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整湖南省有色金屬產業結構的思考
產業結構調整是湖南有色金屬工業加快轉型升級、實現跨越發展的必由之路,也是關鍵所在。近年來,湖南有色金屬行業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打造“兩型產業”為目標,著力實施以產品結構調整為主線,以技術結構、企業組織結構、資本結構、人才結構調整為保證的戰略性結構調整,在由有色資源大省向有色經濟強省轉變的進程中邁出了堅實的步伐。但由于產業結構不合理,我省有色金屬資源優勢未能真正轉化為經濟效益優勢,有色金屬產業長期處于“大而不強”的被動局面。因此,調結構迫在眉睫,調結構勢在必行。
探索結構調整路徑,當前和今后一段時間,必須做好六項重點工作:
在資源勘探和整合上下功夫,提高產業資源保障度。一方面全力支持省有色地質勘查局和重點企業實施“危機礦山找礦”、“重要成礦區帶新區找礦”、“第二開采深度千米探測”三大找礦工程,在原有礦區有新的突破;另一方面重點抓好與我省相關的湘西、南嶺、欽杭三大重點成礦區帶,突出鎢、錫、銻、鉍、鉛、鋅、銅和“三稀”等優勢礦種,加大找礦的力度。加大“走出去”力度。積極“走出去”控制省外海外資源。建立省外資源基地。力爭獲取國外重大找礦成果2至3處,建成2至3處海外基地。加強資源保護與整合。通過政府引導、市場運作,促進省內有色金屬資源向龍頭企業、優勢企業集聚。
在產業結合上下功夫,培育產業新的增長極。以優化產品結構為重點,以高性能、低成本精深加工為發展方向,著力鞏固提升我省鉛鋅鎢鉍銻等傳統優勢產業;發展壯大銅鋁產業、鈦產業、稀土產業、有色金屬循環再生等新崛起產業;加快培育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經過3至5年努力,打造出產業優勢明顯、多點支撐、產業核心競爭力不斷增強的產業集群和新型有色金屬新材料工業體系。同時,按照省委提出的謀大謀深謀遠的要求,高起點、高水平的主動做好產業結合這篇文章。
在科技進步上下功夫,提升產業發展水平。在技術創新上實現突破。從現在起到“十二五”時期,大力實施四大技術創新工程。即新技術新工藝推廣工程、落后冶煉產能淘汰工程、資源利用率提高工程和創新能力建設工程。重點抓好難選有色金屬資源清潔選礦技術等10大工藝技術的攻關和創新。加大對科技成果的運用。切實抓好新材料、新工藝科研成果的轉化利用。加強產學研結合。支持有條件的企業申請成立省級或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加快組建由重點企業、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共同組成的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
在培育龍頭優勢企業上下功夫,提高產業集中度。全力實施“11358”工程,即:到“十二五”末,培育兩千億以上企業1家(五礦有色),500億企業1家(晟通科技),200億企業3家(稀土新材料、金龍銅業、寶山礦業),100億企業5家(宇騰有色、金天鈦業等),50億企業8家(辰州礦業等),使行業的前十家的產業集中度達到60%。強化聚集倍增效應,促進產業集群發展。在支持五礦有色做大做強的同時,還要抓好省內外資源和產業的整合,使優勢資源向省內龍頭企業集中,支持培養本土優勢企業。在整合資源同時要抓好資本營運,增強企業發展后勁。
在發展有色金屬循環經濟上下功夫,打造產業新亮點。加強對循環經濟重點園區、重點企業的規劃、指導,科學布局,著力培育金龍銅業等一批循環經濟龍頭企業。積極探索具有湖南特色的循環經濟發展道路。以汨羅循環經濟工業園、永興縣國家循環經濟示范園、衡東工業園、郴州有色金屬產業園、桃江稀土產業園為基礎,大力發展銅、鋁、金、銀、稀土材料等有色金屬再生循環經濟,帶動我省有色金屬循環再生經濟的跨越式發展。
在人才培育上下功夫,夯實產業發展根基。進一步重視企業家隊伍建設,通過推薦到國內外大型企業掛職,到國內外大學短期培訓等方式,加快培養具有戰略思維、國際視野的行業領軍人物;同時要維護企業家的權益,為他們提供干事創業的良好環境與氛圍。進一步重視高技能人才隊伍的培養,繼續加大對湖南有色金屬職業技術學院的支持力度,大規模地培養有色金屬行業急需的高技能型人才。
免責聲明:上文僅代表作者或發布者觀點,與本站無關。本站并無義務對其原創性及內容加以證實。對本文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或圖片)的真實性、完整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參考時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制作、轉載、同意會員發布上述內容僅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但不表明本站認可、同意或贊同其觀點。上述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決策之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如對上述內容有任何異議,請聯系相關作者或與本站站長聯系,本站將盡可能協助處理有關事宜。謝謝訪問與合作! 中鎢在線采集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