欒川:從“一鉬獨大”到“群星閃耀”
12月14日消息 今年36歲的張恒岳家住欒川縣陶灣鎮,以前主要從事鉬礦產品加工與貿易,在鉬市場價格大幅回落形勢下,他放棄了礦產品經營,專心從事養殖業。 據陶灣鎮鎮長焦銀武介紹,目前,僅陶灣鎮就有養雞場20多家,這些養雞場為600多人提供了就業崗位,每年產值上千萬元。 從礦老板到養殖大戶的轉變,從一個側面反映出欒川整體經濟結構的調整與變化。 縣委書記樊國璽說,自去年底以來,由于鉬等礦產品價格大幅度回落,一些規模小、工藝落后、管理粗放的民營礦山企業效益下滑甚至虧損,紛紛退出市場。他們抓住這一時機,依托洛鉬集團和鉬都礦冶公司等國有大型企業,加快了對重點礦區礦產資源的整合,杜絕私挖亂采現象,向規模經營要效益。與此同時,大力扶持礦產品深加工企業,引進先進的生產設備和工藝,拉長產業鏈條,鉬產品已由幾年前單一的鉬精礦發展到鉬絲、鉬條、鉬觸頭、鉬異型件等,改變了鉬初級產品比重過大的局面。 目前,欒川鉬選礦規模在6萬噸/日左右,年深加工能力在3.5萬噸左右,其開采量與加工量并沒有大的增加,但在當前市場形勢依然嚴峻、價格沒明顯回升的情況下,不少大型鉬礦開采與加工企業仍能保持正常生產。 江蘇徐州投資商李延中今年在欒川投資1.5億元興建了一座選礦廠,對欒川富川公司的尾礦進行再回收利用。據介紹,該公司采用先進的加熱復選技術,對尾礦中鉬、鎢、鐵的回收率高達70%左右,年產值可達3億元。李延中說:沒有疲軟的市場,只有疲軟的企業,欒川豐富的礦產資源什么時候都會有市場,只要選對方向、控制好成本,投資肯定有回報…… 旅游業是支撐欒川經濟發展的重要一翼。為了進一步提高旅游業對經濟的貢獻率,欒川縣在增加旅游業內涵上苦下功夫,使欒川成為“全國最具成長力的旅游名縣”。 如今再登老君山,不僅能看到老子圣像、老君廟等新景點,還有寬闊的青石板臺階、安全迅捷的索道。今年,欒川全縣實施旅游重點工程26項,總投資超過12億元。今年前10個月,全縣接待游客540多萬人次,旅游總收入近20億元。 滿山遍野的森林是欒川縣又一資源優勢,各鄉鎮有意識圍繞森林資源進行招商引資。在該縣常灣村,宜昌人來此投資了一個軟木工藝制品廠,用過去當做廢物燒掉的櫟木樹皮為原料,化腐朽為神奇,生產專供國外市場的軟木地板、杯墊和紅酒瓶塞子。陶灣、廟子、合峪、石子廟、秋扒等十里八鄉的農民,利用冬閑收集樹皮,以每公斤1.2元的價格賣給這個廠,有時一個人一天能掙200多元。 三川鎮一帶有128萬畝油松林,該鎮今年從合肥引進上馬了松香、松針粉加工和林下土雞養殖的林業綜合利用項目。利用松脂提煉松香、松節油、松油醇等產品,這些產品在國際市場上供不應求。然后把采伐下的松枝、松葉加工成松針粉作為飼料添加劑使用,同時在林區每年養殖土雞500萬只。該項目負責人測算,到明年5月建成后,可解決當地3000多農民的就業問題,年可實現銷售收入3億元左右。 縣招商局長石建偉介紹,近兩年,全縣圍繞農業和森林資源建成的制藥、百合加工、柿子醋生產、木材深加工等有一定規模的企業20多家,農業產業化收入已占到農民總收入的40%。 隆冬時節一路走來,可以處處感受到這個深山縣充滿了敢于迎接挑戰、善于揚長避短的發展活力!
免責聲明:上文僅代表作者或發布者觀點,與本站無關。本站并無義務對其原創性及內容加以證實。對本文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或圖片)的真實性、完整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參考時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制作、轉載、同意會員發布上述內容僅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但不表明本站認可、同意或贊同其觀點。上述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決策之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如對上述內容有任何異議,請聯系相關作者或與本站站長聯系,本站將盡可能協助處理有關事宜。謝謝訪問與合作! 中鎢在線采集制作.
|