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礦石供應量大增 告別高價時代
今年前9個月,全國鐵礦石累 計產量為94623萬噸,同比增產18648萬噸,增幅為24.5%;累計進口鐵礦石50807萬噸,同比增加5065萬噸,增幅為11.1%。前9個 月,我國累計超量進口鐵礦石4041萬噸。截至10月末,我國主要港口鐵礦石庫存量已達到9274萬噸,同比增長34.8%。
不少人將此次鐵礦石價格下跌歸咎于供應量過大,而且一般情況下,每次鐵礦石價格的下跌,也都會伴隨著一輪去庫存化的過程。但值得關注的是,不少礦商卻沒有減產的打算,力拓也表示,除了推動原來的生產計劃,還將聯合中鋁,加大投資開發鐵礦。
高亢表示,這說明礦商比較看好新興市場和產能擴張,認為長期來看,鐵礦石市場需求比較穩定,不會長期大幅降低。對礦商來說,毛利率比較大,即使下跌30%,礦商仍有一定的利潤空間,不會因為鐵礦石價格的短期下跌,而改變原有的生產計劃。
此外,雖然國內產量如此之大,但中國不會減少鐵礦石的進口量。高亢認為,進口礦品位高,可以直接用于國內大部分鋼廠的高爐;而國內鐵礦石品位低,要想適用于國內鋼廠的高爐,必須要經過一系列的加工,這就無形之中增加了資金、時間、人力等方面的成本。
于是,在鐵礦石價格加速下降、鋼企開工率下降的10月中下旬,鐵礦石供應商向我國發運的鐵礦 石數量卻仍然維持高位。據統計,整個10月,澳大利亞對中國的鐵礦石發貨量為2859.5萬噸,較9月份增加119.7萬噸;印度對中國的發貨量為 606.5萬噸,較9月份增加177.8萬噸。這反映了鐵礦石庫存將進一步上升的趨勢和風險。
總體來說,受國內鋼材價格大幅回落、粗鋼產量下降、國產鐵礦石產量及進口量增加、國內鋼鐵企業經濟效益低下以及港口庫存釋放等因素的共同影響,加上第四季度本來就是鋼材消費淡季,這些共同構成了鋼材市場的不景氣。因此,高亢表示,未來兩到三年之內,對鐵礦石市場不太看好。
難道鐵礦石真的鐵了心,要告別高價礦時代?專家普遍認為,目前還很難說。短期的供過于求,并不能改變長期的鐵礦石市場需求增長與供給資源有限的瓶頸,還有待于市場的進一步發展。不過長期來看,鐵礦石價格有望回歸到合理水平,這也符合整個產業鏈的共同利益。
免責聲明:上文僅代表作者或發布者觀點,與本站無關。本站并無義務對其原創性及內容加以證實。對本文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或圖片)的真實性、完整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參考時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制作、轉載、同意會員發布上述內容僅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但不表明本站認可、同意或贊同其觀點。上述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決策之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如對上述內容有任何異議,請聯系相關作者或與本站站長聯系,本站將盡可能協助處理有關事宜。謝謝訪問與合作! 中鎢在線采集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