去年市場稍微好轉才賣給大股東140噸,這批銦錠幾乎相當于公司過去幾年的產量,但只實現5億元銷售收入,僅占公司去年銷售收入的4%。相對于公司每年過百億元的鉛鋅產品銷售收入而言,銦對業績的貢獻極小。 株冶集團公司管理方面也令人詬病。今年5月23日就收到湖南監管局下發的整改決定,指出公司在公司治理、內部控制、會計核算及財務管理三方面存在諸多問題,包括審議關聯交易事項時關聯董事未回避表決、先簽合同后補審議程序、選任獨立董事不符合規定、與水口山存在同業競爭的問題沒有解決、部分項目還未取得環保部門的驗收批復以及信息披露存在問題等。
免責聲明:上文僅代表作者或發布者觀點,與本站無關。本站并無義務對其原創性及內容加以證實。對本文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或圖片)的真實性、完整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參考時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制作、轉載、同意會員發布上述內容僅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但不表明本站認可、同意或贊同其觀點。上述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決策之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如對上述內容有任何異議,請聯系相關作者或與本站站長聯系,本站將盡可能協助處理有關事宜。謝謝訪問與合作! 中鎢在線采集制作.
|
|
文章錄入:su 責任編輯:su |
上一篇文章: 銅陵有色集團從“資源依賴”到循環發展 下一篇文章: 沒有了 |
|
【字體:小 大】【發表評論】【加入收藏】【告訴好友】【打印此文】【關閉窗口】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