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昌工業園“風景這邊獨好”
近日,由省政府新聞辦、省發改委、省商務廳、省人保廳、省中小企業局聯合主辦,中國江西網承辦的“走進江西工業(經濟)園區”大型網絡宣傳活動全面啟動。5月28日,來到‘踏遍青山人未老,風景這邊獨好’的會昌縣,采訪會昌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會昌工業園區委員會書記肖鵬程,探訪會昌工業園的發展之路。
“‘踏遍青山人未老,風景這邊獨好’是毛澤東主席在1934年登臨會昌山時,對會昌的一種贊譽。事實上,這句話用在今天的會昌的工業平臺建設,也是恰如其分的。”會昌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會昌工業園區委員會書記肖鵬程告訴記者。
近年來,會昌縣立足資源優勢,堅持工業集群發展,通過打造工業平臺,重點是建設九二工業基地和臺商創業基地兩大平臺,使工業平臺的承載力得到大幅提升,實現了產業迅速集聚和擴張,工業園區成了名符其實的“聚寶盆”。
揚優成勢,打造“經濟高地”
歷史上,會昌工業風光無限,不僅在贛南18個縣數一數二,在全省也有相當的位置。七、八十年代會昌就有六大廠:糖廠、酒廠、轉鼓廠、機篩廠、會昌水泥廠、第二水泥廠,會昌轉鼓廠是國家輕工部指定的制革轉鼓定點生產廠家,它的生產標準就是部標。八、九十年代會昌錫礦、鹽礦、鎢礦在全地區乃至全省工業格局中都占有一席之地。這些歷史為會昌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產業工人和營銷人才。這也成為會昌工業發展的優勢之一。
在自然資源方面,會昌礦產資源豐富,已探明的礦產有11大類34種,據專家測算,全縣主要礦產資源的潛在經濟價值超過5000億元。同時會昌水電資源和農林資源也非常豐富。全縣水能理論儲量達到17.95萬千瓦,可供開發9.76萬千瓦。縣內已經形成臍橙、煙葉、優質稻、生豬、油茶、毛竹、油茶、瓜果蔬菜等八種農業特色產業,森林覆蓋率達79%,活立木蓄積量超過600萬立方米。這是會昌工業發展的主要優勢。
隨著交通設施的完善,會昌的區位優勢也日益突顯。目前,會昌縣境內有206和323兩條國道,濟廣和廈蓉兩條高速公路,此外還有已經建成的贛龍鐵路和正在規劃建設的“天津一汕頭”南北干線鐵路。通過完善交通網絡,使得會昌在1天內可以到達華東、中南和華南地區的任何一個大中型城市。在200公里的半徑內,會昌是贛州、梅州、龍巖三市的中心。區位優勢也為會昌工業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正是基于這得天獨厚的優勢,會昌縣致力于工業園區建設,使工業園區成為“經濟高地”。按照資源分布特點,會昌縣實施了“模塊化”發展的工業平臺建設思路。以縣城為中心,會昌縣將臺商創業基地作為主要載體,重點發展高科技生物產業和以米粉、醬干、果品、蔬菜加工為主的食品工業,扶持發展生物制藥和農副產品深加工企業,發展承接沿海地區梯度轉移產業和電子、針織等勞動密集型產業,并逐步引導原縣工業園的企業“退城進園”,在臺商創業基地實現有效承接。在縣境南部,會昌縣以九二工業基地為中心,依托豐富的錫、銅、鹽、螢石礦產資源,重點發展以鹽、螢石為主要原料的氟鹽化工產業,以錫、銅為主要原料的有色金屬加工產業。在縣境北部,會昌縣沿323國道和莊白省道展開工業布局,憑借便利的交通條件,依托豐富的石灰石、白云石資源,重點發展以新型干法水泥、環保涂料、石木地板為主的建材工業,把323國道沿線打造成為會昌北部新型建材產業聚集地。
“模塊化”的工業平臺建設戰略,使得會昌縣各個工業園區特色鮮明,園區內生產要素互補明顯,促進了工業經濟的發展。縣工業園現有企業34家,投產企業28家,租賃企業19家,主要行業有制藥、食品、機電、電子、服裝等。園區企業廠房建筑達到151000平方米。2011年實現園區主營業務收入37.83億元,工業增加值8億元,上繳稅金2.17億元,安排就業5381人。
