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出口海產品在中國遭遇通關延遲
9月19日,中國商務部發言人沈丹陽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在回答鳳凰衛視記者提問時表示,中日經貿合作符合雙方利益,“日本非法‘購島’鬧劇,勢必影響、損害中日經貿關系的正常發展。這是我們所不愿意看到的。對此,日方必須承擔完全責任。”
同一場合,日本朝日新聞記者發問,“9月末將在韓國首都首爾舉行中日韓自貿區(FTA)談判。鑒于現在的中日關系,這個談判還會繼續進行嗎?是否已經取消了?這次中日關系的惡化,對亞洲經濟一體化有什么影響?”
對此,沈丹陽的回答是:“你剛才提到了一些相關的談判、交流,目前我們還在研究中,也是勢必會受到影響的。”
日本共同社昨日分析,沈丹陽昨日的表態暗示中國可能采取某些經濟報復措施。
據共同社昨晚報道,日本經濟產業省昨日表示,將就日中關系緊張是否對進出口通關手續造成消極影響加強信息收集工作。中國可能已采取了延誤通關等對日報復措施。日本經濟產業省正給予關注。日本財務大臣安住淳昨日則提醒稱,中日經濟往來一旦停止,將對兩國造成嚴重打擊,希望事態盡快平息。
經濟戰“三部曲”
繼《中國日報》、《人民日報》海外版“喊話”之后,港臺權威財經媒體眼下也已就對日本實施經濟制裁提出建議。香港《經濟日報》昨日的社評指出,中日紛爭的真正戰場是兩國在經濟戰交手。在華日企工廠和門店的停工更多被視為自我保護之舉,而非受到中日兩國貿易緊張局勢的沖擊。眼下,對日本經濟能產生影響的就是中國大批赴日旅游團的取消,香港《經濟日報》的社評稱此為對日經濟戰的第一步。
上述社評還指出,接下來是減少采購日貨,對日資進入中國市場設更多關卡,再進一步可以加強對日出口戰略資源管制,拋售所持日債,可持續向日本經濟施壓。
中國眼下持有大量日本國債。中國商務部網站援引《日本經濟新聞》報道,日本財務省、日本中央銀行公布的國際收支統計顯示,中國持有的日本國債(包括短期國債)額正急速擴大,截至2011年底持有額達史上最高的18萬億日元,較上年增長71%。中國的持有額自2009年起急速增長,2010年超越美英成為日本國債的最大持有國。
與此前揚言取消與韓國政府間的部分雙邊金融計劃不同,安住淳昨日表示,與中國在金融領域的合作不會中止,包括購買中國國債在內。韓國與中國一樣,與日本存在領土爭端。
去年12月底,中日兩國領導人達成加強金融市場合作的意向,其主要內容有:促進人民幣與日元在兩國跨境交易中的使用;發展人民幣與日元的直接交易市場;日本企業在東京和其他海外市場發行人民幣債券,日本當局投資中國政府債券等。
沈丹陽的三點說明
不僅是香港《經濟日報》。臺灣《工商時報》19日發布社論說,在日本將釣魚島“國有化”后的一周,大陸主要以外交工具為主向日本施壓,包括召見日本駐華大使,發動外交抗議等,接下來將進入到第二階段,推出具體對日經濟制裁措施。
該社論認為,雖然中國在外交、文化、經濟和軍事四個方面的戰斗缺一不可,但唯有以經濟戰爭帶來的效益最高,副作用最低,還有收放自如的彈性。社論進一步提到,中國政府也十分清楚中日經濟活動的密切性,早已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融合狀態,存在難以切割的利益。
話雖如此,但近期在國內抗日游行中依然發生了一些違法行為。對此,沈丹陽昨日作了三點說明:第一,商務部堅決支持合法、理性的愛國行動,同時堅決反對一切違法的打砸搶燒的行為。第二,中國是法治國家,外商投資企業合法的權利和利益是受中國法律保護的。第三,相信絕大多數民眾能夠冷靜、理智、合法有序的表達訴求。外商投資企業如遭遇違法行為,應及時向包括公安部門、商務部門在內的相關部門尋求幫助。
日本官房長官藤村修昨日下午在東京出席記者會時表示,中國政府應依照國內法律為受損日企提供幫助,日方將要求中方采取適當的應對措施。同日,日本貿易會會長槍田松瑩提醒,對華投資今后將不得不慎重考慮。
日本是中國第二大外資來源地。《日本經濟新聞》稱,今年1至7月,日本對華投資較2011年同期增長了19%。在2005年發生大規模的反日游行后,2006年日本對華投資曾一度減少三成。根據中國商務部昨日發布的最新數據,今年前8個月,在海外對華投資普降之際,日本對華投資仍增長了16.2%。中國需要日本的資本和技術,而日本則需要中國的市場。數據顯示,中國是日本最大的貿易伙伴,而日本是中國第三大貿易伙伴,去年雙邊貿易額超過3400億美元;中國占日本整體貿易額20%,占比幾乎是美國的兩倍。日本貿易振興機構(JETRO)發表的貿易報告稱,今年上半年,日本對華貿易赤字比去年同期增加2.6倍,達到1.401萬億日元,對華出口總額同比減少5.7%。貿易逆差擴大的主因是鋼鐵、機械類產品自2009年以來對華出口首度減少。
“通關時間出現延長”
