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四巨頭聚首應對美雙反調查:我們已做好最壞打算
一場“雙反”調查風波,使得國內四大光伏巨頭罕有地同臺亮相。
由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牽頭,包括英利綠色能源控股有限公司(下稱“英利”)、尚德電力控股有限公司(下稱“尚德”)、天合光能有限公司(下稱“天合”)、阿特斯陽光電力科技有限公司(下稱“阿特斯”)在內的14家光伏企業共同參加,旨在應對“美國國內產業對中國光伏產品發起反傾銷、反補貼調查”的新聞發布會在北京召開。這是中國光伏業一個月內就“雙反”事件組織的第二次新聞發布會。
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發表聲明指出,美國光伏企業對中國光伏產品“雙反”調查的申請是對中國光伏產業及光伏產品對美出口現狀的歪曲,而且任何最終可能實施的貿易限制措施,必將對中美兩國綠色能源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及消費者利益造成嚴重損害。
原告也靠政府補貼
“兩人公平賽跑。一人懶得鍛煉,結果被另一人超過。前者非說后者吃了激素。”英利董事長苗連生的一個比喻引起哄堂大笑。
“這次發起‘雙反’調查申請的Solar World公司實行雙重標準,其自身恰恰是政府補貼的最大受益者。”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副會長王貴清表示,中國光伏產品對美出口增長來源于市場競爭,而非低價傾銷或政府補貼。
“我們的調查發現,此次調查與美國鋼鐵工人聯合會曾經發起的針對中國鋼鐵產品的‘雙反’調查不同,此次提起申訴的7家企業并不能真正代表美國光伏行業。”從目前掌握的信息來看,這7家企業的總規模不到1000人。其中,規模最大的Solar World是德資企業的美國分公司,根本談不上是美國企業代表,其余6家企業規模最大的不超過200人,而且這些企業主要集中在太陽能電池和組件領域。
美企要把中國光伏業的路堵死
“雖然我對該案的結果抱著謹慎樂觀的態度,雖然有絕大多數支持自由貿易的美國同行企業的同情,但選舉周期的政治因素,以及非理性的洶涌民意,已經在影響著理性的法律決策本身。我們不反對Solar World拿補貼,因為這促進了清潔能源的發展,我們反對的是Solar World采用雙重標準,設立貿易壁壘、打貿易戰只會導致雙輸的結局。”阿特斯董事長瞿曉鏵告訴《中國經濟周刊》。
“事實上,在光伏產品的貿易方面,美國人占中國的便宜。”孟憲淦舉例說,中國去年出口的光伏組件大概是200億美元,對美國的出口大概占10%,即20億美元,但是美國對中國的光伏產品(包括技術和設備)出口要大于20億美元。在光伏產品的貿易中,美國是貿易順差,中國是貿易逆差。不過目前,“中國的光伏電池產量已經占全世界的一半以上,在這樣的背景下,美國企業將其近期出現幾起破產歸咎于中國光伏企業低價傾銷,實際上是擔心中國新能源的發展對美國新能源產業造成威脅。此外,本次‘雙反’調查其實和奧巴馬上臺后大力推行新能源政策但是卻實施不力有很大關系。”
中國晶硅光伏電池行業聯合應訴代理律師、盛德國際律師事務所律師李磊介紹,申訴企業提起的原始調查范圍是“從中國進口的晶硅電池”,“從中國進口的電池組件如使用其他國家生產的電池”則不在本調查范圍內。但是,申訴企業在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初裁聽證會前一天(11月7日)突然提出申請,要求將調查的范圍由電池擴大至組件,即“中國組裝的含晶硅電池的組件、面板”與“第三國使用中國產晶硅電池所生產的組件、面板”兩類產品也被列入調查范圍。
“美國‘雙反’調查由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和美國商務部兩個部門負責實施。ITC將于12月5日發布初裁。”李磊表示,從歷史情況看,ITC在初裁中認定無產業損害并終止調查的情形非常少,不足10%。考慮到本案復雜的政治和貿易背景,以及較高的公眾關注度,中國應訴企業并未寄希望于ITC在初裁階段就認定不存在產業損害。
