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礦石壓港逼近億噸 價格博弈“亂中重啟”
1億噸鐵礦石意味著什么?
這是2010年中國全年進口鐵礦石總量的六分之一,也是中國鋼廠正常進口近兩個月的量。
不過,現在他們還只是被安放在中國的那些主要港口——中鋼協日前對全國主要港口的鐵礦石庫存進行了一次摸底,結果顯示壓港超過了9800萬噸。
壓港意味著什么?天津市澤龍鋼材商貿有限公司礦石部副經理蔡立新說,現在賣賠的太多了。存貨比較多,現在幾乎不進貨了。他現在存了5萬噸貨,一噸降了好幾百,“感覺很難受。”
自10月初以來,青島港和天津港(600717,股吧)的鐵礦石價格一路垂直下落。這讓中鋼協常務副會長張長富感慨,“潮起潮落,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中國需求也在降,中國的鋼廠都熄爐了。礦價下降也是很合理的。我覺得還要降。”
河北鋼鐵公司有關負責人說,“壓港說明了一切,鋼廠在減產限產,鋼材價格還在跌,以前進來的礦價成本已經承受不住了”。于是一些承受不住的鋼廠開始試圖和礦山商量可否重新談一下價格。
想重新談價格的不僅僅是鋼廠,礦山公司也考慮和鋼廠重新談價格,淡水河谷是其中的積極者。聯合金屬網鐵礦石分析師張佳賓說,據調查存在兩種方案,一是先提貨后結算,目前提貨的鋼廠可以先按照9月30日的普氏指數價格作為提貨價,在四季度結束后,雙方將按照當季指數均價結算;二是決定按照當期的指數價格調整四季度的鐵礦石報價。
日前,淡水河谷的首席執行官稱,將會大幅縮短議價周期,傾向于采取現貨市場價格與購買方簽署合同。在此輪鐵礦石暴跌行情到來之前,淡水河谷一直宣稱支持季度定價。就在上周,淡水河谷公司和在澳大利亞的駐華部門還分別拜訪“我的鋼鐵網”等行業機構,探討市場變化可能帶來的影響。
談判何處重啟?
11月4日,青島港海運部經理姜代楠說,青島港的港口積壓已經超過了1000多萬噸,港口的泊位已經滿了,上個月27日的船都還沒有停靠。青島港的到岸鐵礦石以鋼廠為主,大部分是提前簽好的長協,價格在150美元以上。
在這一輪市場暴跌中,最先受不住的是大型國有鋼廠,目前停產最多的就是國有鋼廠,同時要求重談礦價的也是大型國有鋼廠。港口庫存這么多,就是因為鋼廠都不拿貨了,都是在減產或者吃以前的庫存。
事實上,礦山公司也坐不住了,他們開始密集地拜訪鋼鐵企業和行業機構,打探國內市場的情況,以及他們對未來的判斷。三大礦山公司甚至還拜訪了中鋼協,這是在過去兩三年中少有的情況。
中鋼協常務副會長張長富10月30日證實,目前正在和三大礦山公司就鐵礦石定價機制進行溝通,并且得到了來自他們的回應。中鋼協對未來的考慮是“一個新想法”。這個想法是“一套穩定的、有序的、透明的價格機制”。
張長富的這一表態透露出的一個重要訊號是,礦價的暴跌,讓不管是中鋼協還是三大礦山公司,都想看到目前定價體系的變化。
中鋼協有關人士對本報分析稱,從目前情況看,全球鐵礦石價格已經進入一個下跌周期,即便是未來有所反彈,也不可能再回到180美元左右的高位。在這種情況下,礦山公司主動和中鋼協以及中國鋼廠接觸,其實是想在未來有一個穩定的價格體系。
但問題在于,在目前混亂的鐵礦石定價體系下,雙方可談的空間已經很小。前述河北一家民營鋼廠有關人士說,目前鋼廠和礦山公司簽訂的合同五花八門,有長協,有季度,有月度,還有現貨,各種結算方式都有。現在礦山的策略是,和每個鋼廠都能談,在這種情況下,中鋼協還怎么統一談判?
這是2009年的鐵礦石談判留給中國鋼鐵業的遺產。當時,受到一場經濟危機的影響,全球的鐵礦石價格也是一路暴跌,中國港口積壓的礦石也是屢創新高,鋼廠面對的情況也和今天差不多相同。當年市場的變化給談判中的雙方都提供了機會,不過,最終機會還是被礦山公司所利用,原有的年度協議機制徹底崩潰,基于指數的季度定價機制登場了。
免責聲明:上文僅代表作者或發布者觀點,與本站無關。本站并無義務對其原創性及內容加以證實。對本文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或圖片)的真實性、完整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參考時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制作、轉載、同意會員發布上述內容僅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但不表明本站認可、同意或贊同其觀點。上述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決策之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如對上述內容有任何異議,請聯系相關作者或與本站站長聯系,本站將盡可能協助處理有關事宜。謝謝訪問與合作! 中鎢在線采集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