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亚洲大尺度高清,国产高潮流白浆喷水免费网站,97久久综合区小说区图片区,精品国产免费第一区二区三区

微信公眾號
首頁新聞首頁國際資訊國內資訊會員新聞鎢業新聞統計數據粉末冶金鎢軍事與核能供應求購
作者:有色金屬生產商、供應商-中鎢在線    文章來源:網絡轉載    更新時間:2015-4-22 16:04:25

“一帶一路”戰略為有色金屬添新動力

中鎢在線新聞網-鎢新聞

 

在全球經濟復蘇乏力的大背景下,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大國,中國提出“一帶一路”的大戰略,無疑為帶動全球經濟增長確立了一個大方向。

 

“一帶一路”的思想有著深刻的歷史源頭及意義。20139月和10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出訪中亞和東南亞國家期間,先后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重大倡議!耙粠б宦贰必灤W亞大陸,東邊連接亞太經濟圈,西邊進入歐洲經濟圈。無論是發展經濟、改善民生,還是應對危機、加快調整,許多沿線國家都同我國有著共同利益。

 

歷史上,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就是我國同中亞、東南亞、南亞、西亞、東非、歐洲經貿和文化交流的大通道,“一帶一路”是對古絲綢之路的傳承和提升,獲得了廣泛認同。

 

328,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外交部、商務部聯合發布了《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以下簡稱《愿景與行動》)。該文件提出,要拓展相互投資領域,加大煤炭、油氣、金屬礦產等傳統能源資源勘探開發合作,積極推動水電、核電、風電、太陽能等清潔、可再生能源合作,推進能源資源就地就近加工轉化合作,形成能源資源合作上下游一體化產業鏈。

 

有觀點認為,在全球礦業持續低迷的大背景下,“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將給礦業帶來無限的發展機遇。

 

能源商機與政策機遇

 

“一帶一路”規劃背景在于世界經濟復蘇乏力,中國周邊地區需要新的經濟引擎來帶動經濟繁榮,世界能源新格局變化提供了能源合作的契機——亞洲新興經濟體崛起帶動該區能源消費量增長,美國因能源獨立降低對中東能源依賴令后者亟需尋求新買家,加上烏克蘭危機把俄羅斯能源戰略推向亞洲,世界能源市場重心逐漸東移,中國成為能源地緣政治的中心,能源企業更是合作的主力軍。

 

業內人士分析,“一帶一路”在能源領域的互聯互通主要體現在如下4個方面:

 

基建:“一帶一路”能源合作基建先行。整個“一帶一路”文件的基調是基建先行,能源互聯互通合作也是如此,由油氣管網和電力走廊等能源通道展開。《愿景與行動》提到,“加強能源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合作,共同維護輸油、輸氣管道等運輸通道安全,推進跨境電力與輸電通道建設,積極開展區域電網升級改造合作”。

 

目前,中國正在籌劃和建設多條能源通道,包括中亞4條能源管線、海上絲路能源樞紐、中俄油氣管線合作、中巴能源走廊、中緬能源通道和周邊地區電網等。“一帶一路”能源合作為這些項目帶來了推動力,并且成為其支點。尤其是中俄、中亞的天然氣管線合作和海上絲綢之路的能源樞紐,都是中國將其能源合作在“一帶一路”輻射出去的重要起點,與周邊地區的豐富能源資源毗鄰更是中國的優勢之一。

 

產業方面:借低油價加強“一帶一路”沿線油氣投資與整合。《愿景與行動》表示,需“加大煤炭、油氣、金屬礦產等傳統能源資源勘探開發合作”,“推進能源資源就地就近加工轉化合作,形成能源資源合作上下游一體化產業鏈。加強能源資源深加工技術、裝備與工程服務合作”等

 

將持續一段時間的低油價正好為中國油氣企業帶來“一帶一路”油氣資源投資、并購和整合的契機。油價下跌令“一帶一路”沿線地區的油田市值下跌,一些油氣產業甚至處于虧損狀態,需要向外尋求合作機會或低價出售資產。

 

