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上市公司沖突礦產調查進展緩慢
普華永道的一份新報告顯示,許多公開上市公司可能無法按照要求在5月底之前完成其產品中是否含有某種來自非洲戰亂國家的“沖突礦產”(Conflict minerals)的公開報告。
沖突礦產涉及錫、鉭、鎢、金等4種礦產,主要來自剛果民主共和國及其周邊的烏干達、盧旺達等9個國家,有可能成為武裝勢力的資金來源。幾乎所有電子設備都在使用沖突礦產,例如作為焊錫原料的錫以及用于電容器的鉭等。實施管制,不僅是電子設備,還將對汽車、宇航及珠寶飾品等多種產業領域產生影響。對沖突礦產實施管制,強制要求企業調查供應商并公布相關信息,有望切斷武裝勢力的資金來源。
普華永道的這份報告恰逢美國上訴法院權衡是否取消沖突礦產規定,因為這項規定遭到了行業界的強烈反對。
盡管如此,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并沒有給公司寬緩期限,他們必須在5月31日前提交報告。
在普華永道調查的15個行業的700家公司中,只有4%的公司完成了向SEC提交的沖突礦產報告。而其余90%的公司尚未準備完畢,報告編寫難度超乎想象。
普華永道認為,時間已經不多了,公司需要加快進度。
SEC的沖突礦產規定起源于2010年針對華爾街金融改革的多德-弗蘭克(Dodd-Frank)法案。該法案第1502條要求各公司向美國證券和交易委員會以文件披露及報告有關他們產品內所使用的錫,鉭(鈳鉭鐵礦),鎢和金。
人權組織說服立法者制定了這項規定,旨在讓消費者不要使用來自反叛組織控制和發生人權沖突地區的礦產。規定要求,公司必須弄清楚其產品,比如電腦和汽車零部件中所使用的礦產是否來自民主剛果等國家。關于礦產來源的調查結果必須向SEC報告,并在公司網站上披露。
但是,此舉遭到了美國商業聯合會、商業圓桌會議(Business Roundtable)和國家制造業協會的抵觸,他們認為這將使公司成本大幅上升,對于公司來說,產品中所用的礦產很少,但要弄清楚其來源太難。商業組織已經起訴SEC要求廢除這項規定。
如果公司懷疑產品中一些礦產來自民主剛果,他們還必須進行外部審計,并進行進一步的盡職調查。
普華永道的調查發現,62%的公司需要有1到2名雇員全職進行沖突礦產的調查。而截至目前盡職調查做的比較好的行業只有技術、能源和金屬。
但是,也有一些被調查者支持這項規定,認為需要這么做。
SEC的這項規定已經迫使更多公司到其他國家尋求礦產供應。45%的被調查者為了避免經營受到損失,已經決定遠離沖突礦產所在的國家。
另外,67%的被調查者希望在最初兩年內不要再進行外部審計,這些沖突礦產要么來自其它國家,要么其來源根本無法知曉。
普華永道認為,公司應該根據規定在要求期限內提交報告。因為還不知道上訴法院什么時候做出撤銷這項規定,起碼在5月底以前不會。
鎢鉬制品生產商、供應商:中鎢在線科技有限公司
詳情查閱:http://www.chinatungsten.com
訂購電話:0592-5129696短信咨詢:15880262591
電子郵件:sales@chinatungsten.com
鎢圖片網站:http://image.chinatungsten.com
鎢視頻網站:http://v.chinatungsten.com
鎢新聞、價格手機網站,3G版:http://3g.chinatungst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