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用稀土“敲打”中國的政治手腕
近日,美國連同日本和歐盟就“中國稀土出口限制措施”向世貿組織提出訴訟,試圖增加在與中國日益升級的貿易爭端中的籌碼,迫使中國在此問題上就范。
眾所周知,稀土有著“工業維生素”的美稱,是信息技術、生物技術、能源技術等高技術領域和國防建設的重要基礎材料。美國、日本和一些歐洲發達國家對于稀土資源非常重視,甚至上升到戰略儲備的高度,并長期以低價從中國大量進口稀土。
隨著中國經濟發展的不斷深入,高污染高耗能的產業不斷升級調整,稀土礦的開發也力求科學、合理。
據有關權威統計數字顯示,在全球已探明的1億噸稀土儲量中,中國擁有3600萬噸,僅占36%。擁有1300萬噸稀土儲量的美國居第三位,僅次于中國和俄羅斯。
近年來,中國稀土礦的開發對生態環境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水土流失、植被破壞等環境問題日益突出,成為了稀土開發的“后遺癥”,相關稀土礦所在地區也在尋求各種有效措施解決和彌補環境污染所帶來的問題。
此時,西方國家打出“稀土供應鏈”的幌子,公然指責中國限制稀土出口,完全是置他人安危于不顧。西方國家刻意對中國限制稀土資源出口指三道四是沒有道理的。有關資料顯示,中國2011年前11個月的稀土出口量占2011年全年出口配額總量的49%,出口大幅度減少卻并沒有影響到國際市場對稀土的正常需求,國際稀土市場供應依舊趨于穩定,這就直接證明了現有的全球稀土供應量遠遠大于實際需求。
而美國近年來稀土生產幾乎陷入停頓,但位于加利福尼亞州與內華達州交界處的芒廷帕斯礦一度是美國稀土生產的龍頭企業,扮演著半壁江山的重要角色。
芒廷帕斯礦由莫利礦業公司經營,距賭城拉斯韋加斯只有一小時車程,緊鄰橫貫加州的15號州際公路,于1949年被發現,主要蘊藏鈰、鑭、釹和銪等輕稀土(又稱鈰組)礦物。該礦于1965年正式投產,一直持續不斷地運營了20多年,并在1984年達到頂峰,產量一度占全世界稀土總產屋的70%,開采和加工的稀土材料可滿足全世界大部分需求。
但在1998年,由于廢水處理管道多次破損,導致60萬加侖含有放射性物質的廢水外泄,違反了美國環保規定,該礦停止了部分生產。直到差不多十年后,該礦才正式恢復生產。
目前,莫利礦業公司正在實施擴大產能的計劃,在斥資7億美元更新了該礦的銑削和煉油設施后,該公司最近著手實施“鳳凰項目”,興建一座新的生產和加工設施。
據了解,除這座礦以外,美國愛達荷、蒙大拿、科羅拉多、密蘇里、猶他和懷俄明等州也發現了稀土礦藏。
就稀土儲量來說,美國實際上是坐在“金山”上,但卻舍近求遠,要求中國多出口。有分析指出,奧巴馬政府在稀土問題上“敲打”中國,多半是出于國內大選的政治因素。
美國某媒體報道稱,共和黨人一直指控奧巴馬政府對中國過于軟弱。美國今年晚些時候將舉行大選,美國經濟是大多數選民關心的頭號議題。
目前美國經濟復蘇緩慢,失業率居高不下,美國一些政界人士往往拿中國說事,以討好選民或轉移國內民眾的視線。
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米特•羅姆尼率先將中國推到了美國大選的風口浪尖。他指責中國“作弊”,要求中國允許人民幣大幅升值,并威脅要將中國商品拒于美國市場之外。奧巴馬政府這時又拿稀土問題大做文章,目的是爭取更多選民支持,為民主黨拉到更多選票。
美國企業研究所的共和黨經濟學家凱文•哈西特在談到政客拿中國說事時稱,這樣做顯示的是政治才華,雖然從經濟學上講很糟糕。
紐約大學商學院教授拉里•懷特也表示,奧巴馬總統以保護本國產業為由就中國稀土出口向世貿組織提出的磋商請求實質上對于降低美國整體失業率并無實質作用。他表示,美國政府此舉實際上是做給大眾看,做給選民看,為選舉服務,因此也將會有很多戲劇性的“表現”。
美國著名稀土專家、“技術金屬研究所”創始人杰克•利夫頓認為,美國政府的發難只能產生適得其反的效果。
免責聲明:上文僅代表作者或發布者觀點,與本站無關。本站并無義務對其原創性及內容加以證實。對本文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或圖片)的真實性、完整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參考時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制作、轉載、同意會員發布上述內容僅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但不表明本站認可、同意或贊同其觀點。上述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決策之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如對上述內容有任何異議,請聯系相關作者或與本站站長聯系,本站將盡可能協助處理有關事宜。謝謝訪問與合作! 中鎢在線采集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