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鎢都”轉型“綠色鎢都”
大余工業園區是經省政府批準建設的省級工業園和省級生態園區試點單位,建于2001年,規劃總面積1.25萬畝,先后建設了新世紀工業小區、新華工業小區、新城工業小區等三大工業小區,已經形成了“一園三區”的發展格局。2003年到2008年,大余工業園連續六年被贛州市政府評為“先進工業園”;2004年被省政府評為“招商引資先進工業園區”;2006年被省政府評為“先進工業園區”;2010年被列為“省級生態園區試點單位”。
園區現有入園企業92家,已投產72家,2011年園區實現主營業務收入38.6億元,工業增加值12.2億元,上繳稅收1.03億元,招商引資實際到位資金10.6億元,已成為縣域經濟的重要增長極和發展的主動力。
“世界鎢都”變身“綠色鎢都”
大余縣素有“世界鎢都”之稱,已發現了90多種礦產資源,其中鎢資源居世界之首,鎢礦幾乎遍布全縣,共有60多個礦點,鎢的累計探明儲量約34.1847萬噸,全縣有大型鎢礦山3個,中型鎢礦山10個,所有礦產資源潛在經濟價值(按保有儲量計算)達67億元。
盡管大余縣坐擁世界鎢礦財富,縣委縣政府理智地選擇了打造生態園區的新型發展思路。大余縣按照“工業園區化、產業集聚化、建設生態化、功能合理化、服務一體化”的要求,構筑工業發展平臺,致力于建設全省一流的生態工業園區,在發展工業的同時更加注重生態的保護,“世界鎢都”正在向“綠色鎢都”轉型發展。
隨之而來的是大余的生態環境有了極大轉變,全縣森林覆蓋率超過80%,越來越多的人通過三江口原始森林、丫山風景區、嘉佑寺等旅游景點認識大余、了解大余,而非“世界鎢都”的豐富礦藏。
現在的大余,就連鎢礦山也成為了生態旅游景點。“世界鎢都”景區就是大余縣的重點風景名勝區,景區由雅丹沙漠城及地下迷宮等景點組成,是獨具特色的“鎢都”地質游覽景觀。礦區形成了一個龐大的礦井群,猶如一座地下迷宮,游客可穿上工作服,戴上安全帽,乘坐礦山小型電動車進入“鎢都”心臟,領略“世界鎢都”的博大。目前,該景區正在申報國家礦山地質公園。
為了打造“綠色鎢都”,大余縣立足章江源頭保護,科學規劃全縣工業發展,倡導企業清潔化生產、節能減排,發展循環經濟。
謝海說:“大余縣去年一年的園區建設投入超過了之前10年的投入,很多企業就是看中了我們大余優美的環境而到這里來投資的。”
安居工程留住人才
在打造“綠色鎢都”的同時,大余縣還不斷優化用工環境,重視人才的培養和穩定。
“我們專門建了人才安居工程,提供人才公寓、員工公住房等住房優惠。為了留住高級人才,工業園區和企業還會給他們一些額外的補貼。”謝海說。
大余工業園區鼓勵企業組建企業工會,保證員工的想法能及時反饋給企業老板,通過建立勞動保障、工業園管委會、企業工會三方協調機制,把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強化勞動合同的簽訂,明確勞資雙方的權利和義務。
除了健全企業制度,大余工業園區還督促企業健全文化建設,以豐富職工的業余生活。大余工業園區企業大都設有電視室、籃球場、兵乓球等職工業余文化體育活動場所。
走訪多家勞動密集型企業后得知,園區企業的員工都相對比較穩定,招工壓力也相應減小。“這都得益于我們工業園區的人才安居工程,它為我們企業留住人才、緩解招工壓力提供了很大幫助,是我們企業非常需要的!”一位企業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高興地說。
特色產業引領發展
大余縣工業園區管理委員會副主任劉串軍在采訪中,告訴記者:“我們園區圍繞特色產業,重點加大力度發展,特色產業年產值占據了園區總產值的90%。”
一直以來,大余工業園區堅持高標準規劃、高起點建設,依托現有資源優勢,推進產業鏈的延伸,做大做強特色產業,逐步形成了鎢及有色金屬加工、新能源、新材料、新醫藥、旅游工業和精細化工等主導產業。
根據不同的產業定位,新世紀工業小區以發展電子電器、輕工日化和科技制藥為主;新華工業小區以發展鎢及有色金屬加工、精細化工、新材料和旅游工業為主,著力打造國內知名的鎢及有色金屬深加工產業基地;新城工業小區以重點引進精細化工等產業為主,建成承接沿海產業轉移的生態示范園區。
近年來,圍繞特色產業,園區又先后引進一大批帶動力強的大項目落戶發展。隆鑫泰鎢業、偉良鎢業、金城鎢業、龍事達鎢業等多家超億元鎢深加工項目入駐,有力推進了大余縣鎢精深加工產業的集聚發展;眾能光電投資2.5億元興建LED產業園,是大余縣新能源產業的發展龍頭;江西欖菊年產值近2億元,目前是全國最大的黑蚊香生產基地之一;悅安超細新材料是全球第二、亞洲最大的羰基鐵粉生產基地,掌握一系列自主知識產權和國內產品市場定價權;正源新材料投資3億元生產環保制冷新材料,項目達產達標后產值可突破20億元。
展望未來,大余工業園提出了建設全省一流的鎢及有色金屬精深加工產業基地和承接珠三角產業轉移示范園區,打造15家產銷億元以上的骨干企業,積極推進2戶以上優勢企業上市,2015年力爭主導產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80億元等一系列發展目標,朝著建設“生態園區、特色園區、產業園區、效益園區”的發展方向,為實現大余工業經濟跨越發展發起了新一輪沖擊。
免責聲明:上文僅代表作者或發布者觀點,與本站無關。本站并無義務對其原創性及內容加以證實。對本文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或圖片)的真實性、完整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參考時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制作、轉載、同意會員發布上述內容僅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但不表明本站認可、同意或贊同其觀點。上述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決策之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如對上述內容有任何異議,請聯系相關作者或與本站站長聯系,本站將盡可能協助處理有關事宜。謝謝訪問與合作! 中鎢在線采集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