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來承擔稀土治理的責任
稀土行業如今正處于風口浪尖。“搬山運動”式的稀土開采,給當地的生態環境造成了嚴重的污染。如何破解污染治理困局成為稀土行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
稀土行業造成的環境污染應該由誰來治理?環境治理的資金該從哪里來?又應該如何監管?解決了這些問題就找到了破解困局的關鍵。
究竟誰該承擔起治理稀土行業環境污染的責任?
按照我國“誰開發誰保護,誰破壞誰恢復,誰使用誰付費”的環境保護原則,稀土企業責無旁貸。作為環境污染的直接制造者,稀土企業理應采取綜合治理措施,從開采、生產、出口各個環節落實環保的要求,承擔環境污染治理的社會責任。
但是,目前完全依靠稀土企業治理環境污染很難實現。僅贛州一地因為稀土開采造成的環境污染,礦山環境恢復性治理費用就高達380億元。同時,大量的私采濫采,也造成了目前稀土治理責任主體難以確定,巨額的環境污染治理成本不得不轉嫁給了社會。稀土開采所造成的環境污染只能由當地百姓來面對,生態破壞帶來的長期影響只能由子孫后代來承受。這也是稀土行業飽受詬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那么,治理稀土污染的錢又該從哪里來?
一方面,可以建立體現環境成本的稀土價格體系,用市場的價格杠桿解決部分資金問題。目前,我國稀土價格仍停留在“白菜價”階段。有專家估算,中國開采一公斤稀土環境成本是5.6美元,而出口的價格是一公斤5.5美元,這意味著稀土幾乎白送給了人家。將環境治理成本體現在稀土價格中,不但可以解決部分環境治理費用問題,而且有利于提高企業環境治理的積極性。
另一方面,稀土行業還可以通過建立環境治理專項基金,解決治理投入難題。美國的超級基金制度,給我國提供了非常好的借鑒。美國利用來自石油和化工企業的稅收,建立了超級基金,保證環保局能夠及時地開展治理行動而不至于受到長時間的法律訴訟和各種談判的影響。我國稀土行業完全可以借鑒美國的超級基金制度,建立起相應機制,將稀土企業的部分利潤用于環境污染治理。
在污染治理的重壓之下,當前稀土行業如何實現健康發展?
要破解稀土開采帶來的生態破壞難題,政府應明確自身在稀土行業中的監管責任。尤其在當前,即便通過技術提升,稀土生產仍難以徹底解決污染問題的前提下,政府必須規范稀土開發,建立完善的稀土開采生產的準入條件,發布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禁止采用離子型稀土池浸、堆浸的落后工藝,促進稀土產業持續健康發展。目前,環境保護部已經公布了56家符合環保要求的稀土生產企業,此舉有利于形成合理開發、有序生產、高效利用、技術先進、集約發展的稀土行業持續健康發展格局。
只有中央、地方、行業、企業都積極行動起來,明確界定和承擔起各自的責任,才能還稀土行業一個明媚的未來。
稀土供應商:中鎢在線科技有限公司
詳情查閱:http://www.chinatungsten.com
訂購電話:0592-5129696 短信咨詢:15880262591
電子郵件:sales@chinatungsten.com
手機網站:3G版:http://3g.chinatungsten.com
WML版:http://m.chinatungsten.com
免責聲明:上文僅代表作者或發布者觀點,與本站無關。本站并無義務對其原創性及內容加以證實。對本文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或圖片)的真實性、完整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參考時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制作、轉載、同意會員發布上述內容僅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但不表明本站認可、同意或贊同其觀點。上述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決策之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如對上述內容有任何異議,請聯系相關作者或與本站站長聯系,本站將盡可能協助處理有關事宜。謝謝訪問與合作! 中鎢在線采集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