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碳稅或使中國鐵礦石進口成本增加185億元
碳稅可能帶給行業發展的影響將于今年顯現。
“澳大利亞碳稅,將推高中國鐵礦石進口成本超過100億元。”碳金融專家王毅剛對記者表示,根據他的分析,僅以澳大利亞兩大鐵礦石巨頭必和必拓與力拓的碳稅成本計算,在賣方地位強勢背景下,如果稅收完全轉嫁的情況,中國鐵礦石進口成本將增加185億元。
從今年7月1日起,澳大利亞政府將對全澳500家高碳排放企業,征收每噸23澳元的碳稅。澳大利亞的碳稅方案在國際上評價甚高,認為其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做出切實行動,但專家們亦擔心,澳大利亞采礦企業的碳稅成本可以輕易地轉嫁給國外下游消費者。尤其是鐵礦石行業。
不過,TSI指數中國區經理韓遜認為,今年鐵礦石賣方強勢地位不明顯,“一方面是出現越來越多的新興礦山,供應會越來越多,另一方面,由于今年中國房地產、汽車行業的不景氣預期,所以鋼廠沒有大量購買鐵礦石的沖動。”韓遜對本報記者表示。
澳碳稅或推高中國鐵礦石進口成本
根據王毅剛的分析,僅以澳大利亞兩大鐵礦石巨頭必和必拓與力拓(“兩拓”)的碳稅成本計算,中國鐵礦石進口成本將增加185億元。
185億元怎樣算出?王毅剛的計算方式為,“兩拓”的碳稅成本,乘以“兩拓”鐵礦石出口中國的比例,再除以中國從澳大利亞的鐵礦石進口率。
首先,“兩拓”的碳稅成本。根據兩公司網站提供的信息,必和必拓與力拓2010年的碳排放量分別為4700萬t、4340萬t,二者相加,乘以23澳元/t碳稅,再乘以6.8(近日澳元兌人民幣匯率),得出“兩拓”的碳稅成本為141億元人民幣。
“兩拓”鐵礦石有一半左右出口中國,中國進口的鐵礦石有約38%來自澳大利亞,于是141億元乘以50%,再除以38%,得到的結果是185億元,這個數字為因“兩拓”碳稅成本,而使中國增加的鐵礦石進口成本。
“澳大利亞利用其在鐵礦石國際貿易中所占有的優勢地位,可以輕易實現碳稅稅負的跨境轉嫁。”王毅剛稱。
雖然,澳大利亞碳稅方案還將通過實施“就業和競爭力方案”,為排放密集的貿易競爭型行業提供94.5%或66%的補貼,但澳大利亞鐵礦石行業不屬于獲得補貼的貿易競爭型行業,“貿易競爭型評估的標準:一是貿易比重在2004-2008年任一年里超過10%,二是證明無能力將成本因為國際競爭轉移給消費者。鐵礦石出口不符合第二個標準。”王毅剛表示。
據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網站信息,2011年,中國累計進口鐵礦石6.86億t,較2010年多進口0.68億t,同比增長10.9%,鋼鐵行業因進口鐵礦石價格上漲多支出外匯約250億美元。
“一旦澳大利亞開征碳稅,‘兩拓’必定漲價,巴西淡水河谷也會隨之漲價,澳大利亞與巴西在鐵礦石出口方面呈‘雙頭壟斷’格局,市場缺口不是任何一家可以彌補的。”王毅剛對本報記者表示。
“鐵礦石會不會漲價,還要具體看談判情況,其中關系復雜。”中創碳投有限公司戰略總監錢國強對記者表示。
除了碳稅,澳大利亞礦產資源租賃稅議案(Minerals Resource Rent Tax),有待今年在澳參議院通過施行,計劃于今年7月1日開始,對鐵礦石及煤炭企業的銷售利潤征收30%礦產資源租賃稅。
澳大利亞礦產資源租賃稅的征收意向由來已久,早在2010年5月,時任澳大利亞總理的陸克文提出擬面向大小礦商,征收稅率高達40%的“資源租賃稅”,以取代各州政府浮動在2%~10%的“特許開采稅”,這引發了澳大利亞經濟界以及政壇“地震”,陸克文也迫于壓力辭職。
繼任的澳大利亞總理吉拉德與礦商展開多輪談判,提出新的礦產資源租賃稅議案,對所有年度盈利超過7500萬澳元的鐵礦石和煤炭企業,征收30%礦產資源租賃稅。