中國企業可以借助低油價,在“一帶一路”沿線并購油氣區塊,建造分屬上中下游領域的能源開發中心、加工煉化中心和市場中心,將其整合在一起,并可以以“一帶一路”重要地區新疆油氣改革板塊為試點。與此同時,“一帶一路”也將促進中國拓展在沿線地區的可再生能源產業市場份額。

 

不過,石油開采畢竟屬于高技術和高風險行業,管理、資金、技術等進入門檻比較高,要求投資者有非常強的專業能力和抗風險能力,因此需做好投資風險、地緣政治風險、安全風險等風險評估。

 

金融方面:建立“一帶一路”能源金融體系。“一帶一路”能源合作涉及大量投資項目,需要大量戰略資金,有必要建立成熟的能源金融體系來運作。因此,亞投行和“一帶一路”在一定程度上是相輔相成的:加入亞投行的國家大部分都在“一帶一路”沿線上;亞投行將提供“一帶一路”所需要的大量資金,推動沿線的基礎設施建設,促進中國與沿線國家的戰略互惠。

 

中國需要關注“一帶一路”能源金融衍生品的發展,包括油氣現貨、期貨、金融產品合約、綠色金融等,如籌備多年正擇機上市的原油期貨;建立有影響力的能源基準價格,提高能源貿易本幣結算規模,例如在天然氣貿易中用人民幣結算,推進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中國在“一帶一路”沿線地區的管道、電網、樞紐等基建網絡已逐步成形,為能源交易樞紐創造了有利條件,能促進亞洲定價中心的發展。

 

制度方面:“一帶一路”能源合作由雙邊走向多邊,創造新秩序!耙粠б宦贰蹦茉椿ヂ摶ネǖ幕A是中國周邊區域合作,跨國基建把各國連在一起,也意味著中國對外能源合作將由單邊走向多邊。這是國際關系里“制度現實主義”的一環:一方面,中國需借鑒能源憲章等國際機構,制定好多邊治理的游戲制度,另一方面,中國將傳達絲路本身合作開放的互利共贏精神。

 

亞投行推出以來,包括英國、俄羅斯、土耳其、沙特、韓國等歐亞中東各國先后表示加入,引起了全球各界的強烈關注。對于美國而言,盟國不顧美國壓力加入中國主持的亞投行無疑是一種挑戰。除了對其組織結構和作用定位上的疑慮,美方更擔心的是中國經濟影響力增強、左右全球貿易規則。短期而言,美國在亞太的經濟布局將受到中國的壓力;長期來看,這將成為中國所推動的新國際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雙方在未來還將有更加激烈的博弈。中國需要評估其他勢力的反作用力,并思考如何對外推送其正能量和軟實力。

 

鋼鐵業將借力擺脫陰霾

 

有分析認為,“一帶一路”基礎建設投資大,能源、高鐵、核電等裝備制造會帶來大量鋼鐵需求。在“一帶一路”沿線64個國家中,鋼材凈進口國占70%以上,是我國鋼材出口的重要目標市場;即使是凈出口國和進出口平衡國,也會由于品種調劑和貿易因素進口一些鋼材,也是我國鋼材出口的目標市場或潛在市場。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我國粗鋼產能過剩2億噸左右,“一帶一路”可推動鋼廠“走出去”,在外建廠緩解國內產能過剩的局面,還可利用國外部分地區優越的礦產資源,減少成本。另一方面,“一帶一路”也可促進產量轉移,加強跟亞洲、歐洲、非洲等國家的合作,促進鋼材的出口,從而緩解國內供需矛盾。

 

專家表示,“一帶一路”帶動的基建項目投資,將大大拉動鋼材需求,刺激鋼廠往西部、沿海地區轉移,改善國內鋼鐵業的產業布局,利于鋼鐵業的長期發展。

 

在鐵路建設方面,突破國家界限的“歐亞鐵路網計劃”將刺激鐵路建設的發展。據不完全統計,目前“一帶一路”中有意向的鐵路工程已達到0.5萬千米,和歐亞鐵路網的8.1萬千米規劃目標相比,還有巨大空間。按照重軌、中軌、輕軌的重量估算來看,目前的鐵路工程拉動軌道用鋼27萬噸,占2014年全國鐵道用鋼產量的4.8%,若歐亞鐵路網建成,則至少達到469.8萬噸。

