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再恐嚇:稀土問題中國若不讓步將遭制裁
美國、日本、歐盟近日聯手擬對中國限制稀土出口向世界貿易組織(WTO)提出貿易訴訟。中國兩部門隨即表態指出,中國出于保護環境和資源的目的,整頓了亂開亂采的企業,未限制出口;其次,2011年出口配額甚至都未用完。中方將根據WTO爭端解決程序,妥善處理有關磋商請求。德國媒體對此分析認為,中國限制稀土出口的做法符合本國國情,但也認為“中國若不讓步,可能會遭到制裁”。
德國《世界報》3月13日的一篇文章這樣寫道:“在針對中國的圍繞稀土的貿易戰爭中,歐盟、美國和日本結盟。這些工業國家向世界貿易組織(WTO)投訴中國,從而冒著與這個世界第二經濟大國進行貿易戰爭的風險。這個貿易糾紛是北京與另外三個世界經濟體之間的諸多糾紛之一。然而,歐盟、美國和日本聯合在世貿組織對這個崛起的世界經濟大國采取行動,還是第一次。”
“中國對稀有原材料的開采占到全球消費量的97%,從而幾乎保持世界開采的壟斷。但是,中國僅僅控制大約全球儲量的1/3。在加拿大、美國、巴西、印度、俄羅斯、越南、澳大利亞和哈薩克斯坦也發現大型礦床。”該報說。
文章還指出,中國自己對稀土的需求也大大上升,所以,中國生產者現在“優待”本國買主。此外,中國明顯感到被占了便宜,因為由于開采成本較低,金屬很長一段時間在世界市場以相當低的價格出售。溫家寶曾對默克爾說過,中國過去以賣鹽的價格出售稀土。然而批評者堅信,中國主要想為本國產業創造競爭優勢,也常常推測中國想借助于出口限制迫使外國康采恩將工廠搬到中國,這樣可以更容易獲得這種原材料。
《世界報》3月13日的另一篇評論認為,“盡管北京在稀土出口限制問題上較之以往的貿易爭議有更好的理由,但很有可能遭到世貿組織的譴責”。
報道呼吁道:“現在采取協調一致的行動很重要,因為關系到這個在遠東崛起的世界經濟大國能否遵守自由競爭的游戲規則。對于德國的企業來說,這個努力其實姍姍來遲。因為不像其名稱所暗示的那樣,稀土并不稀有,而是全球到處都有。中國雖然開采全世界消費量的97%,中國的地下儲藏也只不過是總蘊藏量的1/3。作為比較,石油輸出國組織控制全球石油儲量的2/3。中國主宰世界市場,是因為中國的開采成本低,工業國家的礦山跟不上。自從中國限制釔和镥等金屬的出口以來,市場價格上漲。價格更貴導致其它國家的開采重新有利可圖。”
“全世界范圍內,關閉的礦山重新開張,開發了新的儲量。目前的緊缺可以很快告終。對德國的工業來說是個好消息,新的供貨商今后會減少對中國的依賴。然而稀土會更貴,因為澳大利亞或加拿大的金屬開采要比中國更昂貴。”該報分析說。
《德國金融時報》3月13日報道則稱,“中國對呼吁無動于衷,現在該世貿組織(WTO)出面解決了。”報道說道:“北京多年來就加緊出口限制,其中包括交貨配額和出口關稅,這巨大地推動了原材料價格。”該報還介紹說,世貿組織的審議應在一個月以后開始,仲裁程序會以世貿組織的仲裁判決告終。“中國若不讓步,就會導致在最糟糕情況下受到制裁。”
對于外界呼吁中國放寬稀土出口的不合理要求,中國工信部和商務部分別于13日做出回應。工信部部長苗圩13日表示,中方一旦因稀土出口等問題被起訴,將會主動應訴,說明情況。苗圩強調,中國的稀土出口政策并不是針對某一個國外用戶,更不是想通過這種辦法進行貿易保護,而是出于保護環境,實現資源可持續利用和發展。商務部條約法律司負責人當天也指出,中方政策目標是為了保護資源和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無意通過扭曲貿易的方式保護國內產業。
美歐日訴訟中國 意圖還原稀土“白菜價
美歐日近期擬針對中國的稀土出口配額提起訴訟。3月13日,中國收到美歐日提出的有關稀土、鎢、鉬出口管理措施的磋商請求。如果磋商無效,將按程序等待世界貿易組織(WTO)專家組和上訴法庭的裁定。
目前的稀土貿易之爭,其本質就在于定價權。過去,由于國內出口商惡性競爭無序出口,我國在國際稀土貿易市場上失去定價權,寶貴資源賣了“白菜價”。盡管后來中國對稀土出口確定了配額,但并沒有對歐美日的需求造成實質性傷害。以2011年為例,截至11月份,中國累計出口稀土14750噸,僅占全年出口配額總量的49%。換言之,歐美日的企業并沒有因為中國的配額而出現“吃不飽”的情況。國際市場上的稀土價格,由于中國保護資源的努力等原因,出現較大幅度上升。美歐日這場訴訟的目的,說白了,就是還想在稀土貿易中支付“白菜價”。
稀土的17種稀有金屬元素是現代工業不可或缺的“調味品”。目前,中國的稀土儲量大概占全世界稀土儲量的36%,卻提供了國際市場上90%的供給。無序的開發,已經給我國造成嚴重環境問題。部分生產企業環保意識不強,“搬山運動”式的稀土開采,造成了極低的資源利用效率與環境污染。即便通過技術提升,稀土生產仍難以徹底解決污染問題。環境問題不只影響中國,從內蒙古刮起的沙塵暴,不到一天就能到達日本。日本政府一方面敦促中國加強環境保護,另一方面又不顧危害要求中國繼續大規模開采內蒙古的稀土資源,這實在是奇怪邏輯。
再者,美歐日等長期抱怨中國的貿易政策造成國際經濟發展的不均衡。在此背景下,管控“兩高一資”(高耗能、高污染、資源性)產品的出口,正是我國平衡貿易努力的重要環節。美歐日等一方面指責中國出口產品太多;另一方面又不愿在本國開采成本較高、污染較重的資源性產品(如稀土),反而指責中國配額出口這類產品。其雙重標準,讓人難以接受。
對于目前的國際稀土貿易爭端,我國需要充分運用國際貿易規則,理性、從容應對。
從長期看,我國需要確立長期可持續的稀土發展戰略。首先,要加快并購重組,徹底改變我國稀土企業“小而散”或“大而不強”的窘境。其次,應通過立法,加強開采加工技術管理、環評管理,改進市場準入管理體系。第三,我國有必要借鑒在國際鐵礦石貿易中的教訓,鼓勵構建新的懂得國際競爭規則的行業協會,徹底解決生產交易環節中的無序競爭問題。對生產企業而言,一定要守住自己產品的定價權。
總之,對于當前的稀土國際貿易爭端,任何“陰謀論”與民族主義情緒都無濟于事。我們在積極應對WTO訴訟的同時,需要明確我國的政策目標,及早制定綜合性的長期稀土戰略。在稀土資源保護問題上,只要措施得當,我們就沒有悲觀的理由。
免責聲明:上文僅代表作者或發布者觀點,與本站無關。本站并無義務對其原創性及內容加以證實。對本文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或圖片)的真實性、完整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參考時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制作、轉載、同意會員發布上述內容僅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但不表明本站認可、同意或贊同其觀點。上述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決策之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如對上述內容有任何異議,請聯系相關作者或與本站站長聯系,本站將盡可能協助處理有關事宜。謝謝訪問與合作! 中鎢在線采集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