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部沖擊仍頻,中國經濟謀變
編者按:
中國放棄多年的"保八"底線。3月5日,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今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是,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7.5%。這是中國GDP預期增長目標8年來首次低于8%。2012年,中國經濟增長放緩,結構轉型面臨考驗,深層改革箭在弦上;與此同時,世界局勢迷霧重重,美國經濟復蘇乏力,歐債危機持續發酵。當轉型遇上危機,困難不可小覷。
貿易環境
制造業面臨洗牌
全球制造業競爭力格局正在發生巨大變化,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其一,歐美主要消費市場疲軟;其二,國際大宗商品價格飆升,企業原材料成本、人力成本提高和人民幣升值對"中國制造"形成壓力;其三,墨西哥、越南等國家及地區以更為低廉的成本,承接了大量勞動密集產業的轉移;其四,歐美日等高新技術輸出地更加重視高端制造業的發展,進一步搶占產業制高點;其五,國際上貿易保護主義抬頭,"中國制造"屢遭反傾銷調查。這些因素都在倒逼中國轉型升級之路。
改變出口結構
"經濟方面,至少有三個因素在牽制中國經濟發展:即受出口商品地區的經濟發展模式,中國對外投資地區和中國進口大宗商品原材料地區的影響。"中國石油大學工商管理學院院長、中國石油大學中國能源戰略研究中心執行主任王震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歐美經濟增長每下跌1%,中國出口增長就要下跌6%。歐盟是中國最大的出口市場,歐債危機的進一步惡化必將影響到中國的出口,對中歐雙邊貿易造成沉重打擊。中國海關總署3月10日發布的2012年1至2月中國外貿進出口數據顯示,進口增速超出口兩倍,2月份中國貿易逆差高達314.9億美元,創下至少近10年來的中國最大單月貿易逆差。去年底,受諸多因素影響,中國出口增速連續4個月下滑,企業訂單減少,有人擔心,外貿對經濟增長的貢獻最終可能為零或負數,突圍轉型時間已不多。此外,美國經濟復蘇疲軟,其貿易逆差正在持續收窄,對中國出口的容納能力也在大幅下滑。
受借貸成本升高、工資快速增長以及投入成本增加的威脅,中國出口增速有可能從去年的20%跌至個位數,所以必須改變出口結構。約翰·羅斯義認為,"發達經濟體仍然是世界貿易主宰者"。統計數據顯示,發達國家占世界進口貿易量的63%,而發展中國家只有37%。中國的低端產品優勢已不再,高端產品生產和銷售又面臨日本和德國等強勁對手,企業必須主動轉型。
在貿易爭端不斷的情況下,中國應該注重新興市場的開拓。這樣不僅可以抵消主要市場出口額下滑的困難,還有利于加速人民幣走向國際化。對內,國家必須加快內需轉型發展戰略,即由原來以出口、投資為主的經濟增長模式向以消費、投資、出口的"三駕馬車"協調均衡發展轉變,從而為今后中國實現以消費為主的內需增長模式轉變提供基礎。
中美爭端頻起
進入2012年,貿易爭端更加激烈。3月6日,繼美國參議院通過了"對非市場經濟國家實施1930年關稅法的反補貼稅規定"的法案之后,眾議院也通過了這一法案。隨后,為了實現"出口翻番"目標,美國總統奧巴馬提議斥資2600萬美元成立跨部門的貿易執法機構,將矛頭指向其重要貿易伙伴--中國,調查中國的貿易活動。美國的貿易保護已經升級為立法階段,由此可以預見,中美兩國的貿易摩擦只會增多,不會減少。
奧巴馬表示,美國將加強貿易檢查,包括杜絕假貨、盜版和不安全商品進入美國市場,表明在今后美國將傾向于利用保護知識產權和提高質量標準等手段,抑制中國產品向美國出口。奧巴馬執政三年來,美國政府針對中國發起的貿易救濟案是上屆政府的兩倍。隨著美國大選的臨近,隱蔽性的"337調查"案件也在增加。僅2011年,美國共向中國發起69宗"337調查",比上一財年增加約23.2%,連續第二年創歷史新高。今年2月22日,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宣布對用于激光打印的墨盒及組件,照相手機、平板電腦及其他手持圖像捕捉和傳輸設備,可調節能熒光燈等三類產品發起"337調查",共有13家中國公司涉案。
