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涼山州欲打造稀土產業鏈
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是我國最大的彝族聚居區,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川滇交界處,幅員面積6萬余平方公里。這里由于有著得天獨厚的礦產資源,被譽為“中國的烏拉爾”,我國第二大稀土礦就蘊藏在這里。
涼山州稀土資源主要分布冕寧縣和德昌縣,而冕寧縣稀土資源豐富,僅已探明礦石量稀土氧化物就有約200多萬噸,主要分布在牦牛坪、三岔河、木洛、羊房溝和馬則殼等地。同時,牦牛坪稀土礦區開采始于上世紀80年代末,因此最具有代表性。
但過去的30年,在高額利潤的驅使之下,牦牛坪稀土礦區也像中國其它稀土礦區一樣,一時間大量不正規企業孕育而生,偷挖、搶挖、超挖超過了環境所能承擔的負荷,因此這些年涼山州稀土整治工作難度之大難以想象。
治理遺留污染
涼山彝族自治州自古以來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四季如春。享有“不是昆明,勝似昆明”的美譽。古人曾用“松風水月”來描繪涼山彝族自治州首府西昌的風光,即瀘山的松、安寧河的風、邛海的水、西昌的月。有詩云:“松濤聲,海濤聲聲聲相應,天上月,水中月月月齊明。”
由于海拔、氣溫、日照、經緯度等條件好,加之大氣中懸浮物質少,空氣透明度高,每逢晴朗夜晚,皓月當空,穹宇如洗,如遇望日,月如銀盤,分外皎潔。
但是在離首府西昌2小時車程的牦牛坪礦區卻是另外一個樣子。一進入曾給被亂采亂挖過的牦牛坪礦區,記者看到道路兩邊堆放著高高的“黃土”,道路被重型礦車壓得崎嶇不平,路邊的野草上沾滿了這種“黃土”,山風吹過,塵土夾雜著“黃土”就在空氣中飄散開來。
“這些都是開采稀土時產生的尾砂。”一看到記者疑惑的眼神,冕寧縣環保局相關負責人馬上給記者解釋道,“眼前綿延了近兩公里的尾砂帶都是當時開采礦山后淤積到這條河流中的,現在都挖出來了”。
順著這位負責人手指方向看去,山谷中還有挖掘機正在工作,不停清理著淤積的河道。
“這些是整個礦區30年來稀土開采遺留下來的廢棄物。”他表示,牦牛坪稀土礦區的開采始于上世紀80年代,由于之前眾多稀土企業在牦牛坪礦區的無序開采,原本是一條村里用于灌溉農作物的河流,而如今河道已經被堵塞。涼山州委州政府和冕寧縣委縣政府動用了大量的財力正逐步清理這條河流。
然而,稀土無序和過度開采所造成的環境破壞還遠遠不止這些:有些地方稀土開采大多采用異地池浸、堆浸的落后工藝,就是把山上的稀土搬到有化學藥劑的池子中浸泡,這個被稱為“搬山運動”的開采方法,把當初一座座草木茂盛的大山,變得寸草不生,植被遭到嚴重破壞;此外,無序、過度的開采,還造成水土流失,泥石流等地質災害頻頻發生。
引進戰略投資
“整治這些環境破壞的資金可不是一筆小數目。”四川涼山州副州長唐浩表示。他指著記者眼前的這條河表示,就這條河的治理就動用了7000多萬元,其中,中央給了5000多萬元,地方配套2000多萬元。
涼山州治理稀土尾砂污染只是綜合治理稀土污染工作中的一項。隨后,他們還要疏通河道、恢復植被,以及進行防止泥石流等地質災害的邊坡治理,而如此龐大的環境治理工程,需要的資金更是一個天文數字。
同時,在冕寧縣牦牛坪礦區全面停產整頓前,近三公里的范圍內的濫采亂挖,造成了資源浪費、水土流失、植被破壞、生態環境惡化,安全和地質災害存在著嚴重的隱患。另外,少數不法人員還打擊報復參與稀土資源整合的工作人員。
面對嚴峻的環境和資金以及打擊報復壓力,涼山州、冕寧縣兩級黨委政府決定,從2007年4月開始,對冕寧牦牛坪稀土礦區采選企業進行全面停產整合和徹底整治,同時向全國發布《關于開發牦牛坪稀土資源企業準入條件的通告》,以公開、公平、公正的招標方式向國內尋求大型國有骨干企業作為牦牛坪稀土礦山整合主體。
通過競爭性談判,江銅集團于2008年6月簽訂了《牦牛坪稀土采礦權轉讓成交確認書》,并于8月在冕寧注冊設立四川江銅稀土有限責任公司,隨即投入到牦牛坪礦山的治理之中。
