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分散銀納米粒子標準品及生物安全性定量評價取得進展
金屬納米晶由于在成像、催化、生物標記、信息存儲、光電子器件和拉曼光譜等領域的應用而受到廣泛關注。在納米尺度內(1-100nm),金屬納米晶的物化性質(如光,磁,電學性質等)具有尺寸依賴性,因此對這些金屬納米晶的尺寸、形貌及元素組成分布的可控調節,是目前納米材料領域的研究熱點。在眾多金屬納米晶中,納米銀因為其優異的抗菌性能,在傷口敷料、導管、化妝品、服裝以及食品行業等得到廣泛應用。但與此同時,生物體頻繁暴露于金屬銀的環境中所受到的潛在生物安全性威脅也隨之增大,對納米銀的生物安全性定量評估亟待解決。
最近,中科院蘇州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研究所生物醫學部王強斌課題組與遺傳發育所戴建武研究員以及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合作,基于金屬納米晶的生物安全性評價問題,開展了納米銀的生物毒性定量評估的研究工作。首次制備得到了一系列直徑分別為25、35、45、60和70nm等五種單分散納米銀顆粒;然后以這些單分散銀納米粒子作為標準品,系統研究了在相同質量濃度(250 mg/mL)下不同粒徑大小對HLF細胞的存活率、凋亡和壞死程度、乳酸脫氫酶和活性氧的產量等的影響。
實驗結果表明:相同質量濃度下,納米銀的粒徑越小毒性越大。這是由于粒徑越小,其比表面積越大,與細胞膜接觸的概率也越大,最終致使較小的納米銀顆粒更容易被細胞內吞,導致細胞凋亡和壞死。該研究工作的兩個創新點在于:1)首先定量討論了使用多元醇還原方法制備不同尺寸單分散納米銀的關鍵實驗條件,得到了一系列尺寸的納米銀粒子標準品;2)定量分析了不同尺寸的納米銀的生物毒性問題,得出相同質量濃度下,納米銀的粒徑越小毒性越大的結論。
免責聲明:上文僅代表作者或發布者觀點,與本站無關。本站并無義務對其原創性及內容加以證實。對本文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或圖片)的真實性、完整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參考時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制作、轉載、同意會員發布上述內容僅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但不表明本站認可、同意或贊同其觀點。上述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決策之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如對上述內容有任何異議,請聯系相關作者或與本站站長聯系,本站將盡可能協助處理有關事宜。謝謝訪問與合作! 中鎢在線采集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