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用堅決的行動阻止中國武力挑戰
中國航母平臺從試航到形成戰力需10年據美國防務在線報道,美國海軍戰爭學院的中國問題專家安德魯·埃里克森表示,關于中國軍事能力的長處、局限和意圖,世界許多國家都有誤讀。
他強調,中國軍事發展旨在維護國家安全,遠場作戰能力還非常有限。而許多國外軍事分析專家走了極端,要么過分夸大中國軍力,要么刻意輕描淡寫。
埃里克森表示,對中國軍力的發展,白宮向來重視兩個方面,威懾范圍和集中強度。中國軍事能力看起來非常現代化,但是起點低,進程緩慢。正如將一塊石頭扔進水中,剛開始會產生波瀾,隨后影響便會漸漸消失。有些時候中國只是構成一種威懾,背后并不意味著軍事實力的突飛猛進。
美國不需要在軍事上作出特別回應,但必須注意自身政策的前后連貫性。中國不斷發展壯大,當然會提升國際影響力,美國應該保持頭腦清醒,正確判斷中國的意圖,并且行動要堅決而迅速以防中國試圖用武力來挑戰現狀。
他指出,白宮要想優化軍力結構來應對中國,需多方面準備,重視無人作戰系統,使作戰方式更靈活,從航母戰斗群的大型集中目標變為分散的網狀結構。當然必須認識到,美國的目的不是襲擊或威脅中國,而是防止中國試圖改變區域現狀而彰顯軍力或使用武力。
埃里克森認為,美國誤讀中國軍力發展的根本在于,擔心中國會逐漸瓦解其在國際事務中先發制人的角色,改變戰后美國建立的國際秩序。而中國擔心西方國家無法接受中國的崛起。這樣的擔憂會隨著雙方高端軍力的發展而變得更突出。 在軍事領域缺乏透明和理解是中美面臨的問題,中美互相指責缺乏透明度和可信的解釋,這在雙方的軍力報告中都有體現。中國在其2010國防白皮書中反復重申中國在軍事上采取防御政策,絕不謀求霸權,但美國關于中國的軍力報告不理會中國的意圖,只關注具體軍事能力的發展和增長,并稱不透明性增加了不確定因素。這些分歧并不只是技術性的,是觀點和視角的不同,也給雙方的合作和理解帶來障礙。雙方要想實現“競爭性共存”,還需要更多努力。
免責聲明:上文僅代表作者或發布者觀點,與本站無關。本站并無義務對其原創性及內容加以證實。對本文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或圖片)的真實性、完整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參考時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制作、轉載、同意會員發布上述內容僅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但不表明本站認可、同意或贊同其觀點。上述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決策之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如對上述內容有任何異議,請聯系相關作者或與本站站長聯系,本站將盡可能協助處理有關事宜。謝謝訪問與合作! 中鎢在線采集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