四川江銅稀土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張勝義表示,公司成立后首先委托專業機構對牦牛坪礦區進行全面地質災害評估,查清地質災害和環保隱患。
據悉,此次評估已查明造成礦區地質災害隱患主要為泥石流、滑坡、崩塌,共有地質災害23處,其中泥石流11條,滑坡、崩塌12處,地質災害危害較大。遺留的地質環境問題還有采坑13處,容積1040萬平方米;礦渣堆26處,堆渣體積1840萬平方米。部分棄渣邊坡失穩,已演變為泥石流,造成了嚴重的水土流失和環境污染。
接著,四川江銅稀土有限責任公司實施了開展邊坡治理,防止礦區地質災害的發生、實施截排水工程、全力配合冕寧縣實施安寧河環境整治、啟動牦牛坪礦區生態環境恢復治理等工程,共計6.8億元。
“可喜的是,這條河流的治理應該在今年年底就竣工了。”唐浩欣喜地告訴記者。
延伸產業鏈
牦牛坪——這座帶著濃郁康藏色彩的涼山州最大稀土礦區,最高峰時期礦區有企業100余戶,普遍存在“規模小、分布散、鏈條短”的問題。
“稀土產業發展處于起始階段,企業科技含量低,產品附加值不高。因而在開采的同時也帶來了環境的污染。”唐浩表示,為此在牦牛坪地區涼山州計劃組建大企業、大集團的同時,還需要延伸產業鏈。
唐浩所說的延伸產業鏈是指根據涼山州稀土資源特點,重點打造五條產業鏈。一是以鐠釹為基礎的稀土永磁材料產業鏈;二是以鈰的化合物為基礎的拋光材料產業鏈;三是以稀土化合物為基礎的應用產品產業鏈;四是以混合稀土金屬為基礎的鎳氫動力電池產業鏈;五是以混合稀土金屬為基礎的零部件或器件產業鏈。
記者看到,在四川省涼山州冕寧縣的稀土高新工業園區里,一家生產拋光粉的稀土深加工企業剛剛投產。去年以前,這家企業還在牦牛坪礦區做稀土開采,在去年的稀土企業大規模整合之后,他們開始轉行做稀土產品深加工,而這個高附加值的產品,讓企業看到了新的商機。
據悉,液晶面板的拋光,手機面板的拋光,像高檔的攝像機、照相機的鏡頭拋光,還有光學儀器的拋光,都要用到拋光。同時,眼鏡、手表,還有女性佩戴的一些飾品,水晶玻璃也需要拋光粉來拋光。
這家公司的負責人付自忠介紹說,以前他們做稀土開采和生產,企業之間競爭很厲害,由于互相壓價,稀土精礦最低的時候只賣到2000多元1噸,企業一度陷入虧損。而現在專做拋光粉,不僅價格高,市場前景也很好。
四川省涼山州冕寧縣副縣長朱國政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以前采1噸精礦也許賣到1萬到3萬元,10噸就30萬元,100噸3000萬元。但現在用很少的精礦,將帶來更高的附加值。
據悉,在延伸產業鏈上,下一步冕寧縣將以發展稀土應用產品為重點,打造稀土新材料應用產業鏈,推進資源開發和綜合利用,在此基礎上帶動化工、裝備制造等相關下游產業發展,形成在全國具有較大影響的稀土新材料基地,預計到2015年,建成集“采、選、冶、加、研”為一體的現代稀土產業鏈,實現銷售收入200億元以上。
免責聲明:上文僅代表作者或發布者觀點,與本站無關。本站并無義務對其原創性及內容加以證實。對本文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或圖片)的真實性、完整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參考時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制作、轉載、同意會員發布上述內容僅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但不表明本站認可、同意或贊同其觀點。上述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決策之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如對上述內容有任何異議,請聯系相關作者或與本站站長聯系,本站將盡可能協助處理有關事宜。謝謝訪問與合作! 中鎢在線采集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