白宮已經將中國列為競爭對手。在白宮發布的的《美國基業長青藍圖》報告中明確表示,如果中國為幫助國內企業贏得海外商機,而向其提供不公平的出口融資,美國也將提供同樣的資金援助,確保美國企業處于平等的競爭地位。此外,為了改善就業市場,奧巴馬還通過減稅等激勵措施呼吁美國企業"回流"本土,意欲重振"美國制造",波士頓咨詢公司高級合伙人希爾金甚至預計,將有15%的針對北美市場的美國企業從中國回流到美國,進一步挑戰"中國制造"。
歐盟緊隨其后
緊隨美國的還有歐盟的對華反傾銷調查。近日,繼此前對中國陶瓷企業征收最高達69.7%的懲罰性關稅之后,歐盟再次對中國陶瓷企業揮舞反傾銷大棒。此外,歐盟對中國鋼板的雙反調查還未結束,在清潔能源領域,歐盟或很快對中國光伏組件、太陽能電池板發起雙反調查。在貿易保護主義旗幟下,歐盟還強征"過路費",向航空業征收碳排放交易稅。值得關注的是,在歐盟對中國陶瓷餐具出口企業進行反傾銷調查前,韓國、阿根廷、秘魯和巴西等國已對中國啟動了反傾銷調查或直接提高關稅的行動。
商務部條約法律司世貿組織法律二處處長陳雨松在署名文章中寫道,中國是國際反傾銷等貿易救濟措施針對的主要目標國,針對如此多的貿易爭端,作為WTO成員,中國有權運用WTO爭端解決機制,挑戰西方發達國家針對中國產品采取的不公正的貿易救濟措施,維護本國產業的正當權益。首先,企業應該積極應訴;其次,要妥善搜集掌握證據材料,為多邊訴訟創造有利條件;再次,對于歐美反傾銷中針對中國采取的歧視性做法,在充分準備的基礎上,積極研究訴諸WTO爭端解決機制;最后,從政府角度而言,要進一步參與多邊和區域貿易規則的制定,在WTO多哈回合規則談判和區域貿易協定(FTA)的談判中,進一步澄清規則,加強對反傾銷、反補貼等貿易救濟措施的法律約束,防止貿易救濟措施的濫用,為我國企業創造公平合理的國際貿易環境。
外部環境風聲鶴唳
樹欲靜而風不止,當中國一門心思發展經濟時,外部環境卻突然風起云涌,發生轉變。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機使得國際格局向多極化發展的趨勢變得很明朗,中國在應對危機的過程中,不僅自身率先走出谷底,更使得中國的國際地位在整個地區和全球都得到了明顯提升。然而,中國也因此招來不少"嫉妒"。
在結束上一個"黃金十年"發展后,現在的中國所面對的是一個新的國際環境,地緣政治沖突增多,能源路線受威脅;全球經濟失衡嚴重,發達國家陷入經濟衰退,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美國推出重返亞洲戰略,南海爭端凸顯;俄羅斯在普京強勢回歸克里姆林宮后,軍事和經濟復興勢頭強勁;歐債危機讓歐元失去往日活力,人民幣國際化能否抓住發展機遇?新國際形勢對中國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綜合判斷國際國內形勢,應對各方面問題的意識和能力亟待提高。
倫敦市前市長、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客座教授約翰·羅斯義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當前國際背景下,影響中國經濟發展的外部因素主要表現在兩方面:第一,經濟因素。歐元區和日本經濟縮水,美國經濟復蘇緩慢,對中國經濟增長產生威脅。此外,巴西等新興經濟體國家經濟增長減速也讓中國外部發展環境變得困難。第二,國際政治風險。比如,美國與以色列軍事威脅伊朗,造成油價上漲,這對中國和其他國家治理通脹問題極為不利。基于以上兩大不利條件,建議中國應加快推出擴大內需的政策,因為美聯儲、日本央行和歐洲央行都力推貨幣量化寬松政策,這些資金進入資本市場后,會進一步推高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增加企業成本。