 

今年“兩會”明確,2015年鐵路投資規模將達到8000億元,按照1萬元拉動0.32噸鋼材計算,預計將拉動2560萬噸鋼材需求量,同時供電站、公路等基建也將拉動鋼鐵需求。

 

以新疆為例,2014年底,“一帶一路”互聯互通的“中巴經濟走廊”公路項目向包括中國在內的企業正式啟動招標,將涉及公路、鐵路、油氣和光纜通道的建設,計劃2030年完成,預計總投資456億美元,拉動鋼材需求170萬噸,約占新疆鋼材總產量的14%。

 

來自中鋼協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兩個月,全國粗鋼、生鐵產量和去年同期相比分別出現了1.500.02個百分點的下降,但鋼材產量卻出現了2.13個百分點的增長。粗鋼、生鐵的日均產量延續了201412月份以來的觸底反彈趨勢,繼續溫和上行;而鋼材日均產量則陡然反轉,從201412月的相對高位斷崖式下跌10.09個百分點,和粗鋼、生鐵日均產量的上行趨勢背道而馳。

 

有分析稱,“一帶一路”會分擔我國部分鋼鐵產能過剩問題,但終究只是一項長期戰略。若想借助該發展戰略使中國鋼鐵立足海外,首先還需提升自身的生產能力,實現產品的高端化。

 

業內人士表示,鋼材需求下滑是后工業化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隨著我國產業結構的調整,鋼鐵業的增長空間有限。我國鋼企正在由只生產轉向服務性生產,這將成為我國鋼市的增長點。

 

綜合來看,“一帶一路”對鋼鐵業來說利好多多。未來隨著國內經濟逐漸回暖和基建投資的拉動,鋼鐵行業也將逐步擺脫陰霾。

 

有色金屬將添新動力

 

新常態下中國經濟下行壓力依然較大,工信部原材料工業司預計,201510種有色金屬生產、消費、投資將進一步緩慢增長,產品價格將延續弱勢震蕩態勢,企業經營難度依然很大。

 

以電解鋁為例,現有3500萬噸電解鋁產能中應淘汰的落后產能已不多,但企業關停過程中涉及地方稅收、人員安置、債務化解、上下游產業等一系列問題,產能退出渠道不暢,電解鋁產能過剩壓力仍較大。

 

由于電力體制原因,煤炭價格下跌帶來的發電成本下降難以傳導到用戶,采用網電的國有電解鋁、海綿鈦等企業虧損嚴重。銀行對企業信貸普遍收緊,企業轉而向影子銀行獲得高息貸款。2014年,規模以上有色金屬工業企業財務費用增長高達20%。

 

另外,國企改革步伐較慢,企業發展活力亟需增強。2014年,有色金屬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利潤占全行業的6.5%,虧損額占全行業的67%;國有骨干企業虧損額占鋁行業凈虧損額的90%以上。

 

專家建議,有色金屬行業要借助“一帶一路”戰略加快“走出去”,瞄準“低品位”礦山開發、擴大有色金屬應用等技術需求攻關,打破資源環境約束瓶頸;同時,還要努力實現跨行業的融合,同產業資本與金融資本耦合,重塑產業價值鏈體系。

 

當前,有色金屬行業面臨著突出的“雙擠壓、三約束”局面。“雙擠壓”即價格上不去、成本下不來的雙重壓力,“三約束”包括產能過剩的約束、技術水平的約束和生態環保的約束。

 

中國有色工業協會的數據顯示,2014年國內市場銅、鋁、鉛價格分別同比下降7.8%6.9%、2.7%,鋁價相當于回到20多年前。2015年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仍將持續低迷,國內PPI連續36個月持續下降,有色金屬產品價格遇到天花板。同時,資金、勞動力和資源環境成本都在剛性提高,成本的“地板”在不斷抬高,一些企業還可能遇到資金鏈斷裂。

 

在連續多年的快速增長后,有色金屬行業目前已進入平穩運行狀態。2014年,規模以上有色金屬企業工業增加值增長11.2%,比全國工業增幅高2.9個百分點,增幅同比下降2個百分點。有色金屬行業投資增幅連續10多年大幅高于全國平均水平的趨勢已經結束。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預計,今年有色金屬工業生產、消費、投資將保持6%左右的增長速度。