礦產資源租賃稅一旦執行,將會對鐵礦石、煤炭兩種價格形成一定的高位支撐,將成本轉嫁到下游消費者,“礦產資源租賃稅相比碳稅,對中國的影響不會更小,只會更大。”王毅剛對記者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除中國鐵礦石進口成本會增加,中國煤炭進口成本也會增加。
根據光大證券報告,由于碳稅的增收,澳大利亞平均每噸煤稅收增收碳稅3澳元。2010年中國從澳大利亞進口煤炭3696.3萬t,2010年從澳大利亞煤炭進口量占中國煤炭進口總量的22.3%。
但是,“由于澳大利亞煤炭在對中國進口方面,沒有明顯的賣方優勢,中國可以尋求替代進口國,中國煤炭自給率較高。”王毅剛指出。
可否借鑒為中國碳稅切入口?
澳大利亞的碳稅思路可以給中國帶來啟示,“中國政府在碳稅設計上,對那些產能占世界產能比重較大、短期內不會出現大規模替代產能的行業,可以有類似于澳大利亞碳稅的國內碳稅方案。”王毅剛指出。
澳大利亞碳排放占據全球1.5%份額,由于該國相對稀少的人口(2200萬人),使其成為全球發達國家中,人均碳排放最高的國家,也使其面臨來自國際的碳減排壓力,該國由此提出碳稅方案。
事實上,從陸克文到吉拉德,澳大利亞碳稅方案幾經演變。陸克文之前提出的碳排放交易方案,在澳大利亞聯邦議會曾多次受阻。
繼任者吉拉德做出妥協,改變陸克文一步到位引入碳交易機制的做法,分步驟進行,先實施固定碳價機制,再引入碳交易機制。為爭取足夠支持,吉拉德宣布的固定碳價計劃中還納入了一系列補償計劃,包括政府將固定碳價一半以上的收入,通過增加補貼和減稅等方式為90%受影響家庭提供補償,并通過稅制改革使民眾無需提交退稅申請就能獲得補償。
另外,澳大利亞碳稅方案還將通過實施“就業和競爭力方案”,為排放密集的貿易競爭型行業提供94.5%或66%的補貼。
吉拉德推行碳稅方案,主要是為了獲得澳大利亞綠黨的支持,為參與2013年大選贏得重要政治籌碼。
最關鍵的是,澳大利亞把碳稅的“寶”押在了中國持續的購買力上,就鐵礦石行業而言,由于中國的強勁需求,澳大利亞政府去年預測,到2012年6月,該國鐵礦石出口量將增長8%,增至4.37億t。
“在中國占有世界主要生產能力的優勢出口產業上,中國具有通過類似于澳大利亞碳稅設計的國內碳稅方案,把出口商品中隱形的內含碳(imbedded carbon)顯性化的機會,這并不見得會導致喪失國際競爭能力。中國政府在碳稅設計上可以重新思考這個問題。”
免責聲明:上文僅代表作者或發布者觀點,與本站無關。本站并無義務對其原創性及內容加以證實。對本文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或圖片)的真實性、完整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參考時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制作、轉載、同意會員發布上述內容僅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但不表明本站認可、同意或贊同其觀點。上述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決策之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如對上述內容有任何異議,請聯系相關作者或與本站站長聯系,本站將盡可能協助處理有關事宜。謝謝訪問與合作! 中鎢在線采集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