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媒稱中國武器級核材料近30噸 核彈數或出乎意料
資料圖:解放軍二炮部隊東風5洲際導彈吊裝模擬“核彈頭”。
據俄羅斯軍事評論網12月18日報道,中國是聯合國安理會五大常任理事國中唯一一個擁有核武器,卻拒絕詳細披露核計劃和發展前景的國家。
作為世界第三核武器大國,中國的軍事和經濟實力日益增強,在國際政治中的作用日益重要,對核裁軍和核不擴散的影響也比美國和俄羅斯之外的任何國家大得多。
俄媒稱,美俄公布的核武器總數及其性能也僅限于削減和限制戰略進攻性武器條約中提到的部分。中國與英國、法國一樣,不是此類條約的成員國。
而且,英法之所以披露自己核計劃的詳細信息,主要是因為他們作為北約成員國,得到了美方的保護和法律擔保。
因此,2010年華盛頓公布了有關美國核武器儲備數據的額外信息,包括1945-2010年間核武器數量變化情況。
美俄英法還公布了大量與核武器有關的非官方分析和事實數據,包括詳細的類型、性能、總數、技術特點、歷史發展和未來前景等。
但是,中國、印度、巴基斯坦披露的所有核武器信息都非常籠統,沒有公開任何事實性的數據。以色列則根本否認本國擁有核武器。
俄媒稱,中國一再強調遵循和平調解沖突的原則,堅持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不對任何非核國家使用核武器。
近期中國公布了大量有關核力量穩定的分析信息,探討參與核裁軍談判的可行性。
為此中國必須保證本國經濟、政治和軍事得到應有的發展,達到與美俄等同的水平,從而防止美俄壟斷談判進程。
為達到類似平衡,美國應當尊重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討論戰略信任原則,提供核擔保,保證通過銷毀彈藥的方式削減核武器。
這些條件同樣涉及到俄羅斯。中國同時要求為增強相互信任,美俄應當放棄首先使用核武器。
中國官方指出,本國核武器數據之所以保密,是因為它們的數量非常少,根本無法與其他幾個核大國匹敵。
為了保持核威懾戰略,中國很重視相關數據的保密性。另外不要忘記一個事實,即中國是唯一一個在官方層面上沒有首先使用核武器權利的國家,而且沒有規定任何意外情況。
為切實履行這種義務,中國聲明,和平時期核彈頭與導彈都單獨儲存,完全分開。
通常情況下,承擔類似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義務的國家依靠的是核反擊手段,但是目前中國的核力量,包括整個核體系,作戰效率不高,遭到毀滅性打擊后的核反擊能力基本為零。
因此,中國的上述聲明具有非常重要的軍事政治意義。但是也不能完全排除一旦面臨威脅,中國實施先發制人打擊的可能性。
俄媒稱,中國首次核武器試驗是在1964年進行的。國外專家認為,中國目前擁有大約24噸武器級濃縮鈾和4.8噸钚。
不久前更新的相關消息稱,中國目前裝備有17枚老舊的“東風-3A”液體燃料彈道導彈、17枚“東風-4”固定式洲際彈道導彈、20枚“東風-5A”導彈。
稍新一些的核武器大約是30枚“東風-31”和“東風-31A”,以及60枚“東風-21”機動式固體燃料彈道導彈。
預計到2015年“東風-31A”的數量將達到100枚。
另外,中國還裝備有大約6-10枚“東風-41”固體燃料洲際導彈,攜帶分彈頭,使用公路或鐵路機動式發射裝置;
至于海基核武器,目前主要是攜帶12枚“巨浪-1”潛射導彈的“夏”級核潛艇和數艘攜帶12枚“巨浪-2”潛射導彈的“晉”級核潛艇;
中國的空基核力量則主要由老舊的轟-6轟炸機構成。
俄媒稱,盡管中國官方否認擁有和使用戰役戰術核武器,實際上中國約有100枚“東風-15”、“東風-15A”導彈,以及處于封存狀態的“東風-11”和“東風-11A”導彈。
另外,中國還有陸基巡航導彈“東風-10”,總數約為500枚,但是大部分不攜帶核彈頭,主要用于反擊美國和日本的殲擊機及其“宙斯盾”反導系統。
中國還在持續裝備轟-6使用的空基巡航導彈。
另外,中國空中攻擊力量除了強-5之外,還有類似俄羅斯蘇-30和蘇-35殲擊機的新型作戰飛機。
總之,中國的核潛力估計為240枚核彈,是僅次于美俄的世界第三核武器大國。
而且,中國憑借自己的經濟和技術潛力,完全能夠迅速增強自己的核實力,能在10-15年內追趕上美俄。
俄媒稱,當然也有可能,即國外專家上述所有數據都是不準確的,中國的真實核實力要大得多。
媒體上不時出現的中國建設5000公里地下核長城的消息可能并非完全是空穴來風,畢竟這種隧道太長,不可能只用于儲存區區上百枚核彈頭。而且負責建設地下核長城的還是負責陸基戰略武器的二炮部隊。
因此美國國防部情報局推測稱,類似設施可能用于儲存中國的秘密核儲備、核彈頭和備用導彈。在中國官方拒絕披露核武器實力的情況下,這些聲明可以理解。
顯然,中國原想通過保密來隱瞞自己核實力弱小的現實,結果卻引來了核彈藥過剩的猜測,使得美俄在討論進一步削減核武器條約時都開始考慮中國因素,要求中方參與核裁軍進程。
俄媒稱,俄美的核裁軍談判策略和方法顯然不可能適用于中國。畢竟中國在維護戰略穩定方面有著相當豐富的經驗,而且準備形成自己的戰略學說,以便在任何談判中應用。
而且,中國還對美國持續加強戰略攻擊和防御能力的行為非常擔憂。目前中國擔憂美國高精武器、巡航導彈和太空情報、通信、導航系統的發展。
另外一個不安的理由是美國開始試驗X-37B太空飛機和“獵鷹”HTV-2高超音速無人機,這些作戰系統可能主要用來對付中國和俄羅斯。
而且,中國認為自己唯一可能面臨的沖突就是在收復臺灣時反擊美國的武力干涉。
在海基戰略力量方面,最令中國擔憂的是美國潛艇在近海水域的攻擊,以及美國部署在加利福尼亞和阿拉斯加的反導系統,還有美日“宙斯盾”戰艦。
與此同時,為了繼續對中國實行核遏制,美國還在增強太空和海上搜索、跟蹤和監視系統。
俄媒稱,在美國核威脅不斷增強的情況下,中國官方的立場是擁有較強核潛力的國家應當在不久的將來削減自己的核武庫。
這也表明,在當前階段,中國不準備談判限制自己的核武庫。
要想讓中國逐步加入核裁軍談判進程,美俄必須減緩或放棄核導盾牌建設,做出不試圖通過發展各種進攻性兵器和防御系統的方式削減中國核潛力的承諾,修改軍事學說。
另外,除了在核談判中協商一致之外,美俄還應當把中國當作戰略伙伴,積極發展經濟和政治合作。
免責聲明:上文僅代表作者或發布者觀點,與本站無關。本站并無義務對其原創性及內容加以證實。對本文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或圖片)的真實性、完整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參考時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制作、轉載、同意會員發布上述內容僅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但不表明本站認可、同意或贊同其觀點。上述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決策之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如對上述內容有任何異議,請聯系相關作者或與本站站長聯系,本站將盡可能協助處理有關事宜。謝謝訪問與合作! 中鎢在線采集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