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礦石需求受關注 產能結構性過剩系主因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鐵礦石進口國、消費國,同時也是全球最大的鋼鐵生產國。正在北京舉行的“2012中國鐵礦石會議”上,多位業內外人士認為,中國需求仍是未來全球鐵礦石市場最重要的推動引擎,而中國鋼鐵行業的結構性問題則是阻礙中國成為鋼鐵強國的主要障礙。
“在經歷近些年的強勁增長之后,我們相信中國仍是鋼鐵需求的關鍵動力。”巴西淡水河谷中國區總裁LuizMeriz認為,中國強勁的國際收支平衡與政策彈性表明,中國經濟正處在一個良好的水平,經得起疲軟出口和矯正國內房地產市場時所帶來的風險。
他表示,中國經濟增長的重心從量轉變到質,這就意味著中國將需要更多高質量的鋼材用以支持工業升級。
據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統計,2011年中國粗鋼產量68326.5萬噸,同比增長8.9%。2000年以來粗鋼產量年均增加5000萬噸。全年消費需求10.95億噸,比上年增長14.4%。國產礦在消費需求中所占的比重為46.2%,比上年提高3.6個百分點。
中國礦業聯合會研究員吳榮慶預測,2012年中國國內粗鋼表觀消費量為7億噸,增長4%左右。生鐵生產總量6.54億噸,增量在2600萬噸左右,需要鐵礦石成品礦增量4300萬噸,對鐵礦石成品礦的總需求量為11.82億噸。
然而,如此龐大的生產與消費卻難以成為一個鋼鐵強國。正如吳榮慶所說,鋼鐵產能明顯過剩,預計到2012年末,我國粗鋼產能將達到8.7億噸,而包括出口在內的消費需求約7億噸,過剩1.7億噸。
這是一個結構性的產能過剩。首先,2011年上半年,中國鋼鐵工業協會(以下簡稱CISA)會員企業比上年同期增長6%,增幅大為縮小,由地方中小企業為主的非CISA會員企業的增產幅度超過30%,全年產量預計超過1億噸。
例如,2011年下半年,國家明令要淘汰的煉鐵落后產能有3122萬噸,可減少進口礦5200萬噸。2011-2012年間新建高爐95座,合計生產能力13375萬噸,基本上都是中小企業所為,而且多集中在唐山地區。其中有5.2%即700萬噸的產能屬于落后產能,可能被淘汰。“有些可能還沒有建好就已經要被淘汰了!”吳榮慶表示。
“CISA的絕大多數會員企業都在收益惡化的困境中煎熬,而地方的中小企業之所以能夠增產,與地方政府給予的支持、干預不無關系。”日本鋼鐵聯盟海外調查小組成員伊藤仁認為,這是推遲中國鋼鐵業結構調整的因素之一。
其次,目前鋼鐵產品出口退稅政策也被認為是推遲中國鋼鐵產業進行結構性調整的主要原因之一。伊藤仁和吳榮慶都關注到,當前的鋼鐵出口一方面造成我國變相的鐵礦石需求大幅增加。吳榮慶認為,應該圍繞鋼鐵行業節能減排的需求來制定鋼鐵產品出口稅率。
“有關部分鋼鐵產品的出口退稅率將因此下調甚至取消,有部分低附加值鋼鐵產品甚至要上調出口關稅率。如果此次鋼鐵出口政策調整到位,將可能減少至少2000萬噸的出口量,預期減少鐵礦石3500萬噸。”吳榮慶表示。
此外,不合格的鋼鐵產品數量明顯。有專家估計,如果通過提高鋼材質量杜絕工程質量事故造成的浪費,那么每年可節約鋼材5000萬噸,減少進口鐵礦石1億噸。
伊藤仁也表示,現在關注中國鋼鐵產業的發展,其中關于用鋼標準提高最讓人關注。到2011年,我國人均粗鋼消費已經達到了674噸,這已經接近或達到70年代美、日、德的人均鋼鐵水平,“但是因為結構產業結構差異,這樣要到2020年左右接近到發達國家。”伊藤仁認為中國鋼鐵行業仍是面臨結構性問題。
免責聲明:上文僅代表作者或發布者觀點,與本站無關。本站并無義務對其原創性及內容加以證實。對本文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或圖片)的真實性、完整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參考時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制作、轉載、同意會員發布上述內容僅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但不表明本站認可、同意或贊同其觀點。上述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決策之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如對上述內容有任何異議,請聯系相關作者或與本站站長聯系,本站將盡可能協助處理有關事宜。謝謝訪問與合作! 中鎢在線采集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