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鋁減產甚囂塵上,有色金屬有望逆襲
11月30日,十家銅冶煉企業在聯合聲明中已表示,明年將減少精銅產量35萬噸并不再增加新產能。
“擴大減產的前提是在沒有利潤的情況下,現在冶煉廠尚有利潤可圖,擴大減產的消息可能更多為了下半年TC談判,為了內貿長單簽訂。”有分析師表示。
上月末的銅企聯合減產會議正是在年末長協談判最終定價之前召開的,市場此前已有判斷認為減產消息或為談判增加籌碼。上周,江西銅業與安托法加斯塔(Antofagasta)達成協議,2016年銅加工粗煉費/精煉費(TC/RC)分別為97.35美元/噸和9.735美分/磅,較2015年的107美元/噸下降了9.65美元/噸。
“雖然2016年的價格下調了,但是冶煉廠還是有錢賺的。”業內人士表示,“2015年的加工費價格是10年來的最高點,主要是因為前幾年銅價高企,上游銅礦開采積極性高,銅精礦有2、3年的放量。”
由此再看上周六的銅企減產會議意向,若TC/RC費用跌破成本,則要加大減產力度。按當前冶煉加工費水平來看,或難尋實質性減產動力。
今年1至10月,銅全行業利潤320億元,位居有色行業第二。這其中很大一部分利潤或來自于冶煉加工環節。國內銅企高層人士曾向記者表示,目前上游礦企基本虧損,賺錢只能靠冶煉加工。
鋁:收儲疊加減產與消費改善
相比于銅收儲消息的淺嘗輒止,鋁業收儲傳聞仍在不斷發酵。12月10日昆明鋁業會議之后,減產結果已經公布,但會上討論的收儲結果卻撲朔迷離。隨后有坊間傳聞,將以商業收儲模式先收100萬噸,有成效再收200萬噸,三年內不流入市場。此前也有另一版本言將收200萬噸。
業內對收儲一事向來諱莫如深。記者此前采訪的鋁業權威人士并未否認收儲。但具體何時會收、如何收仍無可奉告。
收儲減產消息疊加已在一定程度上推動行情上揚。滬鋁連續合約從11月24日的盤中最低位9550元/噸一路攀升至如今的10000元以上,昨日漲幅2.03%,收于10790元/噸。
雖然集中溢價收儲會使短期供應結構發生根本性改變,刺激鋁價大幅走高,但也只是將短期上漲的風險轉移到了未來,而下跌風險并不會消失,除非增長下滑的消費能夠重新回來。
傳統消費領域雖增速下降,但鑒于基數較高,仍將保持一定增長,新的消費增長點也不斷出現。未來新能源全鋁公交車和鋁合金在基建領域的應用都將成為增長新動力。
與此同時,供給端的產量和庫存都在逐步下降,鋁企日均產量從6月最高的9.19萬噸回落到10月份的8.63萬噸。協會預計,鋁行業到今年年底實施彈性生產及淘汰的低效產能合計會達到500萬噸/年左右。
過去十年來,中國經濟總量每增長1萬億都將拉動鋁消費64萬噸,預計這種相關性仍將持續5-8年,也就是在2020年中國鋁消費將達4400萬噸/年,即仍有1000萬噸的增長空間。
近年來,供大于求的格局是導致金屬價格快速下跌的主因之一。業內認為,有色行業供給側改革是對癥下藥,但減產要落到實處才能發揮作用,而收儲也只是短期調節價格的應急之舉。真正走出寒冬仍需消費支撐及行業自身轉型升級走出一條新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