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稀土出口“官司”:一只早晚會落下的靴子
“意料之中。”得知美、歐、日在世貿組織爭端解決機制下提出有關稀土出口管理措施的磋商請求時,中國商務部條約法律司司長李成剛如是說。
鑒于近年來圍繞稀土出口的各種風波,李成剛的上述表態不難理解。適逢美國總統大選年,炒作中國議題以討好選民撈取選票,已成為兩黨候選人屢試不爽的手段。
2月底,美總統奧巴馬就成立“跨部門貿易執法機構”簽署行政命令,該機構旨在針對中國和其他國家的所謂不公平貿易行為開展調查和執法。鑒于此前WTO已裁定中國限制部分原材料出口違反世貿規則,各方都在靜候稀土官司這只“靴子”的落地。
分析普遍認為,美歐等訴中國原材料出口限制措施在WTO“得手”,只是前者針對稀土發動攻勢的前哨戰。美歐等認為,中國以保護環境和可用盡自然資源為由限制稀土及其它原材料出口,實質是借題發揮,且不符合入世承諾。
事實上,中國官方根據世貿規則對稀土等資源類產品實施管控,既有來由又合情合理。記者對稀土大省內蒙古的采訪中發現,稀土開采對于環境的危害甚巨。在包鋼附近的尾礦庫旁記者看到,由于對稀土的開采和加工,尾礦庫給當地帶來嚴重的污染和生態破壞,而且嚴重威脅當地村民身體健康。
采訪中,當地官員把稀土與發菜并稱,后者因與“發財”諧音,一度吸引大批人赴內蒙古采集,由之帶來的草原植被破壞,導致風災和旱災程度加重、沙塵暴加劇,對黃河中上游地區乃至國家的環境安全帶來嚴重負面影響。
中國保護環境的初衷,得到了WTO的認可。即便是在后者裁定中國9種原材料出口限制違規時,這一立場也未改變。據了解,導致中國在原材料出口限制案敗訴的一個重要原因,即是WTO認為中國請求援引例外條款時,并未對國內開采及生產采取“一視同仁”的限制。鑒于中國對稀土的限制要更嚴格一些,本輪訴訟中國或將有更大的騰挪空間。
依照相關流程,從歐美日正式對稀土出口管理提出磋商,到專家組審議,再到世貿組織上訴機構發布裁決報告,期間應有二三年甚至更長的時間。在此期間,不排除中國在不影響政策目標的前提下,對相關管理措施予以調整以使其更適于世貿規則,從而更從容應對訴訟。
有必要指出的是,美國本身擁有大量稀土資源,但因勞動力成本和環境資源影響,并不自行開采。“己所不欲,施于他人”,且咄咄逼人,可以說是雙重標準,不夠“厚道”。
當下,“稀土出口案”既然已被上訴至WTO,中國是否能夠“全身而退”還屬未定之數,有些學者預判更為悲觀。但既然靴子已然落下,除了積極應對,中國已別無他途。可以預期的是,不論結果如何,中國根據世貿規則對資源類產品實施科學管理,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立場不會改變,稀土不應也不會成為中美、中歐、中日貿易的“滑鐵盧”。
免責聲明:上文僅代表作者或發布者觀點,與本站無關。本站并無義務對其原創性及內容加以證實。對本文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或圖片)的真實性、完整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參考時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制作、轉載、同意會員發布上述內容僅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但不表明本站認可、同意或贊同其觀點。上述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決策之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如對上述內容有任何異議,請聯系相關作者或與本站站長聯系,本站將盡可能協助處理有關事宜。謝謝訪問與合作! 中鎢在線采集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