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TO設專家組調查中國稀土出口 爭端進入關鍵期
美日歐三方訴中國稀土貿易爭端再度升級。昨日,世界貿易組織(WTO)在其網站上發布報告稱,該組織已于周一成立專家組對中國稀土出口政策展開調查。
專家認為,中國已開始加大對稀土行業上游生產環節的管控力度,而不僅僅只采取易被指責的出口配額政策,稀土行業面臨這場訴訟的壓力不會太大。
爭端進入關鍵期
世界貿易組織爭端解決機制7月23日稱,決定接受美國、歐盟和日本的請求,設立專家組對中國稀土、鎢、鉬三種原材料出口限制一事進行調查、審議和裁決。
記者了解到,成立專家組是世貿組織爭端解決程序重要環節,也標志這場稀土之爭進入了關鍵的仲裁階段。
按照WTO規則,專家組組建完成后,至少需要半年時間才能提交最終調查報告。之后爭端解決機制還需要進行審議,如果中方對報告提起上訴。一般來說,從正式提起訴訟到世貿組織專家組成、發布初裁再到發布終裁,整個過程大約會持續2至3年。
對外經貿大學中國WTO研究院院長張漢林表示,該案已進入正式的爭端解決程序,目前中方要盡可能準備好充足的資料或關于稀土產業的相關證據材料,證明我們采取的這個措施不是說像外界指責的主要是獲取壟斷利潤。
出口配額政策易惹爭端
業內認為,中國之所以會面臨這場稀土爭端,與中國長期以來實行稀土出口配額政策直接相關。
上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稀土以低價被大量出口到國外,私挖盜采與走私嚴重,造成稀土資源直線下降、瀕臨用竭,生態環境被嚴重破壞。鑒于此,自1998年我國政府開始實施稀土產品出口配額許可證制度,并把稀土原料列入了加工貿易禁止類商品目錄,稀土價格也開始向應有價值回歸。
美國、歐盟和日本等WTO成員,認為中方采取貿易保護主義形成壟斷、推高價格,違反了WTO的貿易規則。
張漢林認為,貿易政策受WTO規則的規范,容易引起貿易摩擦和爭端,而中國要想規避這些指責,應該從產業鏈的上游限制稀土的生產,進而控制其在國際上的供應量,而不僅僅只采取出口配額政策。
《中國的稀土狀況與政策》白皮書稱,目前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稀土生產及出口國,以23%的稀土資源承擔了世界90%以上的市場供應。
鎢鉬制品生產商、供應商:中鎢在線科技有限公司
詳情查閱:http://www.chinatungsten.com
訂購電話:0592-5129696 短信咨詢:15880262591
電子郵件:sales@chinatungsten.com
手機網站:3G版:http://3g.chinatungsten.com
WML版:http://m.chinatungsten.com
免責聲明:上文僅代表作者或發布者觀點,與本站無關。本站并無義務對其原創性及內容加以證實。對本文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或圖片)的真實性、完整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參考時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制作、轉載、同意會員發布上述內容僅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但不表明本站認可、同意或贊同其觀點。上述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決策之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如對上述內容有任何異議,請聯系相關作者或與本站站長聯系,本站將盡可能協助處理有關事宜。謝謝訪問與合作! 中鎢在線采集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