 

化解產能過剩仍是今年有色金屬行業的工作重點。資料顯示,2013年以來,全國電解鋁已停產和減產產能338萬噸,但目前運行產能仍有約3200萬噸,而且還有部分新產能釋放,過剩壓力很大。除了冶煉產能之外,普通銅鋁加工也已出現過剩。

 

專家表示,化解產能過剩要在前幾年淘汰一批、整合一批的基礎上,加快消化一批、轉移一批。一方面要堅持不懈抓擴大應用,繼續推進“以鋁代鋼”、“以鋁節銅”以及建筑領域“以鋁節木”;另一方面,繼續推動產能向國內資源、能源富集地區轉移。同時,借助實施“一帶一路”戰略,同有關國家加強產能合作、資源合作,加快有色金屬“走出去”步伐。

 

從近期的市場反應看,隨著“一帶一路”戰略相關舉措不斷推出,銅的翻身似乎見到了曙光。

 

數據顯示,2015年初國內外銅市最大跌幅紛紛逼近15%,但從1月底開始,銅價大幅反彈。到目前為止,銅價反彈幅度達到10%,其中,LME銅價回到接近6000美元,國內銅價也回到接近4.3萬元人民幣。

 

究其原因,需求方面,下游行業的不佳表現是主導因素。有數據顯示,2015年伊始,空調、電纜兩大銅下游消費行業同比降幅巨大。然而,歷史總是值得借鑒的。與過去兩年一樣,經濟的疲軟以及銅基本面的過?偸悄瓿蹉~價大幅下跌的主要原因。但隨著政府穩增長的政策陸續出臺以及 “一帶一路”戰略舉措的明確,銅價將迎來復蘇。

 

目前,中國是全球最大的金屬消費國,銅需求量超過800萬噸/年,這一數據占據了全球銅消費總量的將近一半。與鐵礦石相同,中國銅的對外依存度很高,一半要靠進口。但中國并不具備全球性的交易產品、交易市場以及交割庫,這也直接導致我們在定價權方面非常被動。業內人士表示,大宗商品交割庫的設立對中國大宗商品市場的發展以及爭取大宗商品定價權極其重要。

 

于內而言,交割庫的設立將給中國大宗商品消費提供更安全的保障。當全球范圍內大宗商品供應過剩時,企業會盡可能地選擇運往位于中國的倉庫;國內需求短缺時,也可就近從中國的倉庫進貨。如此一來,很多金屬的交易成本會大大降低。

 

對外來說,2015年“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勢必將帶動基建產能的對外輸出,其中,電力、鐵路等設施的鋪設將帶來大量的銅需求。而屬于中國自有的大宗商品交易所及交割庫將大大降低出口成本,縮短沿線國家與我國的時間和距離。

 

一旦打造出諸如LME的銅類交易所,圍繞銅展開的現貨交易、銀行質押融資和保險配置服務都會發展起來,市場的繁榮也將有利于國際定價權的爭奪,進一步提升“中國銅”在全球商品定價體系中的地位。

 

有專家預計,受惠于“一帶一路”電力投資利好消息的釋放,銅、鋁作為輸電線路的主要耗材也將大量增加,有色金屬行業無疑將迎來一場新的機遇期。

 

黃金行業將獲重大機遇

 

我國黃金市場正在逐步開放,黃金產業發展迅猛!耙粠б宦贰毖鼐國家黃金資源豐富、需求旺盛,具備良好的合作基礎。有專家提出,應建立黃金合作發展機制,并將其納入國家“一帶一路”戰略規劃。此舉能夠加強黃金市場投融資和貿易合作,推動區域黃金產業協同發展。

 

有消息稱,“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將給國內黃金市場帶來重大機會,黃金交易有可能成為中國與沿線國家商貿交易的重要契合點。自去年918日上海黃金交易所黃金國際板啟動以來,交易運行平穩,交割路徑暢通,資金劃付結算便捷,進口轉口機制順暢。截至目前,該板已吸收了近60家國際會員,其中不少來自“一帶一路”沿線國家。

