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口虧損收窄 融資銅業務回暖
據證券時報9月14日報道,看似平凡的銅進口業務,借助一張銀行遠期信用證,已搖身成為部分國內企業獲取低息資金的重要手段。而這些進口銅,在圈內有個專業的稱呼融資銅。
據最新海關統計數據顯示,8月全國進口未鍛造的銅及銅材共計34.04萬噸。經歷了4、5月份的短暫低迷后,6月起,相關銅產品進口明顯回暖,單月進口量重新攀至30萬噸水平。
國內銅進口復蘇的背后,暗藏的正是融資銅需求的回暖。據證券時報記者了解,2008年以來,融資銅需求在國內銅進口中占比呈逐年升高的態勢。今年3月,國家外匯管理局出臺文件加強外匯業務管理,使得融資銅業務一度沉寂。然而,伴隨貿易條件的逐步改善,這一市場近期出現好轉跡象。
融資銅為中小企業解渴
“最近保稅區的庫存好像挺緊張的,得抓緊時間融點貨。”9月1日,王強(化名)在得到買家的確認價格后,立即向國外供貨方點了500噸保稅區銅。這批銅是用來融資的,走個過場,3000多萬元的流動資金就“從天而降”。
王強在上海經營一家金屬貿易企業,平時也會動用資金參與期貨市場。在他看來,融資銅在業內并非什么新鮮事兒,他的公司今年就做了3筆。
“所謂融資銅貿易,其實就是利用銀行遠期信用證融資。”王強稱,進口企業與外商簽訂銅進口合同后,就可向銀行申請開立90天或180天遠期信用證。企業完成進口后將貨物在國內快速轉手,在信用證到期前,就相當于得到了一筆短期銀行融資。通過反復運作,還能變相延長資金的使用時間。
實際上,用于融資的電解銅進口周期一般都比較短,歐洲倉庫運抵國內要20天左右時間,亞洲倉庫僅需一周,如果外商在國內保稅區持有庫存,進口更是立等可取,變現相當方便。
廣發銀行信貸經理孫全緯表示,在銀行遠期信用證業務中,進口商一般需繳納合同金額0.15%的開證費,支付20%的保證金,剩余貨款在承兌日到期后交給銀行即可。出口商可將已承兌的信用證貼現,目前貼現率多在2.8%-3%,這部分利息實務中多數也由進口商承擔。
得益海外寬松的貨幣市場,銀行遠期信用證貼現率近期仍維持在較低的水平。融到的是人民幣,承擔的卻是外匯的低利率,對于國內身處融資困境的中小企業而言,貿易融資無疑極具誘惑。
王強公司的這批進口銅用的是朋友企業的額度,還需支出一筆額外的代理費,即便如此,仍舊有利可圖。他為證券時報記者算了筆賬,“進口代理開證費率是1.5%,500噸銅要支出40多萬。加上2.8%的貼現率和600多萬的保證金占用,算下來到賬3000多萬的年資金成本在8%左右。經過測算,只要季度收益率達到3%以上,公司的融資銅業務就能盈利。”
貿易條件改善助力融資銅
紅極一時的融資銅業務在今年4月一度幾近停擺,如今又悄然復蘇。
3月底,國家外匯管理局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外匯業務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明確將進一步加強銀行結售匯綜合頭寸管理、加強轉口貿易外匯管理、下調預收貨款和90天以上延期付款基礎比例、加強金融機構短期外債管理。
外管局的一紙通知加上當時惡化的貿易條件,使得4月的融資銅業務大幅縮水。萬向資源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說,融資銅業務主要受到兩方面因素影響。一方面是國家對進出口貿易的外匯管理政策,另一方面是內外盤比價、進口銅業務的盈虧情況。
“受外管局新規影響,當時貿易企業開信用證比較困難。而進口方面,4月份國內進口銅銷售每噸要虧損3000元,這都降低了市場融資銅的需求。不過,最近進口虧損的狀況已經明顯好轉,目前每噸也就虧300元左右,使得融資銅又有了運作空間。”上述負責人表示。
富寶資訊有色金屬分析師張珪稱,近一個月來,國內外價差回升、進口套利窗口開啟致使“融資銅”再度升溫,8、9月份保稅區銅庫存較7月份已有明顯增加。而此輪價差回升的主要原因是人民幣兌美元的升值,這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銅的進口成本。
統計顯示,8月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再次大幅升值,當月累計升值約0.91%,幅度遠大于此前數月。 “進口盈虧的持續改善能夠降低企業融資銅的成本,刺激這方面需求。而國內銀根緊張也使得海外熱錢有持續涌入的沖動,融資銅就是其中的一個間接途徑。”張珪稱,銅市有“金九銀十”的說法,后期包括融資銅在內的銅進口量變化,還要看國內下游消費的情況。
免責聲明:上文僅代表作者或發布者觀點,與本站無關。本站并無義務對其原創性及內容加以證實。對本文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或圖片)的真實性、完整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參考時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制作、轉載、同意會員發布上述內容僅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但不表明本站認可、同意或贊同其觀點。上述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決策之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如對上述內容有任何異議,請聯系相關作者或與本站站長聯系,本站將盡可能協助處理有關事宜。謝謝訪問與合作! 中鎢在線采集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