在九二工業基地,現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3家,2011年實現主營業務收入7.53億元,安排就業650人。更值得一提的是,2007年,這塊在寸草不生的鹽堿地上建設的工業基地被江西省發改委批復為“江西省鹽產業基地”。2011年6月,又被江西省工信委批復為“江西省氟鹽化工產業基地”。現已開發面積2000畝,圍繞氟鹽化工產業,已建成60萬噸真空制鹽、30萬噸離子膜燒堿(一期10萬噸)等一批鹽產業項目。即將開工建設的項目有,石磊集團現正在籌建年產2萬噸R125、年產2萬噸R32、年產4萬噸R410a系列制冷劑項目及年產15萬噸甲烷氯化物、年產5萬噸氫氟酸等投資規模較大、產品附加值高、產業優勢明顯的項目,總投資達16.5億元;贛州亞泰鎢業硬質合金項目、錦順達1萬噸錫材綜合利用回收項目、鷹鵬化工異地技改整體搬遷氫氟酸項目。基地近期規劃建設用地5000畝,中長期規劃建設用地為10000畝。到“十二五”末,整個基地有望實現總產值150億元,屆時將占據贛州氟鹽化工產業的“半壁江山”,成為中國南方最具資源優勢,最具影響力和競爭力的國家級氟鹽化工產業基地。
做優平臺,打造“投資洼地”
投資是工業園的生命線。為了做優工業平臺,會昌縣按照“政府投資做優平臺,企業投資做強產業”的思路,堅持工業平臺建設和招商引資“雙輪驅動”,從完善工業基礎設施、構建智力支撐、推進機制改革等方面著手,努力把工業園區打造成“投資洼地”。
在會昌,每個工業園區都成立了以縣領導掛帥的建設領導小組,對重大項目實行“四個一”推進法,即“一個領導、一支隊伍、一套方案、一線操作”。工業園區的建設全部聘請規劃設計的專家進行規劃設計,并針對園區的定位,精心編制總體規劃、產業鏈規劃和控制性規劃。在完善基礎設施方面,縣財政每年籌措1個多億的資金用于完善工業平臺的建設。
在完善工業園的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工業園區“硬實力”的同時,會昌縣還把人才隊伍建設當作工業園區建設的一項內容,積極提升工業園區的“軟實力”。為支撐氟鹽化工產業發展,縣里出臺了一系列激勵人才發展的措施,引導企業加強用人制度的建設和激勵機制的完善,通過搭建平臺讓技術人員的專長得到充分的施展,使工業園能“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培養人才”。與此同時,會昌縣還建立了工業園區與校院的合作機制,目前,已經與江西理工大學簽訂了人才培養合作協議,將定向培養一批氟鹽化工專業人才隊伍。下一步還將與江西應用學院合作,重點培育一批氟鹽化工生產所需的產業工人。在臺商創業基地,依托原全國總工會書記處書記、全國老區建設促進會副會長李永海的“愛心團隊”,先后邀請了10多批知名的專家學者前來指導。通“愛心團隊”的牽線搭橋,臺商創業基地已經吸引了多個高新技術產業的關注。目前,年產15億粒茶色素膠囊、年產800噸高純度茶多酚、年產800噸南瓜粉、年產200噸高純度南瓜多糖生物開發等項目已通過省國土廳用地預審。
與此同時,會昌縣還把提升工業園區管理水平,提升服務企業能力作為做優工業平臺的一項指標,積極創優環境,打造一流服務。目前工業園區都成立了黨委和管委會,專門安排人員進行對接服務。為創優環境,會昌縣以深入開展“干部作風模范縣”創建為契機,努力營造親商、安商、富商的濃厚氛圍。圍繞轉變政府職能,會昌縣已致力于打造法治政府、服務政府、責任政府和誠信政府,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切實依法行政,強化“一站式”服務,提高行政效率和行政效能,清理了一批不適應形勢發展的規范性文件,并先后出臺了《會昌縣開放型經濟實施意見》、《會昌縣招商引資優惠政策》、《會昌縣招商引資項目落戶流程及推進項目建設若干規定》、《會昌縣開放型經濟工作每月例會制度》等一批政策文件。在服務企業發展和項目建設方面,會昌縣已建立了企業落戶和服務企業的長效機制,按照“盯緊、抓牢、辦成”的原則,對正在洽談的項目,落實專門人員粘緊盯牢,促其盡快簽約;對已簽約的項目,實行跟蹤問效,促其早進資、早開工;對在建項目,加強協調調度,促其按時竣工、早日投產;對已投產的項目,落實幫扶措施,促其早達標、早見效。
得益于工業平臺建設的效應,會昌縣招商引資取得了豐碩成果。2011年以來共簽約引進了項目56個,總簽約資金112.29億元,每個項目投資額均在3000萬元以上,其中億元以上投資項目22個,占了總項目的39.3%;工業項目31個,占總項目的55.4%。今年1~4月份,實際利用外資404萬美元,同比增長132.2%;引進5000萬元以上項目實際進資2.65億元,同比增長48.9%;實現外貿出口774.5萬美元,同比增長33.4%。尤其是氟鹽化工產業,已經吸引了一批大集團公司的青睞,通過產業招商,成功引進了石磊集團總投資16.5億元的新型制冷劑項目,并引進了深圳產業基金和國內技術團隊。同時,會昌縣還與上海泰禾集團達成了投資意向,項目總投資規模達15億元。