 

中國近幾年逐步發展成為黃金的供給大國及需求大國。“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連接了國內和國外的黃金供需市場。從地理位置上可以發現,處于戰略實施范圍內的各大省市坐擁眾多金礦,中國黃金、山東黃金、紫金礦業、招金集團、湖南黃金、云南黃金、中礦集團、西部黃金、靈寶黃金等國內重要黃金企業大部分深深扎根于該戰略區域范圍內。

 

國外亦是如此。印度、泰國等“一帶一路”沿線亞洲國家將是全球黃金市場的重要需求方。近幾年,隨著黃金避險需求的不斷提升,各國央行已經由黃金的凈出售方轉變成為凈購入方,“一帶一路”沿線的俄羅斯、哈薩克斯坦、阿塞拜疆、土耳其等國就是其中的主要代表。而且,該范圍遍及東南亞、獨聯體、非洲等礦產資源豐富的地區,包含緬甸、越南、俄羅斯、塔吉克斯坦、秘魯、蒙古、菲律賓等國在內的巨大黃金資源圈。這將給國內的黃金市場帶來重大機遇。

 

隨著黃金國際板的不斷發展,我國在黃金市場的定價權將不斷擴大,影響力也不斷加深;同時,國內的黃金企業迎來重大的機會和挑戰,充分利用好目前的戰略機遇期將會給未來的黃金產業帶來長足發展。

 

從現實和長遠來看,建立黃金合作發展機制,不僅意義重大,而且具有良好的基礎。業內人士建議,建立人民銀行、外交部、發展改革委、商務部等相關部門牽頭,以上海黃金交易所為核心,“一帶一路”沿線省份主要黃金產用金企業、其他黃金市場主體等共同參與的黃金合作發展機制。

 

地質工作將大有可為

 

“一帶一路”戰略將是我國未來10年的重大政策紅利,將給包括地質工作在內的諸多行業帶來新的發展機會。專家稱,“一帶一路”將是地質人大顯身手的舞臺。

 

2014年,中國地調局將“一帶一路”基礎地質調查與信息服務計劃列入即將全力推進的“九大計劃”之中。據了解,該計劃分為周邊國家重要成礦帶對比研究、全球礦產資源地球化學與遙感調查、全球礦產資源信息綜合與服務等三大工程,并可進一步細化為7個項目和54個子項目。總的來說,就是通過對“一帶一路”涵蓋區域的基礎地質調查工作,為國家重大區域發展提供技術支撐和信息服務。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礦產資源極為豐富,是世界礦物原材料的主要供給基地,在全球經濟和社會發展中占有舉足輕重的位置。比如:西亞諸國是目前世界已探明的石油蘊藏量最多的地區;中國和俄羅斯是世界上煤的蘊藏量最高的地區;印度和俄羅斯是鉆石重要的產區;烏茲別克斯坦被稱為“黃金之國”;東南亞諸國有長達2500千米的錫礦帶,也全球最為馳名的寶玉石產區;俄羅斯庫爾斯克分布有世界最大的產鐵盆地等等。

 

從國家的頂層設計來看,“一帶一路”戰略將以打造6條經濟走廊和海上戰略支點為核心,以通路、通航和通商為發力點,向縱深推進。中國地調局的“一帶一路”計劃也緊緊圍繞著新亞歐大陸橋經濟走廊、中伊土經濟走廊、中巴經濟走廊、孟中印緬經濟走廊、中新經濟走廊、中蒙俄經濟走廊等6條經濟走廊及海上戰略支點布局。

 

這一系列具有戰略高度的地質工作的目標非常明確:建立完善全球地質礦產和投資條件數據庫,為國家有關部門制定資源勘查和開發政策提供可靠的地質礦產基礎資料數據,為國內地勘單位和礦業企業“走出去”開展境外礦產資源風險勘查提供戰略靶區;同時,指導我國邊境地區地質找礦和資源環境評價,提升地質礦產國際合作的層次和效果。

 

服務“一帶一路”建設,地質工作可以發揮哪些作用呢?

