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整合背后利益錯綜復雜
“稀土行業有海洛因的利潤,卻沒有海洛因的風險,各種力量都可以在這里發生作用,不做白不做。”價格低的時候2萬元~3萬元/噸,價格最高的時候40萬元/噸。低成本,高利潤。稀土比毒品更容易讓人上癮。這一條利益鏈上,捆綁著從老百姓到官員、從地方到中央的廣泛的社會和市場關系。
稀土行業存在的問題歸根到底是利益問題,這當中涉及到央企與地方企業的利益問題,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的利益問題,還包括普通老百姓的利益問題。央企力圖主導稀土產業整合,但是南方稀土分布廣泛,涉及到復雜的山林權與采礦權問題,沒有地方政府的支持央企寸步難行。
但是央企在開采稀土資源后,往往并不會留在當地進行深加工,而是選擇人才更密集、交通更便捷的地方,這就造成當地政府無法獲得稅收收入,也難以促進地方經濟發展,因此地方政府對央企的整合也是冷眼對待。地方政府希望由本地企業來主導稀土整合,但在整合的過程中也面臨著資源回收補償問題,涉及到眾多的利益主體,甚至牽扯到部分官員。
工信部部長苗圩在兩會期間曾表示全國的稀土企業將整合組建為2~3家大型企業。中投顧問研究總監張硯霖則認為,要想實現這一目標存在相當大的難度。目前在南方稀土兼并重組的企業中,有中鋁公司、中國五礦、中國有色,也有包鋼稀土、贛州稀土等企業。指望一兩家企業實現南方稀土整合難度極高。
中投顧問發布的《2012-2016年中國稀土市場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顯示,截至2011年,我國稀土世界占有量由2005年的96%下降至30%。資源流失之嚴重觸目驚心。因此加大稀土資源整合力度,推動稀土資源保護成為我國稀土產業的當務之急。
免責聲明:上文僅代表作者或發布者觀點,與本站無關。本站并無義務對其原創性及內容加以證實。對本文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或圖片)的真實性、完整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參考時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制作、轉載、同意會員發布上述內容僅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但不表明本站認可、同意或贊同其觀點。上述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決策之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如對上述內容有任何異議,請聯系相關作者或與本站站長聯系,本站將盡可能協助處理有關事宜。謝謝訪問與合作! 中鎢在線采集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