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各央行瘋狂買金 已成支持金價最重要因素
11月23日,國內黃金期貨近全線收漲,隔夜紐約商品交易所黃金期貨也強勢反彈,重新站上每盎司1700美元關口。從世界黃金協(xié)會(WGC)報告來看,金價反彈與各國央行抄底黃金關系密切。市場人士認為,央行買金已是并將是支持金價的最重要因素。 11月17日,WGC發(fā)布季度報告指出,各國央行第三季度共凈買進148.4噸黃金,較第二季度66.5噸的凈買量超過一倍,創(chuàng)2002年以來的最高。世界黃金協(xié)會投資部負責人郭博思表示,央行大部分的黃金購買行為發(fā)生在9月底金價暴跌之后。 光大期貨分析師孫永剛對《國際金融報》說:“由于信用貨幣貶值,避險和外匯儲備多元化需求越來越旺盛,黃金成為配置中不可缺少的一塊。在歐元區(qū)債務危機深化,美國通過低匯率維持經(jīng)濟增長的背景下,央行購買黃金可能會持續(xù)很長一段時間。” 由于央行購金信息的不透明性,第三季度哪些央行大手筆買入黃金依然是個謎團,目前承認參與黃金購買行為的僅有俄羅斯、泰國等少數(shù)國家。外媒推測,中國和印度最有可能是主要購入國。 “中印確實是黃金市場最重要的買家,WGC季報顯示,從金飾購買方面來看,中國已經(jīng)超過印度成為全球第一大消費國。”孫永剛指出。 上海中期期貨分析師李寧也認為:“發(fā)展中國家央行購金可能更為積極。”雖然多數(shù)國家央行在近一兩年時間中都購入了黃金,但是多數(shù)新興市場國家央行黃金儲 備占外匯儲備的比重依然偏低,如印度、俄羅斯與中國分別持有557.7噸、836.7噸與1054.1噸,占各自外匯儲備比重僅8.7%、7.7%與 1.6%。來源:人民網(wǎng)
免責聲明:上文僅代表作者或發(fā)布者觀點,與本站無關。本站并無義務對其原創(chuàng)性及內容加以證實。對本文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或圖片)的真實性、完整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參考時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制作、轉載、同意會員發(fā)布上述內容僅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但不表明本站認可、同意或贊同其觀點。上述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決策之建議;投資者據(jù)此操作,風險自擔。如對上述內容有任何異議,請聯(lián)系相關作者或與本站站長聯(lián)系,本站將盡可能協(xié)助處理有關事宜。謝謝訪問與合作! 中鎢在線采集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