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鋁業面臨嚴峻考驗
一、以一般貿易方式出口為主,加工貿易方式出口增長迅速;二、私營企業和外商投資企業為出口主力軍,集體企業出口大幅增長。對歐盟、尼日利亞、東盟和日本分別出口鋁材2.2萬噸、1.2萬噸、1萬噸和9985噸,增加67.9%、1.6倍、64.5%和96.4%,4者合計占同期出口總量的40.9%。對韓出口鋁材9945噸,減少14.4%;對美出口8734噸,增加1.2倍。
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我國鋁業產能過剩。我國的鋁產量前兩個月較上年同期增46%,顯著高于同期鋁制成品36%的產量增幅。據調查,廣東地區有30萬噸鋁錠現貨;東北地區有20萬噸;上海、杭州、無錫等地合計有80萬噸的鋁錠。
二是貿易保護之風再起。從南非、加拿大,到澳大利亞、美國、土耳其,中國鋁業頻繁遭遇多起“雙反”調查,加征關稅之高令企業不堪重負。如2010年4月21日美國商務部宣布,決定對從中國進口的鋁型材發起反傾銷反補貼調查,其反補貼初裁高達137.65%。受此影響,國內鋁業由此將重心轉至國內市場。
三是“三座大山”擠壓了鋁企的盈利空間。電力和氧化鋁作為電解鋁最重要的兩個成本,均存在上漲的趨勢。今年前五月,電解鋁和氧化鋁企業實現利潤52億元,同比下降23.6%。目前,鋁材行業只賺取加工費一項,行業利潤多在8%-10%之間。兩年多來,電力成本增加了10%以上,人工成本更迅增20%以上,加之匯率上升。因此匯率、能源及人工成本上升成了壓在鋁企身上的“三座大山”。
免責聲明:上文僅代表作者或發布者觀點,與本站無關。本站并無義務對其原創性及內容加以證實。對本文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或圖片)的真實性、完整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參考時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制作、轉載、同意會員發布上述內容僅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但不表明本站認可、同意或贊同其觀點。上述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決策之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如對上述內容有任何異議,請聯系相關作者或與本站站長聯系,本站將盡可能協助處理有關事宜。謝謝訪問與合作! 中鎢在線采集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