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子型稀土生產工藝對環境破壞程度對比
我國離子型稀土礦的生產開發,先后經歷了三種根本不同的工藝技術,即池浸、堆浸和原地浸礦工藝,對礦山環境治理與生態環境保護狀況差別顯著不同。
池浸工藝問世于 20 世紀 70 年代初,稀土生產過程簡述為“表土剝離—礦體開采—入池浸礦—回收浸液—尾礦排棄”。該工藝俗稱“搬山運動”。因工藝操作簡便,當時得到大范圍的運用。
池浸工藝開采對礦區生態環境主要造成兩方面的破壞,一是對地表植被的直接破壞。開采后的山頭,植被和有效土層基本全部剝離,基巖裸露,植被蕩然無存,自然恢復極其困難,容易造成礦區水土流失從而荒漠化。二是開采中產生的大量尾砂,大量占壓土地對堆置場地原有生態系統造成破壞。
堆浸工藝始于 20 世紀 90 年代后期,其生產過程與池浸工藝基本相似,“表土剝離—礦體開采—筑壩堆浸—回收浸液”循環反復。該工藝因普遍采用大型機械采挖、裝運,因而其生產規模較池浸要大。堆浸工藝對地表植被的直接破壞與池浸工藝一樣,所占的堆場,仍然要占用大面積場地。
原地浸礦工藝是“八五”期間國家重點科技攻關成果,在不破壞礦體地表植被,不剝離表土開挖礦石的情況下,利用一系列淺井(淺槽)注液,浸礦液從天然埋藏條件下的非均質礦體中有選擇性地溶解或交換并回收其中有用成分。其生產過程原則流程為:“原地打井—注液滲透—母液回收”。與池浸、堆浸工藝相比,有了本質上的不同。
免責聲明:上文僅代表作者或發布者觀點,與本站無關。本站并無義務對其原創性及內容加以證實。對本文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或圖片)的真實性、完整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參考時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制作、轉載、同意會員發布上述內容僅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但不表明本站認可、同意或贊同其觀點。上述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決策之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如對上述內容有任何異議,請聯系相關作者或與本站站長聯系,本站將盡可能協助處理有關事宜。謝謝訪問與合作! 中鎢在線采集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