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家銅企倡議2016年減產保價,壓縮35萬噸恐難有實質作用
在有色金屬寒冬中,減產保價已經是一種趨勢。繼稀土、鋅之后,在即將到來的2016年,中國的大型銅企正計劃減產自救。
12月1日,國內10家主要銅生產企業聯合發出倡議,為應對極端市場困難的局面,2016年將減少精銅產量35萬噸及在未來采取其他措施維護銅產業健康發展。10家企業包括江西銅業股份有限公司、銅陵有色金屬(集團)控股有限公司、云南銅業股份有限公司和金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等行業龍頭。
行業龍頭抱團減產
一位知情人士透露,相關減產的消息是在上周四的一次閉門會中提出,但是江西銅業、銅陵有色等提出2016年將精煉銅減產逾20萬噸。
在之后的11月28~30日,中國銅冶煉骨干企業的主要負責人召開了會議,對于在2016年的限產有了更為明確的計劃。
在該會議上,參會的10家企業就行業健康發展的原則達成共識,為統籌兼顧企業短期利益和行業中長期利益,決定短期內先關停虧損產能;中長期內,為避免重蹈其他行業產能嚴重過剩造成全行業虧損的覆轍,將進一步加快淘汰落后產能,并決定未來幾年不再擴大產能。
不過,相比在產能方面的共識,銅冶煉企業在產量方面的縮減,將直接影響到市場供需,顯然更值得各界關注。
值得注意的是,在10家銅冶煉企業所發的倡議書中提到:各企業一致同意,2016年將采取減少精銅產量35萬噸,以及其他為維護行業健康發展的必要措施。
參與此次銅冶煉骨干企業聯合減產的10家銅企產量占到了全國總產量的70%。
這些行業大佬的減產念頭,源于銅價的急劇下跌。2015年以來,國內外市場銅價跌幅接近30%,創6年半來的新低,國內銅生產企業虧損面持續擴大。
面對銅價不斷創下新低的不利局面,作為行業龍頭的江西銅業,聯手銅陵有色等十家銅冶煉企業,以維護銅行業的健康發展。
國內主要銅企達成聯手減產協議,主要是因為當前銅價異常低迷,市場價格已經背離了行業的基本面,希望通過減少產量,讓銅能賣個好價格。
實際效果有待檢驗
與銅產業類似的鋅在價格跌至6年低點之際,國內主要的鋅冶煉商已于11月20日發布倡議書,計劃減少2016年精鋅產量50萬噸。
對此,有業內分析認為,鋅冶煉商聯合減產規模接近國內精鋅年產量的10%,短期內將會對國內鋅價有明顯支撐。
事實上,受減產消息刺激,11月21日倫敦金屬交易所(LME)3個月期鋅收盤報1566美元/噸,上漲1.8%,創10月9日來最大漲幅。
對于減少產能是否可以帶動銅價回歸理性,黃東風表示,減少35萬噸的產量對銅價的走勢還是會有一定的影響。
但要注意的是,工信部早前公布數據顯示,2014年中國精煉銅產量796萬噸,同比增長13.8%。相關機構認為,2015年的精銅產量可能在710萬~720萬噸。
明年的精銅產量應該不會發生太大變化,即便減少35萬噸的量,也只占企業總產量的5%左右,對價格影響將會有限。
不過,相比限產計劃,收儲的影響可能更為直接。黃東風也表示,國內銅價已經跌至谷底,銅作為國內非常短缺的資源,希望國家采取收儲措施。
有媒體報道稱,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日前向發改委提議,要求政府買入鋁、鎳,以及鈷、銦等稀有金屬,以消化過剩產量。而一位不愿具名分析師認為,當前精銅并不適宜收儲,在供需明顯過剩的情況下收儲,效果將會更加明顯,但現在的市場只能說是飽和,在這種情況下,明年的銅價重心還會下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