 

首先是礦產勘查!敖z綢之路經濟帶”也是油氣資源的成礦帶。此前,我國在油氣資源勘查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也取得了豐碩成果。以目前的工作程度看,絲綢之路途經的鄂爾多斯盆地、塔里木盆地、柴達木盆地,以及境外的里海盆地、土蘭盆地、黑海盆地,都是很有遠景的地區。除傳統油氣資源外,這里還是頁巖氣和天然氣水合物的前景區域。“一帶一路”戰略將大大促進我國與合作國油氣資源的勘查開發。

 

此外,“絲綢之路經濟帶”所在的地方是古亞洲成礦域和特提斯成礦域交會的地帶,本身就是巨大的非能源礦產的成礦域,包括了許多不同礦產資源的成礦帶,如昆侖山成礦帶、祁連山成礦帶、天山成礦帶等。獨特的地質成礦背景告訴人們:這里一定會有不少特大甚至超大型礦床,以及一些特殊的礦種。比如,我國已在西藏驅龍找到了一個千萬噸級的大銅礦,并在其外圍發現了較好的找礦遠景,而它所在的岡底斯斑巖銅礦成礦帶完全可以往西延續。專家認為,在這個帶上,很有可能再找到幾個上千萬噸的世界級銅礦。而且,這一帶還是鉻鐵礦、金礦、鉛鋅礦、鹽類礦產等礦種的找礦遠景地帶,礦產資源類型、成礦地質背景都很特殊。因此,加強這一帶的勘查和研究,不僅會增加礦產資源的供給,緩解我國的礦產資源瓶頸,更能提升我國地質工作者成礦成油理論研究水平。

 

其次是服務重大工程建設。“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投資基礎設施是第一步。無論是建鐵路還是公路,都要進行路線的踏勘,特別是要避開地震斷裂帶。此外,建設橋梁、水庫和輸油管線,也得做好選線工作,進行工程地質勘察和調查研究。

 

絲綢之路經濟帶上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山地地貌,山高坡陡,為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的孕育提供了條件。隨著經濟帶的發展,這一帶必然會出現若干城鎮和居民點,盡管大小規模會不一,但選址和基礎設施建設面對的地質問題是相同的,都需要經過周密的工程地質勘察——選址不僅要選在地殼比較穩定的地方,而且要盡量注意避開地質災害,包括洪水的侵擾。

 

專家認為,經濟帶發展的不僅僅是經濟,更應該是生態文明。絲綢之路經濟帶途經地區,或沙海漫漫,或山嶺茫茫,或高原湖泊星羅棋布。這些地方的環境大多美麗而脆弱,因此,地質工作要在環境地質方面加強研究,為綠色經濟、綠色發展提出更多更有價值的建議。

 

專家表示,“一帶一路”是我國推進新一輪改革開放的重大平臺,不僅打通了中國與中亞乃至歐洲經濟文化的血脈經絡,更為地質工作打開了一扇全面融入國際經濟、社會、文化發展的大門。在這項國家大戰略的實施過程中,地質工作將大有作為。

 

 

有色金屬生產商、供應商:中鎢在線科技有限公司

詳情查閱:http://www.chinatungsten.com

訂購電話:0592-5129696短信咨詢:15880262591

電子郵件:sales@chinatungsten.com

鎢圖片網站:http://image.chinatungsten.com

鎢視頻網站:http://v.chinatungsten.com

鎢新聞、價格手機網站,3G版:http://3g.chinatungsten.com

關注微信公眾號“中鎢在線”,了解每日鎢鉬最新價格

 

如對相關產品感興趣,請聯系我們:

 
  • 上一篇文章:
  • 文章錄入:jiang    責任編輯:jiang 
  • 下一篇文章:
  • 閱讀量: 
     
    【字體: 】【發表評論】【加入收藏】【告訴好友】【打印此文】【關閉窗口
    友情鏈接
    聯系地址:福建省廈門市軟件園二期望海路25號3樓;郵編:361008
    電話:0592-5129696,0592-5129595;傳真:0592-5129797;Email:sales@chinatungsten.com
    主辦單位:中國鎢業協會 廈門中鎢在線科技有限公司 閩B2-20090025 閩ICP備05002525號 閩公網安備35020602000152號
    © 1997 - 2016 中國鎢業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允許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