在中國還未真正“動手”前,日本就已經感受到因與中國貿易減速帶來的弊處。根據日本財務省的數據,7月日本對華出口連續第二個月下滑,至1萬億日元(約合127億美元)。令日方焦慮的是,中日貿易的緊張局勢已在部分渠道有所體現。共同社昨日援引槍田松瑩的話稱,有消息表明,日本至中國的進口通關手續出現了延誤跡象,槍田提醒日本企業提前做好準備。據共同社昨晚報道,日本經產省認為現階段(中日貿易間)物流方面尚未受到大的影響,但今后的形勢發展不明朗。某商社相關人士表示:“以往日本出口的海產品在中國辦理通關一般只需1天,但最近有消息稱從9月10日前后起需要3天。”該報道說,造成通關延誤的原因尚不清楚。據稱,9月30日起中國國內將進入國慶長假,值此之際容易造成貨物混雜和物流延遲。日本經產省正就日中關系緊張是否導致通關不暢展開慎重調查。
2010年中日撞船事件發生后,日本的進出口貨物在中國也曾遭遇通關遲延。當時日本經產省的調查結果顯示,424家日企中有124家的汽車零部件或電子產品出于中方強化貨物檢查等原因而未能及時通關。彼時,日方還指責中方限制稀土出口。為外界廣受矚目的另一點是,昨日沈丹陽有關中日韓自由貿易區(FTA)談判推遲的曖昧答復。日方擔憂,該談判一旦推遲,將對日本在整個亞洲區域內的FTA產生影響,尤其是在日本將TPP(跨太平洋戰略經濟伙伴協定)協議推遲至明年再談判之際。
中國商務部研究員唐淳風昨日向記者表示,目前中國沒有官方的對日限制措施,但如果日方態度沒有改正,中日緊張關系則無法降溫,未來雙方的對抗將會升級。
“中國臺灣間接受益”
值得注意的是,相比眼下中日經濟戰一觸即發的態勢,有些地區卻會因此次中日經貿摩擦升級而受益。唐淳風也表示,中日經濟戰開打,歐美、包括東南亞國家在內的一些亞洲地區都會成為經濟戰的受益方。最明顯的一個例子就是中國臺灣。臺灣《工商時報》認為,如果大陸推出對日本的經濟制裁,臺灣可能成為受益者,包括日貨進出口大陸必須繞道臺灣,或者臺灣與日本競爭性高的產品,都將顯著受益。
《日本經濟新聞》也指出,日資企業由于受中國工人工資上漲和人民幣升值的影響,本已在商討推行“中國+1”戰略,即將生產基地轉移到中國以外的亞洲國家,今后日本對華投資風險可能促使這樣的動作加快。臺灣《經濟日報》稱,隨著臺灣“經建會主委”尹啟銘上周出訪日本,臺日雙向投資也日漸升溫。近日有多家日企表達了在臺租用土地的意愿,第一階段的投資金額將超20億元新臺幣。不過,臺媒也承認,由于臺灣對日本經濟依賴程度遠高于大陸,如果大陸出臺的制裁方案牽涉過廣,臺灣不可能毫無行動,“大陸對日本的經濟戰爭即將啟動,我們必須盡快做好準備。”
日方稱“不愿倒退”
迄今日本企業反應平靜,多數企業公開重申他們對中國市場的承諾。有觀點認為,中日態勢會如此前一樣,逐漸緩和而不會爆發經濟戰。
加拿大皇家銀行投資管理公司(亞洲)基金經理武田洋二向《華爾街日報》表示,對于銷售越來越依靠中國的日本公司來說,此事不會造成持久影響:中日兩國關系緊張升溫,接著在大約一個月后就會緩和,“我對形勢并不那么悲觀。”
安住淳昨日稱,不認為日本會采取使中日合作倒退的措施。從長遠角度看,日本應該保持現行政策,也就是努力使日資企業能夠在中國穩定和從容地進行生產和銷售。
日本商工會議所會長岡村正(Tadashi Okamoto)18日已表示形勢是嚴峻的,并請求兩國舉行高層會談解決動蕩局勢背后的領土爭端。
稀土供應商:中鎢在線科技有限公司
詳情查閱:http://www.chinatungsten.com
訂購電話:0592-5129696 短信咨詢:15880262591
電子郵件:sales@chinatungsten.com
手機網站:3G版:http://3g.chinatungsten.com
WML版:http://m.chinatungsten.com
免責聲明:上文僅代表作者或發布者觀點,與本站無關。本站并無義務對其原創性及內容加以證實。對本文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或圖片)的真實性、完整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參考時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制作、轉載、同意會員發布上述內容僅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但不表明本站認可、同意或贊同其觀點。上述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決策之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如對上述內容有任何異議,請聯系相關作者或與本站站長聯系,本站將盡可能協助處理有關事宜。謝謝訪問與合作! 中鎢在線采集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