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稀土"扼住"了世界新能源汽車的咽喉?
3月13日,中國商務部對外宣布“已經收到美歐日提出的有關稀土出口管理措施的磋商請求”,同時據華盛頓郵報報道“美歐日近期擬聯合針對中國的稀土出口配額提起訴訟”。此消息一出,引起中國汽車界強烈關注。
“中國稀土中含有的釹、鏑、鋱、鑭等稀有元素是國外所不具備的,而這些卻是新能源汽車制造所不可或缺的天然‘維生素’。”中國稀土學會副秘書長牛京考如是表示,中國基本上是“掐”住了世界新能源汽車發展咽喉。
而據汽車商報調查發現,中國稀土“光艷”背后,還存在著諸多生存隱患。
止步稀土
據日本汽車經銷商協會2011年汽車銷售數據顯示,豐田混合動力汽車普銳斯占據2011年全日本車型銷量榜首,同時全球實現250萬輛的銷售目標。
“得益于日本政府出臺的新能源車補貼政策的拉動,日產聆風純電動汽車、豐田普銳斯、凱美瑞及雷克薩斯CT200h等混合動力車型的相繼量產,以及日本古河電工、日立化成、JX日礦和三菱化學等4家動力電池材料廠家占據全球鋰電池半壁江山,日本產生了龐大的全球稀土應用市場。”臺灣立凱電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區總經理楊智偉告訴記者。
“每輛普銳斯電機需要1公斤的釹(Nd)元素,每個電池需要10到15公斤的鑭(La)元素。釹和鑭都是稀土金屬的一種,前者被應用于制造大功率、輕量化的磁體,用于電動車發動機和風力發電機中,后者則主要應用于車用電池上。”礦產品分析師和戰略金屬研究專家杰克•立夫頓指出,“在目前的技術條件下,一旦缺少了稀土金屬,普銳斯只能停產。”
“日本90%的稀土進口來自于中國。”牛京考表示,目前日本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生產國,而核心部件電池、電機、發動機制造所需的釹、鏑等稀有稀土金屬更是近乎100%來自中國。
而據商務部有關稀土出口配額的最新數據顯示,“2012年稀土出口配額基本維持去年水平不變”。
中航證券某汽車行業分析師對記者表示,盡管中國對外稀土出口未出現停滯,但是全球新能源汽車的未來發展已經成為趨勢,市場將愈來愈大,中國這一配額政策儼如“達摩克利斯之劍”,成為外資企業揮之不去的“陰影”。
抱團取暖
“盡管目前中國是受到美國、日本、歐盟三方的聯合訴訟,但是各自的出發點卻不一樣,真正的推手是日本。”牛京考分析道,美國更多原因是適逢選舉的政治考量,歐洲與中國的稀土交易很少,真正與中國產生較大利益攸關的則是日本。
據2011年海關公開的出口數據顯示,中國稀土出口配額總量30184噸,運往日本就有27467噸。“目前中國有90%的稀土及稀土類初級產品出口到日本。”牛京考表示。
據日本最大稀土進口商之一、貿易公司雙日株式會社發出的一份《日本稀土供需報告》顯示,2012年日本稀土需求量約為32000噸。
而據商務部有關稀土出口配額的最新數據顯示,“2012年稀土出口基本維持3萬噸不變”。由此看來,就算中國全部出口給日本,日本仍然有2000噸的缺口。
“面對日益龐大的市場需求以及中國配額緊缺現狀,由于日本本身沒有任何稀土資源,他對于稀土有著別人所不具備的急切工業需求,”牛京考坦言,“日本自知有求于中國,憑自己在WTO框架內獨自控訴中國難以取勝,更多的采取與大國捆綁的政治手段,逼迫中國在WTO訴訟中妥協。”
記者調查了解到,自中國2009年采取稀土出口配額后,第一個提出反對意見的即為日本產業省。
“通過對中國提起訴訟,能夠引起選民加大對自己的關注和支持,這是國、共兩黨在選舉前常用的伎倆。”牛京考表示,這樣的訴訟難以在WTO獲得通過,因為WTO更多的是考量該國經濟發展因素是否均衡,是否采取了妨礙公平的經濟或行政手段而使WTO其他成員利益受損,中國此前無節制的稀土開采,帶來了環境的重度污染及破壞,顯然稀土配額政策不符合美日歐的訴訟請求。
定價權缺失
“盡管如此,除了擁有資源及終端市場優勢外,我們在稀土的國際定價權中擁有話語權。”牛京考告訴記者。
“我們是稀土大國,雖頂著生產和消費世界第一的帽子,但我們并非稀土強國。” 包頭稀土高新區管委會主任助理安四虎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真正用于國內消費的約占30%,大多數以原材料或制成初級工業產品出口。
隨著近年來中國對稀土的出口嚴控,日本也采取了其他“非常規”手段來獲取稀土資源。
“日本通過從中國采購鋼渣、廢金屬合成物,然后從中提煉出釹、鏑等稀土金屬物質,變相的用于新能源汽車制造。” 唐山普林億威科技有限公司馬鳳山坦言,在這個技術領域,中國企業還存在“空白”。
“稀土高利潤的應用環節是中國所欠缺的,中國現在需要的是先進的應用技術,”安四虎對記者表示,“初級產品的附加值低,賺不到錢,我們急需稀土產業轉型,改變粗放式的開采、出口方式。”
“中國長期給世界供應低價優質的稀土資源,不僅使我們付出了沉重的環境代價,也使得我們的企業因缺乏足夠的資金而在應用技術方面落后于世界其他國家。”五礦(北京)稀土研究院總經理廖春生在某行業會議上公開反思中國長久以來的稀土策略。
“就目前而言,我國企業對于稀土的科研投入與國際還有很大差距,由于資源開采難度小,對于資源的利用還是處于‘原始階段’。”某業內人士分析,市場換技術或許是一個快捷的方式,但是根本還是要自身加大對科研的投入。
“若是技術還沒有出現革新進展的話,一旦配額取消,日本、韓國等國際企業進軍新能源稀土挖掘領域,將會‘如入無人之地’。”馬鳳山坦言,由于稀土的穩定性很差,一般保質期也就3~5年,適用于新能源汽車的釹和鑭元素更是活躍,這方面日本人的技術走在了前面。
由此看來,尖端技術的缺失,的確降低了中國的核心競爭力。
對此,有業內人士發出呼吁,中國稀土出口量大,存在著開發方式粗放、資源浪費嚴重等一系列的問題,急需技術革新以改變不利現狀。
“如果簡單地認為只要壟斷了稀土供應就能把住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命門,就能為國內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創造出一個絕對優勢的話,這就是絕對的偏見了。” 上述人士坦言。
免責聲明:上文僅代表作者或發布者觀點,與本站無關。本站并無義務對其原創性及內容加以證實。對本文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或圖片)的真實性、完整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參考時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制作、轉載、同意會員發布上述內容僅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但不表明本站認可、同意或贊同其觀點。上述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決策之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如對上述內容有任何異議,請聯系相關作者或與本站站長聯系,本站將盡可能協助處理有關事宜。謝謝訪問與合作! 中鎢在線采集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