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品油降價窗口關閉 專家稱國家仍有可能降油價
東方網9月7日消息:昨天,來自社會監測機構息旺能源的監測顯示,三地國際原油價格變化率在逼近-4%關口,開始反彈,使得國內成品油降價窗口近期打開的希望消失。不過,專家告訴記者,由于國內實際批零價已經自動做出下調、國內煉油成本有所下降、前期的供求關系緊張程度大為緩解,即使是在三地率沒有滿額破4%的條件下,國家也有可能出臺適當調幅的油價下調政策。
此前一個月,行業各方一直預測國內成品油價會在本月上旬下調。
昨天,息旺能源的監測顯示,截至9月5日,三地國際原油價格變化率-3.16%,已比前一日的-3.25%幅度收縮。根據國內緊盯國際油價的變化規則,若國際原油價格后期持穩甚至跌幅在5美元/桶之內,三地原油變化率將持續扭頭反轉向上,很難達到-4%的變化條件。
不過,息旺能源首席分析師鐘健卻認為,考慮到國內的一些實際情況,即使是在未全額滿足三地率-4%的調價條件下,近日仍有可能出臺下調油價政策。
這是因為國內汽油實際批發價已跌破規定批發價200-300元,汽油的批零差價也拉寬至600-700元;雖然柴油實際批發價還未跌回規定批發價,但是,批零差價也拉寬到300元左右。由于批零差價的擴大,全國汽柴油的實際零售價普遍比上限價下調了0.2元/升。
而且如果9月份國家小幅下調汽柴油150-200元,初步估算,調價初期,國內主營煉廠汽柴油煉制毛利仍然虧損,但是僅僅比上月增虧40元左右;同時,國內成品油銷售企業經營毛利大約400余元,與上月大體持平。可見,小幅下調汽柴油150-200元,對石油行業虧損額增加不大。 另外,國際油價變化率達到正負4%只是國內出臺調價政策的一個參照,并不是唯一條件,國家之前的多次調價已經證明了這一點。
免責聲明:上文僅代表作者或發布者觀點,與本站無關。本站并無義務對其原創性及內容加以證實。對本文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或圖片)的真實性、完整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參考時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制作、轉載、同意會員發布上述內容僅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但不表明本站認可、同意或贊同其觀點。上述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決策之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如對上述內容有任何異議,請聯系相關作者或與本站站長聯系,本站將盡可能協助處理有關事宜。謝謝訪問與合作! 中鎢在線采集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