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問稀土]稀土價格回歸動了誰的奶酪?
據相關報道,歐美日在稀土出口問題上連續跟中國較勁。繼1月份WTO裁定中國原材料出口敗訴之后,三國又于三月中旬發起了新一輪針對出口配額政策的訴訟。為此中國政府正在醞釀對外發布稀土行業白皮書。系列報道《四問稀土》第二篇《稀土價格回歸動了誰的奶酪?》。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院長霍建國認為,應對針對稀土的國際訴訟,中國的策略最好是能拖則拖:
霍建國:不會馬上就有結果,它這個工作一般要經過比較長的一段時間。至少一年以上。我們覺得先讓他們去工作,在過程當中有些環境、有些條件會發生變化,過去類似的案件一拖能拖一兩年。
霍建國:“拖”字方針的目的是,以時間換空間,來逐步贏得訴訟的主動權:
霍建國:一個是我們的管理手段適當做些調整,做到內外一致。另一個國際稀土原材料它也有一些替代品,目前也有一些其他的生產安排,到那個時候供求關系也不像現在這么緊張,不一定那么計較案件的結果。
歐美日國家關于出口限制的指責并不成立。稀土出口配額從2005年就已經開始實施,而商務部的數據顯示,去年的稀土出口配額一半沒有使用,今年的配額也沒有發生調整。
稀土下游應用企業——包頭市長安永磁電機的孫經理告訴記者,去年稀土材料的價格漲得有點兇:
孫經理:咱們說銣的價格,09年左右的時候是一噸8萬塊錢,去年已經漲到了200多萬,永磁材料的價格原來就是幾百塊錢一公斤,去年漲到兩三千塊一公斤。
包鋼稀土研究院院長楊占峰認為,價格上漲正是歐美日起訴的真正原因:
楊占峰:他們占慣了便宜了,突然價格回歸正常了,他們感到不舒服了。
楊占峰:過去價格低是因為好多成本沒有并沒有算進去:
楊占峰:特別像白云鄂博這樣我們是隨鐵一起開采,如果作為單獨的稀土礦有開采成本,現在開采、資源和環境成本都算到鐵里頭了,這些成本和稅費從原料上就應該體現,但是我們沒有體現。
2011年國家正式啟動了稀土資源稅的征收,每噸稀土礦征收資源稅60元,光這一項稅費就使原有開采成本增加了一二十倍。
以資源稅的方式來加大對稀土礦保護性開采的力度,這樣的舉措應該說很有必要,也為后期將相應的稅收返還給上游企業用作環境治理留下了操作的空間。
以江西贛州為例,去年全年的稀土行業收入329億元,但初步估算的環境綜合治理成本高達380億元,入不敷出。中國稀土行業協會副會長王彩鳳認為,這樣的破壞性開采,值得我們反思:
王彩鳳:我們遺留了很多資源浪費、環境治理等一些很急迫要解決的問題,這個時候我們要解決自己的問題,這個時候我們因為環保限制生產,他們提起訴訟完全是沒道理的。
問題還不止于此。楊占峰說,在過去的稀土產業全球分工中,我們處于劣勢:
楊占峰:我們過去的好多精力,都放在了開采、提取、分離、冶煉,搞成我們認為是成品,實際是初級原料給了他們,他們不開采也不在上面下功夫研究,倒好把他們的精力騰出來做后端的研發,掌握了尖端技術,有很大面積的專利覆蓋。
免責聲明:上文僅代表作者或發布者觀點,與本站無關。本站并無義務對其原創性及內容加以證實。對本文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或圖片)的真實性、完整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參考時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制作、轉載、同意會員發布上述內容僅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但不表明本站認可、同意或贊同其觀點。上述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決策之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如對上述內容有任何異議,請聯系相關作者或與本站站長聯系,本站將盡可能協助處理有關事宜。謝謝訪問與合作! 中鎢在線采集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