中國經濟雖然發展較快,但居安思危、如履薄冰的安全意識必須有。未來十年是中國迅速崛起的黃金時間,有人預測,到2020年,中國可能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經濟大國。在中國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時,嫉妒心、疑慮和防范措施都接踵而來,美聯儲的多次量化寬松政策讓中國持有的美元資產縮水,中國金融安全深受關注。伊朗、敘利亞和利比亞局勢的惡化影響到了中國的能源安全,美歐經濟體陷入高失業、高赤字和低增長等結構性問題,威脅著中國的出口環境。美國重返亞洲,中國的海洋權益受到挑戰,如何在保持經濟發展的同時,又能警惕外部干擾因素,是中國增強國際競爭力過程中必須重視的問題。
能源安全
新興國家油路被封殺
不管戰爭是否成為美國解決伊朗問題的最后手段,美國扼住伊朗金融咽喉,"釜底抽薪"的做法殃及了中國"油路"。表面看,美國是通過讓伊朗央行關門等方式掐斷石油出口,但事實上,美歐國家還威脅不少船舶公司和金融服務機構,封殺新興經濟體國家的油路。
伊朗對美歐國家的制裁總是嗤之以鼻,從最先威脅封鎖霍爾木茲海峽發展到給英法等國"斷油",甚至高調公布多項核成果,不斷抬高六方會談的價碼。這種"斗而不破"的情緒左右著市場對國際油價沖高的心理預期,而中國是能源消費大國,石油80%依賴進口,可能影響中國治理通脹和保增長的最終效果。以目前原油價格達90美元/桶為例,如果油價升至150美元/桶,中國的工業原料成本就會上升一倍,經濟安全難以保障。
中國石油大學工商管理學院院長、中國石油大學中國能源戰略研究中心執行主任王震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進口大宗商品的原材料價格的上升,會直接導致商品數量和價格的不確定性。中國常年從北非、中東進口原油、鐵礦石等,如果這些地區不穩定,將直接導致中國經濟發展的不穩定性,也會連帶地影響很多國內的產業。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特邀研究員、前中東大使華黎明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其實早在利比亞軍事行動時,中國的油價已經受到影響,只是比較微小。他認為,現在國際油價持續走高反映的不是供求關系變化,而是多重因素炒作的結果。在制裁過程中,美國政府采用"黑名單"的方式,強迫公司和國家放棄運輸伊朗石油。自今年1月以來,受制裁措施影響,中國對伊朗石油的日進口量已降至去年同期的一半。所以,中國必須盡快發展新型能源,減輕對化石燃料的依賴度。
在中東亂局中,美國屢試不爽的手段是,聯合多國進行經濟和金融制裁,最后再用空襲推翻政權。許多人擔心,如果美國把制裁伊朗的手段同樣作用于中國,中國能抵擋得住嗎?大商所期貨學員教委委員劉新濤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這種假設不必擔憂,因為一旦美國這樣做,將造成"兩敗俱傷",這樣做對美國來說,等同于將世界霸權拱手讓給歐洲。中國與全球多國有貿易和金融往來,美國未來若對中國實施經濟封鎖,必然依賴其他國家配合,但這必然會威脅其他國家利益,實施起來困難較大。此外,中國是美國最大的債權國,反制裁力量不容小覷。
中國進出口銀行首席國家風險分析師趙昌會認為,美國能源戰略東移,他們遲早會放棄中東。中東除了地緣戰略意義之外,對美國已經沒有太大用處了,美國從這個地方油氣進口已經不到7%,現在中東越亂油價越高,對中國、印度這種新興國家影響越大。美國戰略重心東移絕不是虛張聲勢,是貫穿整個21世紀的長期戰略,所以在亞太地區的能源之爭中,中國必須提前布陣防范。
國際安全
謹防冷戰格局
中國周邊環境因南海問題變得日益復雜化。中國經濟總量和人口規模都與周邊國家有很大的差距,專家認為,如果同周邊國家的關系能夠處理好,那么將為塑造中國國際安全環境創造有利條件。如果處理不好,那么就有可能被地區以外的一些力量所利用,尤其是美國重返亞洲的戰略意圖不能小覷。在今后10年中,如何避免新的冷戰格局的產生,避免周邊一些國家選邊站,這對中國是一個嚴峻的挑戰。
