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應規避訴訟風險 無序開發不利子孫
近期,關于中國的“稀土爭端”愈演愈烈,3月13日,美國、歐盟、日本針對我國稀土等三種原材料的出口關稅、出口配額等管理措施向WTO提交訴訟請求。5月15日,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中國和美、歐、日關于稀土出口限制措施案還未達成協商結果,目前正在協商。”除此之外,商務部未對外透露任何與談判有關的細節。
就此,國際關系學院黨委書記兼政府采購研究所所長、博士生導師劉慧教授在做客中國經濟網《經濟熱點面對面》欄目時表示,中國應合理規避訴訟風險。
劉慧認為,通過此次WTO的貿易訴訟,國內需要進行反思,如果能夠用綜合性的辦法,既管理了資源開發、保護好我們的資源,又能夠“回避或者減少外國對我國的資源訴訟”。
她提出一個解決問題的思路:“能否在稀土的開發和分類上作出更細的工作。”她表示,現有的稀土開發和出口分類較粗,對于高端稀土和初級產品的稀土分類不清晰,容易在出口上產生一些漏洞。她同時建議減少稀土初級產品出口,增加稀土制成品的出口,提高稀土生產技術。這樣會對中國稀土產業可以起到既保護又規避訴訟風險的作用。
免責聲明:上文僅代表作者或發布者觀點,與本站無關。本站并無義務對其原創性及內容加以證實。對本文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或圖片)的真實性、完整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參考時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制作、轉載、同意會員發布上述內容僅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但不表明本站認可、同意或贊同其觀點。上述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決策之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如對上述內容有任何異議,請聯系相關作者或與本站站長聯系,本站將盡可能協助處理有關事宜。謝謝訪問與合作! 中鎢在線采集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