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化州鈦礦濫采復燃 村民稱正面報道夸張十倍
化州平定,一個地處“兩廣”交匯的粵西大鎮,已探明鈦礦儲量1300萬噸,素有“鈦礦之鄉”的美稱。但從上世紀80年代直至去年5月被南方日報曝光前,當地的鈦礦開發一直處于亂采、打擊、再亂采、再打擊的反復狀態。
鈦礦濫采給當地生態帶來了嚴重破壞。數千畝農田和林地遭到毀滅性破壞,廢棄的礦坑曾吞噬過數十人的生命。“這么多年苦不堪言,終于有了盼頭,但現在惡夢又開始了。”陸贈村豐塘小組老書記說。
日前,南方日報記者深入平定鎮陸贈、新華、低坡、馬力等行政村,發現多個新的鈦礦采礦點,洗礦點則轉移至粵桂兩省交界的玉林古城鄉山坳。
遏制的平定鈦礦濫采又有死灰復燃的跡象。
泥頭車重新上路
大力整頓一年后,幾位當地老板聯合廣西生意人繼續開挖礦泥,洗礦點選在了8公里之外的玉林古城鄉山坳里
4月的一天,平定鎮陸贈村村民冼不興(化名)在做泥瓦活時,無意中又看到了泥頭車揚起滾滾泥塵,手持磚頭的他一下子怔住了。十幾年來,這曾經是他揮之不去的夢魘,而一年前他以為再也不會看到這個景象了。
冼不興已經很多年沒有耕過田了。平定鎮的鈦礦開采始于上世紀80年代中期,當時主要是直接從農田里挖,但大多數采礦者將鈦洗出帶走后,還不忘回填泥土。
但隨著采礦規模逐漸擴大,合法的與不合法的都來分羹,采礦范圍也在新世紀由農田擴散至山嶺。采礦者為了追逐利益,不顧農民生計,在農田里洗礦,造成淤泥覆蓋,無法耕種。
目前為止,平定農田被毀的痕跡依然隨處可見。昨日上午,本報記者站在陸贈村豐塘小組的一處高地上俯望,70多畝農田大部被毀,原本平坦的沃野變得高低起伏,即便僅剩的幾畝土地也變得坑坑洼洼,只能種植番薯、花生以及蠶桑,水利設施也盡數被毀。
冼不興說,被鈦礦亂采的幾個行政村數萬村民最怕和最恨的事情就是重蹈覆轍。
擔憂在冼不興怔住的那一刻化成了現實。前日下午傍晚時分,南方日報記者驅車深入陸贈、馬力、新華等村,同樣發現了七八個重新開采的礦點。
在平定鎮通往幾個村莊的縣道上,滿載著礦泥的泥頭車來來往往,多數車牌牌照為“湘B”、“湘M”。陸贈村新村小組的一位年長的村民說,從4月初,他就發現泥頭車陸續多了起來。在縣道通往新村小組的鄉道兩邊,去年被挖的礦坑凹陷處,一輛鉤機正在村莊邊上作業。一場小雨過后,狹窄的鄉道變得泥濘不堪。這是新村小組村民出門唯一的通道。
記者驅車經過路口時,一位村民模樣的人在此處張望,一箭之地的隱蔽處正轟鳴作業,數量泥頭車出現在視野中。前日下午,當記者在此處停車不久,鉤機便停止作業,從里面開出,記者深入隱蔽處觀望出來時,守望在這里的人和泥頭車已經不見蹤影。
“現在變得越來越沒有規律,多數時間是深夜開挖、運輸,有時候白天也肆無忌憚,特別是周末,一天來來回回可以運輸上百趟。”知情人透露,在更加隱蔽的陸贈村格里窩、山里窩等山坳,兩個月來同樣亂采不止。
據知情人介紹,在化州一年多來的大力整頓后,幾位當地老板聯合廣西生意人,繼續開挖礦泥,但洗礦點選在了8公里之外的玉林古城鄉的山坳里。
南方日報記者試圖尾隨泥頭車定位洗礦池的位置,但行至山坳間便有人把守,外地車輛并不容易進去。
“選在了兩省交界處,躲避了化州執法,更加不容易被取締,他們付出這么大代價,就是因為亂采鈦礦一本萬利。”知情人說。記者也曾試圖以打算來開礦者的身份,聯系當地一位掮客,但對方非常警覺,最終沒有同意見面。
掛牌督辦后又抬頭
平定鎮副鎮長坦承,從4月以來多次接到群眾舉報,而且發現幾處地方存在亂采行為,泥土被運到廣西洗礦
