鋰電池銷售不容樂觀 短期難取代鉛酸電池
2011年11月10日 電動車時代網
新聞導讀:據電動車時代網獲悉,自今年初,我國對鉛 酸電池產業進行整改以來,眾多鉛酸電池面臨“生死劫”,到7月底全國1774家鉛酸電池企業,整頓后87%的企業處于停產狀態,浙江273家,關停213 家。另據1至6月份數字統計,電池產量同比增長4.7%,但是供應缺口卻已達20%。
“今年前九個月全國鋰電池產能比去年增加了20%以上,但今年前三個季度鋰電池銷售情況卻并不樂觀。”中國電池協會理事長韓作梁表示。 自今年初,我國對鉛酸電池產業進行整改以來,眾多鉛酸電池面臨“生死劫”,到7月底全國1774家鉛酸電池企業,整頓后87%的企業處于停產狀態,浙江273家,關停213家。另據1至6月份數字統計,電池產量同比增長4.7%,但是供應缺口卻已達20%。 在鉛酸電池應用第一大市場的電動自行車,受鋰電池技術還不夠完善,成本太高的影響,國家對鉛酸電池的整改并沒有讓鋰電池自行車市場呈現爆發性增長。 迫于短期難以見利潤,一些大量押寶鋰電池的電池企業又轉而擴大原來已經被壓縮的鉛酸、鎳氫等電池的生產線,彌補鋰電池投資的損失。 據悉,在電池應用市場中,電動自行車所占市場份額遙遙領先,電動自行車產量已大大超過摩托車、成為僅次于普通自行車的交通工具,在中國每年賣出的近 3000萬輛電動自行車中,鉛酸電池占據電動自行車超過97%的市場份額,而鋰電池自行車所占市場份額不過2%-3%,中國去年賣出50多萬輛的鋰電池 車,而鉛酸蓄電池有2000多萬輛,對比非常明顯。 有統計顯示,截至去年,國內電動自行車保有量超1.3億輛。電動自行車在全國每百戶達到了28輛,江蘇達到了70輛,山東55輛,河南有48輛,電動自行車作為自行車行業上的轉型換代產品,是我國城鄉居民短途和代步運輸的必備工具。它解決了中國上億城鄉居民出行的需要。 據馬中超介紹,在今年初國家關閉小企業,淘汰落后產能,推進兼并重組,扶大扶優扶強的強制目標大形勢下,鉛酸電池產量迅速下降,鉛酸蓄電池供不應求,不少電動自行車企業老板東奔西走,購買電池。但是我們要看到,盡管國家對鉛酸蓄電池行業進行治理整頓,但是鉛酸蓄電池還是有其獨特的優勢,性能比較穩定,價格相對低廉,一些骨干企業對廢舊電池的回收和利用已經做得很好,鉛酸蓄電池緊缺的狀況不宜長期存在。在今后較長一段時期,電動自行車采用鉛酸電池的份額比例估計還是可以達到70%以上的。 而鋰電池盡管起步較早,但是技術進步不大,與電動自行車產業的發展不匹配。國家對鋰電池自行車的政策也不到位。使鋰電池自行車發展的后勁不足。鋰電池由于技術要求高,生產成本遠高于鉛酸電池,以電動自行車來說,鋰電池價格比鉛酸電池至少高出2-3倍,整車價格至少高出1000塊錢。而中國的老百姓是很看重價格的。 鋰電短期難取代鉛酸電池 在 動力電池未來的其他兩大應用(儲能和電動汽車)市場中,儲能產業近兩年才發展較快,國家雖然對一些地方的發電站提出配建5%比例的儲能電站的要求,但是對 儲能電站具體使用市場類型的電池并沒有給出明確的答案,電網并網問題遲遲難以解決,導致鋰電池市場發展難以大規模啟動。 據悉,去年年底全國鋰電池產能規模約為20億Ah,而諸如多氟多這樣的國內巨頭大幅投入,預計到2015年鋰電池產能將超過50億Ah。產能過剩的隱憂開始顯現。但對于鋰電的采購依然沒有政策性鼓勵,短期內國內儲能市場難以大規模啟動。 今年國家在新能源汽車產業規劃中提到要大力發展電動汽車,當前的情況是國內,電動汽車大規模商業化尚未啟動,大多數電池生產廠商都是給汽車生產廠家定制電池組,耗資巨大,而訂單很小。按照汽車發展的經驗來說,電動汽車技術到成熟至少需要經歷三個階段:第一是在現有汽油車型號上進行電池化改裝;第二是徹底研發出全新的電動汽車底盤;第三是實踐驗證的基礎上,再進行商業化推廣。 當前在電動汽車消費市場僅靠大巴、公用車的消費顯然無法大規模啟動對電池產業的消費。河南環宇電池董事長李中東認為,現在全國不少于幾百家,甚至上千家電池生產企業,動力電池技術不夠成熟,尤其是鋰電池,前途美好但技術上需要改進的太多,以便降低生產成本。估計5年以后發展也就是剩下幾十家。 特別是“時速不超過20公里、整車質量(重量)不大于40公斤”為電動自行車的及格線,將迫使電池產業發展由鉛酸電池向鋰電池轉向,但是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在電池產業轉型過程中,由于國家發改委沒有強制性電池生產準入門檻,社會資金大量進入電池行業渾水摸魚,需要國家加強監管,在繼續完善政策鼓勵措施時,深入調控引導產業的發展方向。
免責聲明:上文僅代表作者或發布者觀點,與本站無關。本站并無義務對其原創性及內容加以證實。對本文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或圖片)的真實性、完整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參考時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制作、轉載、同意會員發布上述內容僅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但不表明本站認可、同意或贊同其觀點。上述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決策之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如對上述內容有任何異議,請聯系相關作者或與本站站長聯系,本站將盡可能協助處理有關事宜。謝謝訪問與合作! 中鎢在線采集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