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譽“劍指”中國 是客觀預警還是做空?
據新華社北京9月19日電 世界經濟前景堪憂,國際信用評級機構“三劍客”之一的惠譽近日“劍指”中國,稱可能下調中國信用評級。惠譽此舉是客觀預警還是做空陰謀?其他評級機構會不會跟進下調評級,擴大負面影響?
機構意見現分歧
歐資評級機構惠譽近日警示,若中國銀行(601988)業的危機繼續侵蝕投資者對宏觀金融穩定性的信心,將可能在未來6個月至兩年內,下調中國主權信用評級。
惠譽亞太區評級分析師安德魯·科洪說:“中國銀行資產質量在未來3年內出現實質性嚴重惡化的概率很大,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和地產借貸是最大的擔憂。”
銀行信貸、地方債和新出現的通貨膨脹壓力是惠譽對中國此舉的誘因。去年6月,惠譽下調中國銀行業風險評價至“最易受到系統性風險”的D/3類;其駐倫敦的分析師理查德·福克斯更是預言,由于創紀錄的信貸擴張和資產價格飆升,2013年年中以前中國爆發銀行業危機的幾率高達60%。
今年4月,惠譽將中國長期本幣債信評級展望由穩定下調至負面。惠譽的分析報告稱,負面的評級展望反映了對中國債務規模和高速增長的銀行貸款,特別是房地產貸款激增的擔憂,這些信貸嚴重缺乏信息公開透明度。
問題真有那么糟嗎?惠譽此舉會否引發其他評級機構跟進?
標準普爾常駐新加坡的主權評級分析師陳錦榮對記者說:“中國的銀行借貸問題沒有想象的那么大,且監管者做了大量風險防范。即便出現風險也會有龐大的外匯儲備、外匯收入等做補充,抵消負面影響。”
“我們對中國主權評級的展望是‘穩定’,預計未來10年仍會保持較高速度增長。”陳錦榮說,“未來6個月至2年內,降低中國評級的可能性低于30%。”
穆迪表達了與之相似的觀點。其常駐香港的主權風險部高級副總裁湯姆·貝爾對記者說:“中國有高度的經濟穩定性和異常強大的財政支持提供緩沖空間,將維持對中國的正面展望。”穆迪剛于去年底將中國評級由Aa1上調至Aa3。
預警還是陰謀?
惠譽“看空”中國銀行業引起多方關注,也引發了市場對其“陰謀論”的質疑:由歐美資本控制的惠譽,意在犧牲發展中國家利益為深陷債務危機的歐美爭取資金回流,重建市場對歐美經濟的信心。 “惠譽在對中國銀行業和地方債務的評價上確有放大風險、片面解讀之嫌。”中國人民大學信用評級研究中心主任吳晶妹教授認為,作為歐美資本的評級機構,不可忽略惠譽來自外部的壓力:歐債危機之后評級機構頻繁對希臘、西班牙、葡萄牙等歐洲多國降級,導致融資困難;而融資難度增加,信用評級更加糟糕,這種惡性循環,讓歐洲對評級機構“深惡痛絕”。歐盟委員會主席巴羅佐曾怒言:評級機構對歐洲存在歧視;德國財長朔伊布勒則呼吁:有必要采取措施打破評級機構的“壟斷”。
“歐洲認為惠譽等評級機構的做法有意針對歐洲,在這種背景下,惠譽需要找到新的‘黑名單上榜者’,以亮出自己所謂‘公正’的姿態。”吳晶妹說。
吳晶妹認為,惠譽還“順帶”考慮了美國的“感受”:美國國內有種觀點認為,全球經濟一體化的今天,美國經濟出現問題時,世界其他國家經濟不會比美國更好,“惠譽稱可能調低對中國評級可以看成是其對美國國內這種情緒的回應。”
“從惠譽自身的邏輯看,理由似乎充分。但似乎忽略了中國的體制、經濟運行方式以及政府對市場經濟的調控能力,而片面擴大了風險。”吳晶妹說。
專家表示,除了外部壓力的因素,惠譽此番舉動可能還有自己的“小算盤”:金融危機前后,評級機構被指罔顧風險、錯誤評級,成為危機始作俑者。更有美國國會報告稱,正是評級機構的過錯,導致金融機器“關鍵齒輪”失靈。8月5日,標普調低美國信用評級,雖然招致美方不滿甚至嚴厲抨擊,但此舉贏得了公信力,也對惠譽等評級機構造成競爭壓力。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研究員江涌說:“金融危機時評級機構的‘集體失聲’讓其聲譽大損,現在或許正是‘挽回顏面’的時候。不排除惠譽為擴大其市場影響力,提升在國際評級體系中的市場份額和話語權,而有意放言的可能。”
免責聲明:上文僅代表作者或發布者觀點,與本站無關。本站并無義務對其原創性及內容加以證實。對本文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或圖片)的真實性、完整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參考時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制作、轉載、同意會員發布上述內容僅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但不表明本站認可、同意或贊同其觀點。上述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決策之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如對上述內容有任何異議,請聯系相關作者或與本站站長聯系,本站將盡可能協助處理有關事宜。謝謝訪問與合作! 中鎢在線采集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