在平定鎮,多位村民告訴記者,媒體曝光平定濫采鈦礦后,濫采勢頭確實得到了遏止,“(去年)下半年來就基本沒有人敢開采了,政府抓得很嚴。”一位村民坦言。
今年初,南方日報記者回訪化州時,化州市國土資源局執法監察隊隊長黃瑞清曾對記者表示,去年11月底,在年底政府工作比較忙時,確實又有偷采的現象,不過很快就被制止。“經過大力整頓之后,偷采點基本沒有了。最關鍵的就是要防止死灰復燃。”
今年1月12日,化州市因長期對平定立華礦業違法采礦案執行不到位,鈦礦濫采整治被國土資源部掛牌督辦。
據了解,2月中旬,國土資源部督導組曾深入化州市平定鎮,了解所督辦的平定立華礦業有限公司違法采礦案件情況,以及該鎮境內違法采礦治理情況。當地媒體報道稱,“對該市的治理成果十分滿意”。
平定鎮黨委副書記王云龍告訴本報記者,國土資源部掛牌督辦后,平定鎮成立了礦區整治工作領導組,下設打擊違法開采組、復耕復綠組、巡查監控組等7個小組,“所有的開采,不管有證、沒證的全部停下來了,這一年都沒有群眾投訴了。”
但馬力村村民告訴記者,兩個月來他們多次投訴亂采現象重新出現,“實在沒有辦法,我們寫了情況反映信,送到了茂名市國土局。”對于死灰復燃的現象,王云龍說,“據我所知,這應該是部分村民平整土地,準備在新開出的宅基地上建房子,不是開采鈦礦。”
平定鎮副鎮長李僑意則坦承,從4月以來他們多次接到群眾舉報,而且發現幾處地方存在亂采行為,“泥土被運到了廣西洗礦。”為何沒有延續高壓態勢?李僑意表示他們也很“無奈”。
他說,從2011年到今年2月,平定鎮召開了15次專門關于礦區的工作會議,一共組織了26次打擊整治行動,抓獲采礦人員5人,扣押鉤機3臺,汽車9輛,沒收礦產品30多噸,并且下定決心關閉了過期生產的“四大礦業公司”,整治力度不可謂不大。
“但是我們鎮政府并沒有執法權,你所說的這個情況,我們在4月初就匯報給化州市了,但我沒有接到上面下來執法的通知。”李僑意說,“五一”假期期間,他們巡查發現亂采作業,“我們當時扣留了鉤機。”
李僑意還同平定鎮派出所所長兩人夜間巡查,那次他們發現的違法行為也及時向上作了匯報。“我不清楚為什么沒有執法。”
村民冼不興回憶說,2006年7月,化州市曾組織公安、國土、環保、供電等部門對平定鎮非法開采鈦礦進行為期一個月的整治。當地媒體報道,當時整治行動組的負責人稱,整治行動將直到把全鎮的非法采礦點和非法鈦礦加工廠全部取締為止,但之后平定的非法采礦、加工業仍然猖獗。
“我們就是擔心永遠剎不住車,家園繼續被毀下去。”豐塘村小組老書記說,如果一座座山嶺被挖空,當地的自然生態會受到極大破壞,“如果水也倒流了,這里真的就沒法生存了。”
復耕面積疑被夸大
當地媒體稱,已毀壞的1639畝土地,復耕復綠面積達90%以上;當地村民稱,這個說法太荒謬了,連9%都不到
同2006年的那次整治一樣,平定鎮在相關整治工作匯報中指出,切實抓好礦區的農田復墾、賠產和修復道路、灌溉水渠,解決因采礦而引發的糾紛等工作,還群眾一個正常的生活環境。上一次,復耕、復綠并無實質行動。
王云龍說,去年5月,南方日報報道平定鈦礦開采毀壞農田后,平定鎮政府組織鎮村干部,發動群眾,利用一個月時間,完成了800多畝林地、農田的復耕復綠工作。“但當時由于天氣炎熱,資金有限,后續管理工作未跟上,種上的樹木、農作物成活率不高。”
今年1月,平定被國土資源部掛牌督辦后,當地又開始了新一輪的復墾、復綠工作。當地媒體稱,化州市劃撥50萬元用作專項治理資金,已毀壞的1639畝土地,復耕復綠面積達90%以上。
