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我國生產資料市場運行分析
今年初以來,我國經濟運行總體態勢良好,GDP增速逐季回落,物價快速上漲的勢頭基本受到控制,符合國家宏觀調控的預期。與經濟發展態勢相適應,生產資料市場增速適度減緩,整體發展水平較為合理,市場運行呈現供需增勢平緩、價格漲勢趨穩、企業效益改善、庫存加快調整的發展格局,但市場需求出現的結構性變化等問題須引起密切關注。
當前市場運行的基本特點 前三季度,生產資料市場在穩步較快發展中,呈現高位趨穩和增速回落的態勢。
生產資料銷售總額增速持續趨緩 據初步計算,1月~9月份,全社會實現生產資料銷售總額33.6萬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下同,同比增長13.4%,增速比第一季度和上半年分別回落2.4個和0.9個百分點。其中,9月份,生產資料銷售總額為3.9萬億元,同比增長10.5%,增速呈逐月收窄的趨勢。據此計算,我國生產資料銷售總額與GDP的彈性系數為1.4,反映出當前我國生產資料市場發展保持在適度增長的區間。
市場供需增勢較為均衡 1月~9月份,30種主要生產資料總供給(生產量+進口)同比增長11.2%,比去年同期增速回落5.3個百分點。從整體看,我國主要生產資料自給能力逐年增強。1月~9月份,我國進口資源占資源總量的比重為8.5%,比2010年的比重下降0.5個百分點,比2005年的比重下降2.1個百分點。從結構上看,原油、煤炭、天然橡膠等資源、能源產品的對外依存度持續提高,比2005年分別提高13.9個、2.9個、6.2個百分點。而鐵礦石、氧化鋁等金屬原材料的保障能力有所增強,它們的對外依存度比去年1月~9月份分別下降0.4個和0.2個百分點,比2005年分別下降4.6個和40.6個百分點。 1月~9月份,我國市場總需求(國內市場需求+出口)同比增長11.0%,比去年同期增速回落7.2個百分點,比今年第一季度和上半年增速分別回落0.9個和0.3個百分點。從產品結構看,原油、成品油、天然橡膠、鋼鐵產品等市場需求增速的回落幅度較大。 從供需情況看,前三季度,我國供需發展較為均衡,供需差率較小,只有2.1個百分點。根據我們對生產資料市場監測多年的經驗來看,供需差率保持在3%以內,表明市場整體供需關系良好。
價格小幅波動 整體走勢趨穩 我國生產資料價格自6月份出現高位回落后,第三季度呈現小幅波動的態勢,價格持續上漲的勢頭得以扭轉。9月份,我國生產資料價格環比下降0.5個百分點,同比上升11%。9月份生產資料價格環比小幅下降,主要是受有色金屬類價格下降幅度較大的影響,其價格環比下降4.7%;黑色金屬類價格小幅下降,降幅為0.50個百分點;機電設備類生產資料、汽車類則維持8月份的價格水平。 從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的購進價格指數情況看,目前出現了一些有利于控制通脹的因素。如近期國內外期貨市場農產品價格下跌,美國和歐元區經濟前景黯淡導致國際市場需求疲軟,有色金屬等大宗商品價格回落等。在這樣的背景下,9月份,我國購進價格指數環比回落0.6個百分點至56.6%。
企業效益有所改善 增速呈下降趨勢 據對重點生產資料流通企業的統計調查資料顯示,1月~9月份,生產資料流通行業利潤大幅增長,銷售利潤率明顯增加。其中,主營業務利潤總額同比增長47.6%,比去年同期明顯提高;銷售利潤率為2.5%,比去年同期高0.4個百分點。但有3個問題值得注意:一是利潤的大幅增長是基于去年同期利潤水平較低并處于負增長的基礎上的增長,行業整體盈利能力實際上仍處于較低水平;二是從結構上分析,石油和制品類商品的銷售利潤率大幅高于行業平均水平,如果剔除主要經營石油和制品類的企業后測算,生產資料流通行業的整體銷售利潤率為1.7%~1.8%;三是從趨勢上看,下半年以來,企業的營業收入和利潤總額增速均呈逐月下降的趨勢。
對生產資料市場后期走勢的預測 后期,生產資料市場在保持穩步增長的同時,將呈現增速趨緩、趨穩的基本態勢;供需保持基本平衡;價格在需求、成本、輸入型通脹等因素的推動下,繼續維持高位趨穩和小幅震蕩的基本格局。第四季度,隨著季節性需求的上升,生產資料市場增速回落的勢頭將得到扭轉。預計全年我國生產資料銷售總額將達到46萬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13%左右;生產資料市場價格總水平同比上升11%左右;GDP將增長9.3%左右。 2012年,如果GDP增速調整到8%,依據筆者的經驗判斷,生產資料銷售總額同比增速將至少保持在10%左右。考慮到2012年我國仍處在新一輪經濟周期的上升階段,預計GDP實際增速將保持8.5%~9%。據此判斷,2012年,我國生產資料銷售總額將達到58萬億元,同比增長12%左右,價格同比增幅回落至8%左右。