李磊告訴《中國經濟周刊》,“由于美國仍將中國視為‘非市場經濟國家’,美國商務部在此案中為中國選擇的替代國將直接決定其所計算的中國企業生產成本及最終反傾銷稅率。因此,美國申訴企業、中國應訴企業以及商務部必將圍繞替代國的選擇展開激烈的交鋒。因為各種不定因素的存在,很難對本案結果作出確切的預測。但是美國申訴企業要求將調查范圍從中國產晶硅太陽能電池擴大至電池組件,在美國反傾銷調查史上極其罕見,是一種典型的操縱調查程序的舉動。其目的在于,一方面打亂中國企業的應訴部署,在ITC聽證會上置中國企業于被動;另一方面針對中國企業可能采取的商業調整方案‘收網’,堵死中國企業通過第三國組裝‘繞路’進入美國市場的可能性。”
這是一次機會
“事實上我們已經做了最壞的打算。以阿特斯第三季度的數據為例,60%的市場在歐洲,北美市場現在大概是百分之十幾。如果真的出現懲罰性貿易壁壘關稅,我想它會對我們產生影響,但不是致命性的。另外,我們做好了最壞情況的準備。阿特斯陽光電力在加拿大也有制造中心,現在組件廠的產能可以擴大到300兆瓦。如果用這些去滿足美國市場,我們是完全可以做到的。”阿特斯全球市場高級總監張含冰告訴《中國經濟周刊》。
但是,中國光伏企業近期的集體不振卻是不爭的事實。國內光伏企業第三季度大幅虧損。其中,尚德虧損最高,第三季度虧損1.164億美元。目前,已有很多企業為控制成本開始放假或裁員。
發布會現場,尚德董事長施正榮面對媒體的圍追堵截,開玩笑地說,自己也沒想到會以這種方式出名。“中國光伏企業正因為沒有如部分美國企業所說的那樣,獲得政府的特殊補貼,反而要承擔比歐美同行更高的利率等成本,因此在行業寒流中會出現虧損。但待行業恢復到正常的、理性的情況后,行業利潤會有所好轉。”他一再強調,公司并不會有大規模的裁員,但是各個業務和生產部門都會進行結構性的優化,以便提高公司的運營效率。
苗連生在發布會上指出,美國晶硅光伏電池板和組件價格下降,主要緣于多晶硅價格因全球供應過剩而價格下降。在美國獲得成功的中國企業都是民營企業,是依靠技術創新和自身管理進步,而不是靠政府的資助。這次光伏行業遭遇寒冬,其實是正常的產業周期調整。“這是一個冬歇期,但是企業也完全可以抓住這個時期完成從規模擴張到提升品牌的企業轉型。”
替代國價格
按美國反傾銷法的有關規定,確定非市場經濟出口國的公平價格與市場經濟出口國的方法不同,實行的是所謂“替代國價格方法”。也就是由美國從市場經濟國家中選擇一個被認為是可比的國家作為非市場經濟國家的替代國,以其相應商品價格,或生產相應商品的生產要素價格作為公平價格的依據。然后,以非市場經濟國家出口產品報價是否低于用替代國有關資料計算而來的“公平價格”,來判定該國的該項出口是否對美構成傾銷。由于替代國的選擇是由美國單方面確定的,帶有一定的隨意性。
免責聲明:上文僅代表作者或發布者觀點,與本站無關。本站并無義務對其原創性及內容加以證實。對本文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或圖片)的真實性、完整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參考時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制作、轉載、同意會員發布上述內容僅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但不表明本站認可、同意或贊同其觀點。上述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決策之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如對上述內容有任何異議,請聯系相關作者或與本站站長聯系,本站將盡可能協助處理有關事宜。謝謝訪問與合作! 中鎢在線采集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