“這個說法太荒謬了,我常年生活在這里,一草一木我都熟悉,我覺得連9%都不到。”曾當過兵的冼不興對當地認定的損毀土地面積同樣不認可,因為他們曾挨村挨戶統計過,“截止到2009年10月,6個管理區超過5000畝農田、2000畝林地因濫采鈦礦而徹底毀掉”,“可能有些村民有點夸大,但絕不會只有1000多畝”。
記者也在陸贈官塘坡復綠點實地查看,估計道路邊上約有10多畝土地被種植了香蕉、相思柳等植物,但在平定鎮匯報中這個數字是“100多畝”。“官塘破200多人,人均7分多地,總共都沒有100畝。”冼不興說。
平定鎮黨委副書記王云龍也向本報記者表達了他們的無奈。“復耕復綠進度緩慢,效果不明顯,因為多年采礦破壞耕地、林地很多,目前復耕沒有很好平、整土地,這需投入大量資金,單靠平定鎮不可能完成。”
由于濫采鈦礦,洗礦后留下的淤泥曾把原本碧波長流的羅江染黃,羅江被當地人稱為化州“黃河”。記者調查發現,平定的濫采鈦礦得到遏制后,羅江的河水得到一定程度恢復。然而,羅江河依然經常“變臉”,時常變得很黃,時常又比較清澈。
去年3月,化州與廣東省廣晟冶金有限公司簽訂了合作開發平定鈦礦的協議書,但推進緩慢。
今年2月27日,化州市委書記鄧永明赴廣州,與廣晟商議共同加快項目推進事宜,并就如何依法依規取得探礦權和采礦權,以及落實生態環境治理保證金等問題達成了共識,“力求盡快推進平定鈦礦科學開發進程,做到既要金山銀山,又要綠山青山”。
這,或許是冼不興夢魘結束的契機。
最新進展
當地派出所扣留泥頭車
在南方日報記者采訪后,平定鎮政府就鈦礦的開采問題召開了專門的領導班子會議,討論出臺了新的治理政策,將責任落實到各部門。據李僑意介紹,當地國土、林業和派出所幾個部門已經聯合起來,輪流對非法開采行為進行24小時監控。如果發現亂采行為而沒有舉報和控制,則要追究當日實施監督行動的部門責任。
南方日報記者采訪后第二天,派出所在一次監控檢查中發現一座山頭有泥頭車出沒,迅速采取行動,扣留了車輛并交與化州有關部門,抓捕了相關責任人兩名。
據王云龍介紹,為解決泥頭車在亂開采過程中造成的路面損毀和泥濘問題,當地政府已經協調交通局,將盡快開始道路的新建和修復工作,“等天氣晴好,便馬上開始修筑路基”。
在復耕方面,平定鎮政府更多是配合化州政策。目前,鎮里計劃投入20多萬元,在5個山頭實施復耕復綠。
李僑意告訴記者,“上面要求的是2個山頭,我們主動要求復耕5個”,同時他坦承,“資金問題是能否將復耕工作做好并堅持下去的關鍵”。
免責聲明:上文僅代表作者或發布者觀點,與本站無關。本站并無義務對其原創性及內容加以證實。對本文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或圖片)的真實性、完整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參考時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制作、轉載、同意會員發布上述內容僅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但不表明本站認可、同意或贊同其觀點。上述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決策之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如對上述內容有任何異議,請聯系相關作者或與本站站長聯系,本站將盡可能協助處理有關事宜。謝謝訪問與合作! 中鎢在線采集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