集群發展,打造“產業福地”
實現產業聚集是工業園區的主要功能。會昌縣在建設發展工業園產業鏈條上,注重企業之間的關聯度,工業要素的共享度,圍繞產業的上游和下游編制項目,依托項目“擇商選資”,使每個工業園區都有一個明確的集群發展方向,成為“產業福地”。
為了實現產業集群發展,會昌縣建立了增量資源優先配置精深加工企業的機制,鼓勵存量資源通過市場手段進入深加工企業,建立完善資源所在地和加工所在地利益共享機制。通過行政手段和市場調節相結合,摒棄了“礦產當作石頭賣”的資源粗放式經營的模式,研究制定了限制礦權企業銷售原礦、初級產品的措施。在充分考慮資源保障和生態承載能力,會昌縣以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重點,實行開源和節流并重,努力實現資源配置效率的優化提升,提高資源的支撐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促進產業的集聚和精深加工的快速發展。目前,會昌縣正在編制會昌礦產資源產業鏈發展規劃,對螢石、巖鹽等資源的開發利用納入規劃,加強統一管理,進行有效地整合,防止濫開濫采。在發揮資源優勢的前提下,還集中整合其它資源,如水、電、燃料,工業用地等,為產業集群發展奠定基礎。去年會昌縣圍繞“氟鹽化工、錫銅深加工、新型建材、新型食品加工、商貿旅游服務業、新興產業”這六大類重新梳理編制了重點產業招商項目50個,對一些前景好的項目提前辦好立項、用地報批、環評、安評等手續,讓投資者“一見傾心”、“一拍即合”。其中就有氟鹽化工、礦產品深加工和油茶深加工等延伸會昌縣現有產業鏈條的10個項目。
按照“資源配置科學化、產業擴張鏈式化、項目組合集群化”的思路,會昌縣已就突出資源優勢和特色,向著礦產資源產業高端化、傳統產業高新化、新興產業規模化的道路邁開了步伐,氟鹽化工、有色金屬、新型建材、新型食品加工產業集群初顯端倪。在已編制的《錫產業發展規劃》、《銅產業發展規劃》、《非金屬礦產業發展規劃》中,已經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集群發展構想。
圍繞錫、銅等有色金屬礦產資源,我們將重點開發一批科技含量高、產品附加值高的下游項目,延伸產業鏈,大力發展有色金屬精深加工產業,如會昌錦順達錫業的《年產1萬噸再生錫回收與綜合利用項目節能評估報告》已經通過了省發改委評審,十二五期間,該公司將在錫粉、錫膏、工業級錫箔、食品級錫箔、錫化工等下游產業上新上多條生產線,可望在2015年實現年銷售收入20億元以上。
圍繞豐富的巖鹽、螢石資源,會昌縣已引進了多個鹽和氫氟酸的下游項目及耗氯、耗堿相關度高、附加值高的項目,大力發展氟鹽化工產業。其中就有在建的年產30萬噸離子膜燒堿項目和正在籌建的年產2萬噸R32、年產2萬噸R125、年產4萬噸R410a、年產5萬噸無水氫氟酸(AHF)、15萬噸甲烷氯化物等項目。至“十二五”末,可望實現產值150億元以上,利稅總額可達18億元。
可以說,會昌縣通過發揮資源優勢和工業平臺的優化建設,實現產業集群發展的各個工業園區必將成為產業發展的“福地”。
免責聲明:上文僅代表作者或發布者觀點,與本站無關。本站并無義務對其原創性及內容加以證實。對本文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或圖片)的真實性、完整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參考時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制作、轉載、同意會員發布上述內容僅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但不表明本站認可、同意或贊同其觀點。上述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決策之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如對上述內容有任何異議,請聯系相關作者或與本站站長聯系,本站將盡可能協助處理有關事宜。謝謝訪問與合作! 中鎢在線采集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