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國家節能減排目標未完成
昨日上午國家統計局公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2011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11年全國萬元國內生產總值能耗下降2.01%,低于國家發改委此前設立的3.5%目標。
國家發改委去年3月公布了2011年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主要目標,其中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比上年下降3.5%,二氧化硫、化學需氧量、氨氮和氮氧化物四項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均比上年減少1.5%。
長期關注節能減排問題的國務院國資委研究中心研究員胡遲對記者表示,2011年節能減排實際完成情況低于原定目標的原因可能在于,2011年是“十二五”規劃的頭一年,各地大趕快上,上馬了不少新項目,使得整體能耗水平又再度上升;另外,為完成2010年“十一五”規劃確定的能耗指標,各地一些項目都延遲到了2011年上馬。
“從深層看,這說明我國經濟的產業結構尚未調整。因此,在原有的產業結構下,經濟增長導致能耗上升。也由此說明"十二五"規劃制定的調整產業結構、轉變發展方式,實現經濟可持續健康成長的必要性與重要性。”胡遲說,“從現實看,2011年未完成能耗下降指標給"十二五"時期的后幾年增加了壓力。這種"先松后緊"的情況,在完成"十二五"規劃確定的節能減排指標時也曾經出現過。”
不過,中國節能減排任務可能也遇到了一系列瓶頸問題。此前中國節能減排取得積極成效同電力、鋼鐵、電解鋁等高污染、高耗能行業強力壓縮能耗有著很大的關系。但外界認為,中國已經將節能減排中最為容易壓縮的部分解決,通過“關停并轉”減少了大量能耗高的小企業,同時利用技改淘汰的方式壓縮了電解鋁、水泥等行業的耗能水平,而剩下的都是需要攻堅的環節,比如高耗能行業產能規模壓縮和結構調整、高耗能行業的進一步的技術改造、生活用電節能的推廣以及如何貫徹實施節能減排補貼政策等。
免責聲明:上文僅代表作者或發布者觀點,與本站無關。本站并無義務對其原創性及內容加以證實。對本文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或圖片)的真實性、完整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參考時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制作、轉載、同意會員發布上述內容僅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但不表明本站認可、同意或贊同其觀點。上述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決策之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如對上述內容有任何異議,請聯系相關作者或與本站站長聯系,本站將盡可能協助處理有關事宜。謝謝訪問與合作! 中鎢在線采集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