狼已經來了。美軍總共擁有11艘航母,未來將把6艘航母安置在亞太地區,可見,他們對重返亞洲戰略的重視程度有多高。在奧巴馬提出"重返亞洲"的口號后,3月10日,美國國防部長帕內塔表示,美國將根據新出臺的國防戰略,在亞太地區增加軍事力量,尤其要在亞太地區與中東地區投放更多海軍。他強調,美軍在亞太地區的軍艦數量不會受到軍費削減影響,預計在未來幾年內,美軍在亞太地區艦只數量占總艦只數量的比例將從目前的52%增加到60%,其中包括凈增一艘航空母艦,這將使美軍在亞太地區的航母數量達到6艘,當前,美軍一共擁有11艘航母。
上海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研究所副所長、上海社會科學院歐洲研究中心主任徐明棋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美國最近重返亞洲周邊頻繁軍演等戰略,對中國國內投資環境并無直接的不利影響,投資份額有所下降,是與歐美的經濟狀況直接掛鉤。但值得警惕的是,雖然中國在亞洲的大國地位不會輕易被撼動,但一些周邊國家有可能利用美國重返亞洲戰略的機會"找靠山"。
不管是軍事還是貿易方面,美國重返亞太的戰略正在打亂中國外交這盤棋。在大選年里,兩黨候選人都主打"與中國展開貿易戰"這副牌,還與亞洲各盟國(大多為中國鄰居)展開大規模的軍事演習。為期十天的"金色眼鏡蛇"七國軍演于2月17日落下帷幕;2月20日至24日,韓美聯合反潛訓練在黃海舉行,這是韓美迄今展開的最大規模反潛軍演。與此同時,另一場規模更大的聯合軍演也在進行中。2月11日,美國空軍、日本航空自衛隊和澳大利亞空軍聯合舉行的為期3周的"對抗北方-2012"演習在關島拉開帷幕。美國與菲律賓在3至4月份舉行聯合軍事演習,地點就是中國南海地區。
亞太周邊國家對中國的防備之心正在升級。印度、日本和菲律賓的軍購計劃正在加大。據中國香港《亞洲時報》報道稱,為了對抗中國,菲律賓正在拼命擴充軍備,經費來源分別由政府方面和開發南沙海域的氣田公司支付。位于巴拉旺西北的Malampaya氣田位于中菲南沙海域爭議地段,目前被菲律賓政府看做是"搖錢樹"。這一氣田工程由殼牌菲律賓石油勘測公司和美國雪佛龍公司共同開采,雙方各持45%股份,菲律賓政府所有的PNOC勘探公司只占10%股份,但歷年獲得的利潤總額高達54億美元,2011年,菲律賓政府拿到了11億美元。菲政府用此收入設立所謂的特別預算基金151基金,主要用于反華所需軍費。
與俄羅斯結盟很有必要。專家表示,軍演破壞了以往的地區合作基礎,中國必須重新鞏固自己的外交地盤,積極與俄羅斯聯盟。中國國際問題研究基金會能源外交研究中心主任王海運認為,在未來多極世界,中國不能是一個單槍匹馬的"孤獨大國"。
中國要成為名副其實的大國和未來世界力量中心之一,就應當在周圍凝聚"一大批朋友",要因時因勢適當調整方略。結盟還是不結盟,絕不應成為一成不變的教條,國際安全形勢的變化要求我們重新審視"不結盟"政策,當務之急應該發展準結盟關系,即不是盟友的盟友關系,尤其要深化與俄羅斯的關系。軍事科學院科研指導部原部長黃星認為,中美關系說白了就是"與狼共舞",面對復雜的國際形勢,中國要采取比較靈活的方式處理聯盟問題,從長遠大局看,中俄間深化戰略伙伴關系非常必要,是政治的選擇。
免責聲明:上文僅代表作者或發布者觀點,與本站無關。本站并無義務對其原創性及內容加以證實。對本文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或圖片)的真實性、完整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參考時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制作、轉載、同意會員發布上述內容僅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但不表明本站認可、同意或贊同其觀點。上述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決策之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如對上述內容有任何異議,請聯系相關作者或與本站站長聯系,本站將盡可能協助處理有關事宜。謝謝訪問與合作! 中鎢在線采集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