當前市場運行須關注的問題 當前,生產資料市場運行與國民經濟發展相一致、相協調,但市場發展中的一些問題須密切關注。
市場需求增長勢頭須鞏固 今年3月份以來,制造業新訂單指數和新出口訂單指數整體呈下降走勢,9月份出現小幅回升,表明國內外需求增速在趨緩中回穩。受世界經濟尤其是歐美經濟復蘇勢頭不穩的影響,新出口訂單指數一直徘徊在較低水平,3月份以后逐月下降,8月份降至48.3%后,9月份回升至50.9%。在第四季度和2012年,需求回升的勢頭須得到鞏固。
市場結構性變化值得關注 當前,隨著我國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生產資料市場出現了新的結構性變化,具體表現為生產性需求疲軟,基建投資增長呈回落趨勢。八九月份,原材料與能源、中間品以及生產用制成品類的新訂單指數都在50%以下,表明生產性需求較為疲軟;鋼鐵工業、水泥工業的新訂單指數回落較為明顯,都處于50%的臨界點以下,反映出對我國經濟增長起首要拉動作用的基建投資增長也呈回落趨勢。此外,鐵路運輸業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出現負值,顯示出基礎建設性需求主要依靠政府主導,不具有可持續性。 在我國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過程中,生產資料市場的這種結構性變化具有一定的趨勢性。一方面,我國產業結構調整升級需要一個過程,傳統產業增速回落,新興戰略產業正在啟動,但尚未形成新的增長點;另一方面,政府對投資的主導作用降低,民間投資的積極性尚須引導,基建投資增速回落具有一定的必然性。
小企業發展亟待支持 當前,成本剛性上漲,市場需求不旺,產品銷售不暢,資金層面偏緊,民間借貸風險加大,外部環境進一步復雜化。這將使企業發展的困難增加,特別是小企業發展所面臨的困境要引起重視。
未來國家宏觀調控以穩為主 今年第四季度和2012年,我國宏觀經濟政策應該以穩為主,在穩的基礎上更注重結構調整,政策基本取向宜以“穩增長、穩物價、調結構、促升級”為主要考量,具體來說包括三個方面: 一是要穩定市場需求。今年,我國生產資料銷售總額同比增速將達到13%,這就要求國內生產資料需求增速應穩定在11%左右。在世界經濟復蘇勢頭不穩和國外不確定性因素增多的背景下,國內需求增長勢頭更須得到鞏固,尤其是要穩定生產性需求,培育新的制造業需求點。
二是要穩定價格水平,控制新漲價因素。目前,國內物價走勢呈高位平穩運行的格局,9月份購進價格指數環比有所回落,通脹上升的動能已經衰減。后期,一方面,要警惕國際市場價格波動對我國的輸入性影響;另一方面,要嚴防國內形成新漲價因素,進一步鞏固宏觀調控的成果。 三是降低資金使用成本,改善小企業的發展環境。今年初以來,生產資料流通行業的財務費用大幅增加,企業經營壓力較大,民間借貸風險凸顯。因此,應通過結構性、差別化貨幣政策降低流通企業資金使用的顯性成本和隱性成本,尤其是要通過降低資金使用成本改善小企業的發展環境。
免責聲明:上文僅代表作者或發布者觀點,與本站無關。本站并無義務對其原創性及內容加以證實。對本文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或圖片)的真實性、完整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參考時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制作、轉載、同意會員發布上述內容僅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但不表明本站認可、同意或贊同其觀點。上述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決策之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如對上述內容有任何異議,請聯系相關作者或與本站站長聯系,本站將盡可能協助處理有關事宜。謝謝訪問與合作! 中鎢在線采集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