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六號”科考船凱旋:獲多金屬結核550公斤
自2011年6月28日從廣州起航,“海洋六號”船面臨著作業海區海況差,船舶機械、調查設備尚在磨合等多種不利條件。尤其是在第一航段,調查區持續大風大浪,海況之差為歷次大洋科考所罕見;第二、三航段作業區鄰近西太平洋臺風發源地,備受影響。為全面完成任務,“海洋六號”船在臨時黨委的集體領導下,航次首席科學家楊勝雄(第一航段)、何高文(第二、三航段)帶領全船68位遠洋科考隊員,同舟共濟、科學部署、攻堅克難,充分發揚了“自強、探索、奉獻、和平”的大洋精神,圓滿完成了各項任務。
本航次,“海洋六號”完成了4大任務。一是完成了為我國載人潛水器“蛟龍號”5000米級海上試驗的警戒與保障任務。在深潛試驗區開展了溫鹽深(CTD)測量和多波束海底地形地貌測量,資料經現場處理后及時提供給“蛟龍號”使用,并為“蛟龍號”3次下潛提供了警戒與護航;二是完成了多金屬結核合同區的海洋環境與生物調查、地質取樣等科學考察任務,履行了中國大洋協會與國際海底管理局簽訂的多金屬結核資源《勘探合同》義務。三是完成了海山區富鈷結殼資源與環境基線調查。四是完成了“蛟龍號”更大深度海試選區的調查。航次采用深海淺鉆、深海攝像、溫鹽深測量和浮游生物拖網以及綜合地球物理等多種技術手段開展調查,共完成深海淺鉆測站69個、海洋環境與生物調查測站61個、綜合地球物理測線16011千米,獲得了多金屬結核550公斤,為采礦冶煉試驗提供了實物樣品。航次期間,還進行了樣品現場測試、生物培養等。
“海洋六號”科學考察活動在本航次取得了以下四個方面的科考成果:
——了解調查區海山富鈷結殼的分布狀況,擴大了富鈷結殼資源調查的選區范圍。通過對已調查海山區的地質補充調查和初步評價,進一步查明了富鈷結殼分布規律。調查中首次發現了多期成礦結殼,并在平頂邊緣表層沉積物之下再次發現淺埋藏板狀結殼,這一發現對資源評價和結殼成礦模式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首次成功利用光纜深海淺鉆設備大規模開展調查。在7座海山完成了70余次光纜淺鉆的取樣作業,最長獲取到1.36米的“白加黑”結殼巖芯樣品,設備工作正常。該設備的成功應用將帶動我國更多海洋調查設備從電纜時代走向光纜時代,大幅提高作業效率和資料質量。
——首次在水深超過7000米海區(更大深度海區)開展調查,獲得了新調查區地形地貌、沉積物和環境資料,為“蛟龍號”下一步海試提供了基礎資料。
——初步形成了一套具有“海洋六號”船特色的大洋調查模式,培養和鍛造了一支中國大洋科學考察的優秀團隊,為今后從事大洋航次工作提供了隊伍保障。
免責聲明:上文僅代表作者或發布者觀點,與本站無關。本站并無義務對其原創性及內容加以證實。對本文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或圖片)的真實性、完整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參考時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制作、轉載、同意會員發布上述內容僅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但不表明本站認可、同意或贊同其觀點。上述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決策之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如對上述內容有任何異議,請聯系相關作者或與本站站長聯系,本站將盡可能協助處理有關事宜。謝謝訪問與合作! 中鎢在線采集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